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數據的圖形化表示
所屬欄目:信息技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信息技術重慶版七年級下冊2.4《數據的圖形化表示_圖表》重慶市南岸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信息技術重慶版七年級下冊2.4 《數據的圖形化表示_圖表》重慶市南岸區中海學校
課 時 1課時 課 型
新授
授課對象
初一年級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圖表的制作方法,認識圖表的作用與特點,并能根據圖表分析數據。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重 點 1、圖表的制作 2、圖表的特點 3、圖表數據的分析 難 點 1、圖表類型的選擇 2、圖表數據的分析 教 具
多媒體、自制課件、自制視頻教程,廣播教學軟件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第六版七年級下冊中第二章第四節中的內容。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對WPS表格這一軟件的
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的基礎上的提升,主要側重于如何引導學生從任務需求來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技術來解決問題,最
終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主題,表達意圖。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自主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通過前一階段WPS文字、WPS
表格等常用工具軟件的基本操作已經為他們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根據任務需要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對問題進行
分析還是欠缺的。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協作探究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課前準備 1、提前錄制好制作柱形圖、折線圖、餅圖的教學小視頻。2、上課前將學生的練習素材及視頻教程分發至學生電腦桌面。
第 2 頁 共 6 頁
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情景
導入
1、播放視頻:你見過藍天和星星嗎?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視頻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北京的大氣污染非常嚴重。
2、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瀏覽一份數據:“北京及周邊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數據統計”, 請同學們用最短的時間找出老師提出問題的答案。(課件展示) 問題1:請找出中度污染的城市有幾個?(數據用文字形式表達) 生:2個,3個,4個。(學生回答時間較長,且準確率不高)
問題2:請找出AQI污染指數低于150的城市有幾個?(數據用表格形式表達) 生:3個。(學生回答時間比第一個問題的時間短,且準確率有所提高)
問題3:請找出AQI污染指數高于200的城市有幾個?(數據用圖表形式表達)
生:4個。(學生回答時間很短且準確率很高)
師:為什么同類型的問題,不同的表達方式,同學們的反應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哪個能更
直觀、更清晰地反映問題? 生:圖表(齊聲回答)
【結論1】圖表能夠更直觀、更形象地表達問題,清楚的顯示數據之間的關系。 (課件展示)
師:我們如何制作這些圖表呢?
引入課題:數據的圖形化表示(板書)
1、觀看視頻 思考問題 2、比較文字、表格跟圖表哪
個表達信息更直觀更形象,得出答案。
引出有關空氣污染
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使學生對表格數據的圖形化表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圖表反映了數據之間直觀的比較,增強了數據的可讀性。
4 分鐘
第 3 頁 共 6 頁
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探求新知 自學成才 師:請同學們翻看課本,找出最常用的三種圖表類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最常用的三種圖表類型:柱形圖、折線圖、餅圖(板書)
自主學習:(以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為主)
1、將學生分為3組,請每個小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相應任務(借助課本與視頻教程,相關素材提前分發至學生電腦桌面)。
第一小組:學習怎樣制作柱形圖(任務1); (練習素材:2016年北京市每月空氣污染天數) 第二小組:學習怎樣制作折線圖(任務2);(練習素材:北京市近幾年霧霾天數) 第三小組:學習怎樣制作餅圖(任務3); (練習素材:2016年北京市空氣質量級別) 學生完成任務后分析自己制作的圖表特點。
2、
分別請每個小組代表上臺為大家演示怎樣創建圖表,并請說出從你制作的圖表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或者結論(圖表的分析)?
【結論2】圖表特點(先板書后課件展示,加強學生對圖表特點的認識)
柱形圖:比較數據間的大小關系 折線圖:反映事物的變化趨勢
餅 圖:反應部分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
3、連一連:你會根據不同的要求選擇合理的圖表嗎?(課件展示)
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為主。明確任務后1、觀看視頻教程,小組內相互討論、相互幫助。
2、打開相應的表格根據數據選擇圖表類型,對圖表進行編輯、分析。
3、積極思考 發散思維 暢所欲言 1、
采取自主探究的教學策略。圖表的插入不是難點,以任務驅動、自主嘗試等在加上視頻教程,可以很輕松的完成任務,讓學生
學會獨立思考、主動探究。
2、鞏固強化了新知,并解決了部分學生的操作疑問。巧妙突破難點,如何恰當選擇表。 為學生提供同伴互助和展現的機會。 3、強化知識點
15 分鐘
1分鐘
第 4 頁 共 6 頁
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4、歡迎來找茬:
師:為了比較兩位同學語文、數學和英語成績,有兩位同學都創建了柱形圖(課件展示) 請對比這兩張圖表,你會發現第一張圖表少了什么? 生:少了圖表標題,軸標題。
【結論3】編輯創建圖表的時候,有些內容是不能少的。如:圖表標題、軸標題、圖例等。 4、積極思考 發散思維 暢所欲言
4、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比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創建圖表的時候,有些參數是不能少的,如圖表標題、軸標題、圖例等。
3分鐘
實戰演練 5、實戰演練:請同學們完成任務4和任務5,根據需求選擇合理的圖表。 (練習素材提前分發至學生電腦桌面)
任務4:練習素材:“2009-2016年中國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變化情況” 思考:1、想要了解近幾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趨勢,請插入相應的圖表類型。
2、想要比較近幾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請插入相應的圖表類型。 任務5:練習素材:“2016年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數據”
思考:1、想要知道中國主要污染物所占比例,請插入相應圖表。 2、想要比較中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請插入相應圖表。
用廣播系統將某個學生具有典型問題的圖表展現給所有學生,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學生提出圖表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修改意見,采集學生集體智慧,完成圖表的制作。演示不同學
5、完成任務 小組討論 互幫互助
根據圖表的特點,自選圖表類型,創建相應圖表,對圖表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5、讓學生學會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研究,從
中學會合作、學會互助、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這個任務,
突破本課難點,即圖表數據的分析。
13分
鐘
第 5 頁 共 6 頁
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生作品,引導學生分析數據,闡述所選圖表類型的理由,通過你的圖表可以進一步得到什么信息?歸納總結。
【結論4】 針對不同的信息需求,應該使用不同類型的圖表。
課堂
小 結
歸納本節課知識點(課件展示):1、三種常用圖表類型及特點
2、創建、編輯圖表
3、根據需求選擇恰當圖表類型
梳理回顧知識點
學會歸納整理信息 2分
鐘
學以
致 用
著名主持人柴靜,自費100萬拍攝了一組有關環境深度污染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她在演講的過程中用到了大量的圖表來分析數據,論證問題,非常具有說服力(課件展示)。
使上千萬甚至上億人認識到霧霾的危害,并且用他的行為告訴我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可以少開車,出門的時候可以騎自行車或者做公交車等等。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治好霧霾,就一定會重新見到藍天和星星。
與情景導入相呼應,學會學以致用,體驗圖表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分
鐘 板書
設計
2.4數據的圖形化表示
圖表類型 特點
柱形圖 比較數據間的大小關系 折線圖 反映事物的變化趨勢
餅 圖 反應部分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
第 6 頁 共 6 頁
教學 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教學
反思
成功之處:
1.教學目標明確,三維目標定位合理。
2.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明顯,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精神得到充分發揮。 3.整個教學過程層次分明、任務遞進,學生有充分展現和表達的機會,體現了學生不斷探索進取的過程。 亮點:提前錄制好教學用的小視頻,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為教師先演示,學生后操作,這樣可能會出現教師演示完后學生會忘記演示過程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借助視頻教程,學生可通過教程來學習,對于有疑問的地方可反復觀看教程進行學習,真正獲得學習幸福感。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討論、指導。
不足之處:在設置任務的難易程度上分層性不夠突出,可以嘗試將任務細化分解,深入提高來解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