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驛路梨花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驛路梨花-湖北省語文說課視頻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驛路梨花》說課稿
我本次執教的篇目是《驛路梨花》。《驛路梨花》是2016年人教版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通過記敘發生在哀牢山深處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雷鋒精神在祖國邊疆軍民中生根、開花、發揚光大的動人情景,謳歌了西南邊疆少數民族樂于助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歌頌了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
這一單元是以“修身正己”為主題組元的,單元目標主要是感受中華美德以及學習略讀,生成自己的感受和心得。編者所設立的《驛路梨花》 正是針對這三個單元目標的講讀課文。
我扣住單元目標的要求,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略讀訓練;賞析環境描寫;激發學生傳遞友善品質。通過“默讀快讀,感知情節”“跳讀勾畫,品析內涵”“研讀感悟,明了主旨”三個環節,讓學生習得略讀的正確方法,實現對主題的深入挖掘與認識。
略讀是單元訓練重點,從不同角度感受中華美德以及時代對這些美德的呼喚是教學難點,如何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呢, 我的教學思路設計為:
一是以聽促讀,在“錯誤”中突出課文結構的精妙。在感知情節這個板塊,我指導學生的略讀方法是計時5分鐘快速默讀課文,觀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訓練學生的略讀速度。在閱讀效果反饋環節,設計為老師概述一段和課文有出入的情節概括,讓學生來發現問題。而這些故設的錯誤不是隨意而為:一為全文的記敘順序,一為主人公梨花的名字,一為瑤族老人再來茅屋的用意。在這三個故設的錯誤中,我故意將原文的插敘手法去掉,用順敘的方式講出來,讓學生在對比中自行體會出插敘和懸念的妙處。梨花名字和瑤族老人再次來為小茅屋送米,都是學生在略讀中應該關注的關鍵信息,也是為后面賞析“梨花”內涵和理解“雷鋒精神”這些教學環節做的鋪墊。
二是以賞促悟,品析文字表達效果的精妙。我在這個環節緊扣語言因素,語文姓“語”,語文教學主要是語言教學,這是語文的個性。在“品析內涵”這個板塊,我指導學生跳讀關鍵語段——有關梨花的描寫,引導學生在朗讀和品析中體會文字背后的內涵,幫助學生自己生成對主題的感悟,比如讓學生在“多么美麗的梨樹林”與“好整齊的梨樹林”的比較中體會出,不同的語言文字可以表現出不一樣的意蘊和妙處,這里沒有高下對錯之分,只有對語言文字的贊嘆,對梨花精神的贊嘆。
三是以悟促養,落實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語文素養的提升,并不只包括夯實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還應該包括指導學生通過語文基本實踐逐漸加深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汲取文本中的精神力量,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運用于生活。《驛路梨花》中的“雷鋒精神”這一主題,怎樣換用現在學生所理解的語言來表達,怎樣讓學生自己生成對本文主題的感悟,怎樣讓學生自覺接受對愛與善的傳承發揚,是本課培養人文素養的關鍵。
作者滿懷深情寫梨花,潔白的梨花中飽含著作者對愛和善的贊美,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帶領學生在作者飽含深情的文字中徜徉,不僅要落實語文知識,還要與學生一起傳承中華美德,追求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