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15.4電流的測量》山東青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15.4電流的測量》山東青島第59中學初中物理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來自山東青島第59中學的畢記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15.4電流的測量》,下面我將從一、教學目標; 二、實驗內容設計;三、實驗方法設計;四、教學過程設計;五、創新點及反思與自我評價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三維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剛認識簡單的串、并聯電路的基礎上,引入電流的概念,學習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只有熟練使用電流表,才能為下節“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做充分準備。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加強。根據《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強度的意義、符號、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2)會用電流表測電流。
2.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會運用“類比-建構” 的方法進行電流概念的建構。
(2).探究電流表使用規則,學會運用“反證法”和“替代法” 進行實驗探究與證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高學習能力;
(2)通過對安培的簡介,培養和教育學生刻苦專心的學習精神。
(3)通過鼓勵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與創新精神
二、實驗內容設計
重點:運用類比的方法進行電流概念的建構;
難點:熟練運用反證法、替代法進行電流表使用方法的證明
根據三維目標,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將本節課實驗內容設計為:兩個板塊,總計8個演示實驗,6個分組實驗
兩個板塊分別為板塊一: 電流的概念 ,板塊二:電流表使用
教法設計:運用情景教學,范例教學設計了8個演示實驗,
學法設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設計了6個演示實驗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主導與主體作用。
三、實驗方法設計
下面分別說明8個演示實驗的設計方法,并逐一進行演示
教師演示實驗 |
實驗名稱 |
實驗方法設計 |
演示實驗1: |
利用“水流演示儀”演示水流強弱變化 |
使用新技術創新實驗 |
演示實驗2: |
將“演示電流表” 并聯在小燈泡兩端 |
運用新器材提高演示效果 |
演示實驗3: |
將“演示電流表” 換成“導線” 并聯在小燈泡兩端 |
使用新技術創新實驗 |
演示實驗4: |
將“導線” 換成“廚房錫箔紙” 并聯在小燈泡兩端 |
使用新技術創新實驗 |
演示實驗5: |
用“廚房錫箔紙”代替“演示電流表”,證明“短路” 的危害 |
使用新技術創新實驗 |
演示實驗6: |
用“口香糖錫箔紙”代替“演示電流表”,證明“短路” 的危害 |
使用新技術創新實驗 |
演示實驗7: |
用“靈敏電流計”測量通過人體的電流(雙手干燥) |
運用新器材提高演示效果 |
演示實驗8: |
用“靈敏電流計”測量通過人體的電流(雙手浸濕) |
運用新器材提高演示效果 |
學生分組實驗 |
實驗名稱 |
分組實驗1 |
使“同一燈泡”電流發生變化 |
分組實驗2 |
用“實驗室電流表”測量小燈泡的電流(小量程0-0.6A) |
分組實驗3 |
將“實驗室電流表” 并聯在小燈泡兩端 |
分組實驗4 |
將“實驗室電流表”反接,使電流負入正出 |
分組實驗5 |
換量程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大量程0-3A) |
分組實驗6 |
交換“電流表”和“小燈泡”的位置,觀察示數是否變化 |
分組實驗7 |
電流表“調零” |
四、教學過程
將本節課整合以后,重新劃分為以下三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環節二:合作探究建構新知;
環節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板塊1:電流的概念
傳統教法1:一般由教師講授,不生動形象,在次我設計了一個水流類比電流演示教具用于演示水流強弱變化
演示實驗1:水流類比電流演示教具演示水流有強弱
裝置如圖:
1.演示教具的制作過程:
水流類比電流演示教具總共包含四個部分,即簡易操作臺、盛水容器、管道和透明塑料杯,裝置結構如圖1。
以硬紙盒為材料,經過合理剪裁和粘貼固定制成簡易操作臺,起到支撐盛水容器和固定管道的作用。對輸液管進行剪切和拼接制成兩條管道如圖2所示。將兩個個輸液管的排氣管剪掉,用橡膠套堵塞構成密閉管道。沿著靠近滴壺的一端剪取20cm長,在給每條管道接上20cm長的不同粗細的管道。其中兩條均接上20cm長的細管,以模擬阻礙作用相同的管道,記為A管道和B管道。在制作過程中確保管道連接處的接法一致并密封良好,保留原有的開關。
將250ml的塑料輸液瓶的底部剪去作為盛水容器,用鐵絲將輸液瓶的瓶身固定在簡易操作臺的頂部,將三個已制作完成的管道同時插入輸液瓶頂端的膠塞處,確保連接處密封良好無漏液情況。用膠帶將管道固定在簡易操作臺上,使管道B和C管道的上下端口的高度差為40cm, A管道的上下端口的高度差為20cm, 以模擬不同的水壓。
2.演示教具的使用方法及實驗結果
首先將水流類比電流演示教具放置適當高處,以便演示操作和學生觀察方便,確保簡易操作臺放置平穩,檢查盛水容器和管道連接是否完好,向盛水容器中加入適量的著色的水。將兩個管道的開關完全打開,擠壓滴壺讓水充分流入管道并把空氣完全排凈,關閉開關。向盛水容器補加入適量的著色的水,做好演示準備后向學生介紹水流類比電流演示教具的實驗裝置,即A管道和B管道相比,阻礙作用相同,但B管道比A管道中的水壓大,然后開始演示實驗,同時完全打開A管道和B管道的開關,讓著色的水同時開始分別流入A、B透明塑料杯中。一段時間后,同時關閉A管道和B管道的開關,讓學生觀察比較A、B透明塑料杯中水的多少,引導學生得出水流有強有弱,而且還能感受到水流水壓的大概關系,為以后學習電壓打下基礎。
接下來我會讓學生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進行分組實驗1
分組實驗1:使用電器電流發生變化
因為這節課前還沒有學習滑動變阻器,啟發學生通過更換電池節數,使桌面上的燈泡的亮度變化、電動機轉速變化、電鈴的響度變化,讓學生進一步定性的感受電流的強弱,同時也使這部分知識不再抽象,增加學生的感官認識,也突出了教學重點。
板塊2:電流表的讀數
板塊2中我會出示刻度尺、溫度計、天平讓學生回答他們分別是測量什么的工具,引出電流表,引導學生尋找這些測量工具的異同點
并提出以下問題
問題1:電流表為什么表盤雙量程.
(1)體現“組合法”(2為后面實驗證明電流表“必須選擇合適量程” 埋下伏筆
問題2:實物電流表0刻線左側有 “負值”
(1)體現“儀器保護設計”,類似溫度計。(2) 為后面證明電流表“必須正入負出” 埋下伏筆
板塊3:電流表使用
傳統教法2: 對于這一部分一般采用師生共學,然后根據使用規則進行連接,
缺少對使用方法的質疑和實驗證明。
改進教法2: “電流表的使用”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對于這一部分,增加運用“反證法”進行實驗證明的環節,鼓勵孩子大膽質疑,提高他們的質疑能力和實驗能力。
課內學生自學課本46頁“電流表使用方法”,并進行方法提煉,然后進行第二個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2:測量小燈泡的電流
在分組實驗2中,我會提出注意事項,讓學生動手實驗,做到學以致用,一般傳統教學到這里就結束了,而我在這里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并類比“二力平衡” ,運用“反證法”進行實驗證明
①必須串聯 那就“并聯試試”
(演示實驗2)
②必須“正入負出” 那就“負入正出”反接試試。
(分組實驗3)
③必須選適當量程那就換量程再測一次,進行比較。
(分組實驗4)
④不能直接接在電源兩極那就“直接接兩極試試。”
(演示實驗3)
分組實驗3和4也是對前面板塊2中設下的伏筆進行了答疑,最后挑選兩組上臺展示,激發學生興趣,強化教學效果。
演示實驗2:將電流表并聯在用電器兩端
當前實驗室的電流表不理想,電阻較大,即使把電流表并聯在小燈泡兩端,也不能把燈泡短路 ,不利于學生理解電流表的實質,所以不適于學生分組
下面我用我的新器材演示電流表,它的內阻很小,表盤很大,比較理想,適于演示,下面進行演示。
(為保護電流表,應選擇串聯電路中進行實驗)我們發現將演示電流表與燈泡并聯后燈泡不亮了,說明燈泡被電流表短路了。
演示實驗3:將導線并聯在用電器兩端
演示實驗4:將錫箔紙并聯在用電器兩端
在演示實驗2、3、4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并再次埋下伏筆:
1.電流表相當于一根會測電流的導線 2.(所用錫箔紙相當于一條導線)
演示實驗5: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極(短路)
根據以往經驗,本實驗雖然學生可以進行,但實際中不少同學易操作失誤,導致損壞電流表,教師雖然可以用“試觸法”進行演示,但也容易影響電流表的使用壽命,針對這一點我們結合“電流表相當于一根會測電流的導線,錫箔紙相當于與導線”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演示實驗5(創新):用錫箔紙模擬導線代替電流表,證明“短路” 的危害
演示實驗6(再創新):用口香糖錫箔紙模擬導線代替電流表,證明“短路” 的危害
以上實驗結束后,收集學生在觀察和使用電流表時的一些困惑,進行分組實驗答疑,例如
分組實驗5:調換電流表位置,觀察示數是否變化
分組實驗6:電流表調零
分組實驗5,為下一節探究串聯電路電流規律,合理猜想與設計實驗打下基礎
分組實驗6,增加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演示實驗7:運用靈敏電流計和兩節電池測量通過人體的電流(雙手干燥)
演示實驗8:運用靈敏電流計和兩節電池測量通過人體的電流(雙手浸濕)
通過演示實驗7、8讓學生感受不能濕手碰電器,為后面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做好鋪墊,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創新點及反思與自我評價
1.本節課原本不是一節典型的實驗教學課,但是通過創新教學方法,鼓勵質疑,大膽反證,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調動了積極性,累計有6次學生分組實驗,8次演示實驗,且效果很好,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本節課所設計的實驗,具有生活化、簡易化、可視化強的特點,可廣泛應用于平日的課堂教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五屆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15.4電流的測量》山東青島”,所屬分類為“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五屆全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視頻錄像《15.4電流的測量》山東青島”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