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塊第三章第3屆《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廈門一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塊第三章第3屆《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廈門一中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說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塊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中第三節的教學內容,與第二節內容相似,是對第一節理論內容的具體解釋和運用,屬于案例分析的內容。本節共分為2部分內容“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使用2課時完成教學。兩部分內容都以案例的形式開展。大牧場放牧業以潘帕斯草原為例,重點通過讀圖分析,掌握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因素,再結合具體的文字闡述,明確促進其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教學中應注意對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相關分析的聯系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礎,社會經濟因素是條件,科技進步(包括優良畜種的培育、交通狀況和草場條件的改善等)是“催化劑”。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第一節理論構建的學習和第二節“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兩個案例的學習,已經初步學會運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評價某一地區的農業選擇。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圖、文等資料創設問題情境,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地理學習能力,力求語言表達能反映該區域的區域特征和時代特征。突出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包括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才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設計思路】
首先,互聯網中查找出大量相關資料進行編輯,充實教學資料,通過多媒體展示地理圖文材料,加強學生對農業區位選擇、生產特點等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為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打下基礎。其次,在教學設計上,突破慣性思維,從歷史的角度分析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發展演化,為幫助學生理解其現代農業的發展做了大量的鋪墊和拓展。第三,授課以問題為導向,圍繞著其歷史發展、區位條件分析等設計了10大問題,層層推進,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最后,配合10大問題,形成以時間軸為媒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從多要素、多角度綜合分析地理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牧場放牧業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世界分布。
2、通過案例分析,說明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和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景觀和文字材料,了解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概況。
2、以潘帕斯草原畜牧業由游牧業發展為大牧場放牧業為背景,建立時間軸,結合問題鏈,學會運用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分析和評價某一地區(潘帕斯草原)的農業區位選擇。
3、通過討論,找出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4、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分析方法,通過我國內蒙古牧區能否發展大牧場放牧業的探討,實現知識的遷移。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樹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合理發展農業的觀念;并通過借鑒世界典型農業區的發展,探究中國該類農業的發展對策,學會關注生活,關注我國農業的發展。 【教學重難點】大牧場放牧業發展的區位條件和特點。 【教學方法】圖文歸納法、問題啟發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導學材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與用
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2分鐘)
[投影]網頁新聞:阿根挺研制牛“放屁背包”,收集甲烷拯救地
球。并簡要介紹阿根廷國土面積、人口與福建省進行對比。
閱讀新聞鏈接,對比阿根廷與福建省
的相關數據。 真實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注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引出結論:阿根廷是一個“牛比人多”的國家。
[承轉]潘帕斯草原是阿根挺主要的農牧區,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
潘帕斯草原的地理位置和概況。
通過讀圖找出潘帕
斯草原的地理位
引出本節課的
潘帕斯草原簡介
(2分鐘)
材料一:潘帕斯草原牧牛業的分布圖要求學生找出潘帕斯草原的地理位置;同時展示潘帕斯草原文字資料:76萬km2
相當于福建省面積的六、七倍;5000公頃相當于5000個學校的操場大小。
置;通過閱讀文字材料了解潘帕斯草
原牧牛業的規模。 學習課題“潘帕斯草原的牧牛
業”
潘帕斯草原游牧業形成的區位條件 (4分鐘)
[承轉]潘帕斯草原的牧牛業其良好的經濟效益,成為了世界大牧場經營的杰出代表。是哪些原因促使了潘帕斯草原牧牛業形成與發展的呢?
材料二: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潘帕斯草原人煙稀少,只有印第安人游牧部落在這里自由地牧牛。1536年,歐洲人到來之后,潘帕斯草原變成了有鐵絲網分割的牧場,粗放的自給自足的放牧
業被密集的商品牧牛業所取代。 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供國內食用,還有大量牛肉出口。1879年,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后來又銷往美國、中國、日本等地。
[設問1]根據材料二,說出潘帕斯草原的畜牧業可以分為哪兩個階段?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
材料,圈劃材料中
的關鍵字詞。
培養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材料,圈劃的學習習慣,同時建立時間軸,以時間為順序來探討潘帕斯草原畜牧業的形成與發展。
[承轉]我們把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方式叫做“游牧業”。那么促使潘帕斯草原游牧業形成的優勢條件有哪些呢?
[設問2]據圖說出潘帕斯草原發展畜牧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學生讀南美洲局部地區氣候資料圖和地形圖,建立自然條件分析的思維框架。
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理順學生分析自然條件的思路。
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 25分鐘)
[設問3]歐洲人到來之后,潘帕斯草原放牧業發生了什么變化?
[設問4]這種變化與游牧業相比,有什么優勢?
[小結]歐洲人到來之后,潘帕斯草原放牧業由游牧業轉變為圍欄放牧,這就是大牧場放牧業。
學生閱讀材料,思
考問題。
培養學生對比分析能力。
材料二“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供國內食用,還有大量牛肉出口。1879年,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后來又銷往美國、中國、日本等地。” [設問5]這段文字顯示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市場區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設問6] 為什么潘帕斯牛肉可以通過海運銷往世界各地?
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材料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設問7] 上述材料體現了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哪些生產特點?
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材料分析和歸納的
能力。
[討論1]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在 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潘帕斯大牧 場放牧業的規模隨之擴大,草場 載畜量不斷增加。載畜量增加可 能會導致哪些問題出現?如何解 決?
學生討論3分鐘,整理1分鐘。
幫助學生樹立人地協調觀。
[設問8]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是如何提高肉牛的市場競爭力的?
[小結]潘帕斯草原的畜牧業能夠從游牧業發展為大牧場放牧業,除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以外,交通條件的改善、市場的變化和農業科技的進步尤為重要。
學生整理、完善筆記
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邏輯鏈。
世界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 ( 2分鐘)
[投影]世界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圖與世界氣候地區差異圖
[設問9]大牧場放牧業的分布主要與世界氣候地區差異圖中哪個圖例所示的地帶最為吻合? [小結]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以草場為主,適宜放牧牲畜。值得注意的是潘帕斯草原由于氣候較其他地區更為濕潤,因此草類茂盛,自然條件更為優越。
學生觀察兩幅圖,找出吻合之處,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對比分析能力。
我國內蒙古牧區能否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10分鐘)
[承轉] 我國是否有大面積草場 的分布?主要在哪些地區? [投影]中國草地資源分布圖 [討論2]我國內蒙古牧區能否發 展大牧場放牧業?
在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優勢的基礎上。學生討論2分鐘,整理1分鐘。
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發展農農業的思想。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關注我國農業的發展。
——以潘帕斯草原為例
廈門一中 李小霞
材料一 “潘帕斯”意思是沒有樹木的大草原,約76萬km2 ,是阿根廷農牧業的主要產區,大多數牧場面積在5000公頃以上。潘帕斯草原牧區分為小牛繁殖區、肉牛區和奶牛區等小專業區,目前養牛6000多萬頭,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 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潘帕斯草原人煙稀少,只有印第安人游牧部落在這里自由地牧牛。1536年,歐洲人到來之后,潘帕斯草原變成了有鐵絲網分割的牧場,粗放的自給自足的放牧業被密集的商品牧牛業所取代。
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供國內食用,還有大量牛肉出口。1879年,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后來又銷往美國、中國、日本等地。
(1)根據材料,說出潘帕斯草原的畜牧業可以分為哪兩個階段?
(2)據右下圖說出潘帕斯草原發展畜牧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3)1536年,歐洲人到來之后,潘帕斯草原畜牧業的放牧方式發生了什么改變?
(4)與游牧業相比,圍欄放牧的優點有哪些?
(5)材料二顯示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市場區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6)為什么潘帕斯牛肉可以通過海運銷往世界各地?
(7)上述材料體現了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哪些生產特點?
(8)討論: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在經濟效益的驅動下,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規模隨之擴大,草場載畜量不斷增加。載畜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哪些問題出現?如何解決?
(9)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是如何提高肉牛的市場競爭力的?
(10)討論:我國內蒙古牧區能否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以畜牧業為主,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塊第三章第3屆《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廈門一中”,所屬分類為“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塊第三章第3屆《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以潘帕斯草原為例》廈門一中”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