視頻標簽:力的存在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力和運動第2節力的存在_浙江省 - 衢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力和運動第2節力的存在_浙江省 - 衢州
教學目標
1、知道力的單位,能感受力的大小。
2、了解什么是彈力。
3、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彈簧測力計。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4.1.2學時重點
4.1.3學時難點
4.1.4教學活動
4.2第二學時
4.2.1教學目標
~1、知道力的單位,能感受力的大小。 2、了解什么是彈力。 3、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4.2.2學時重點
~能正確的使用彈簧測力計。
4.2.3學時難點
理解彈簧的特點,并將其聯系到力的測量中
4.2.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感受彈力
~一、 導: 活動1:用手壓氣球、手扭橡皮、手扳直尺 問:有何發現? (1) 物體發生形變——力的作用效果 (2) 手對物體有力的作用,物體對手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問:手所感受到的力是由什么物體產生的?方向如何? 由形變的物體所產生,與形變的方向相反。 問:手松開后,物體有何變化?手所受的力還存在嗎? 物體恢復原狀,力不存在。 述:手所受的力是由于物體形變而產生的,由于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而且恢復原狀后消失,可見此力是物體反抗形變而產生的力。
活動2【講授】過程
~二、 彈力 1、 彈力:物體形變時產生的反抗形變的力。 問:上述物體在受力和不受力時有何共同表現? 2、 彈性:物體在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恢復原狀的性質。 述:生活中具有彈性的物體很多,你們桌子上就有一種常用的彈性物體——彈簧,現在我們按要求來感受一下彈簧。 活動2:(1)將彈簧固定在木板上,用手下拉,觀察彈簧的伸長,手有何感覺? 手受到彈簧的拉力(彈力),由于彈簧反抗形變而產生。 (2)將彈簧拉得更長,手的感覺有何變化? 受到彈力增大。 (3)撤去拉力,長度有何變化?為什么? 彈簧恢復原狀,彈簧具有彈性。 (4)想象:如果你用非常大的力拉彈簧,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彈簧不能恢復原狀,彈簧損壞。 問:通過以上實驗,你能得出彈簧具有什么性質? A、 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越長. B、彈簧形變有限度,受力也有限度,一旦受力超出形變限度,對彈簧會造成損壞。 問:通過以上結論,你認為彈簧對于今天的學習內容有何用途? 測量力的大小。 小組討論:如果我們用彈簧作為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那么這個工具除了彈簧意外,你還需要給它添加一些什么結構? (1)刻度板 (2)數字和單位 ‥‥‥ 承接:我們今天就帶來了按同學們的要求制定好的工具——彈簧測力計 三、 認識彈簧測力計 活動3:請同學們根據書本上的提示一起來認識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并推舉代表為全班同學做介紹。 (1)基本結構 (2)單位介紹 牛頓 N 感受:1牛頓:托起兩個雞蛋的力。 20牛頓:拉開易拉罐的力。 560牛:成年人的握力。 小組討論: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進行測量呢?請同學們進行討論,并整理出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規則,比比誰的使用方法最準確。 使用規則: (1)、使用前要觀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防止損壞,有利于正確讀數。 (2)、測量前將指針對準零刻度線 防止測量的力偏大或偏小。 (3)測量時,要沿著測力計的軸線方向施力。 活動4:(1)測量和感受1牛和5牛力的大小。 (2)在秤鉤上掛上文具盒和課本等物品,測出彈簧測力計對它們的拉力。 四、小結:說說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除了彈簧測力計以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測量力的工具(介紹)
力的存在(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知道力的單位,能感受力的大小。
2、了解什么是彈力。
3、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重點難點:能正確的使用彈簧測力計。
教學過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