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四屆全國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導數的幾何意義》高中數學模擬展示課暨說課-山東省_劉美(附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數學模擬展示課-山東省_劉美(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展示課例
《導數的幾何意義》高中數學模擬展示課暨說課-山東省_劉美(附課件+教學設計)第十四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展示課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人教B版實驗教科書選修2-2 第一章《導數及其應用》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導數的幾何意義》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B 版選修2-2第一章《導數及其應用》1.1.3,是在學生學習了函數的平均變化率、瞬時變化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形和數的角度即割線入手,用形象直觀的“逼近”思想重新定義了曲線的切線,獲得導數的幾何意義。在本模塊中,通過極限思想的滲透,讓學生體會導數的思想及其豐富內涵,進一步感受導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并了解微積分的文化價值。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理解難點有兩個:一是曲線的切線定義出現認知沖突—學生在初中以及高中的必修2教科書中學習了直線與圓相切的定義(內容是直線與圓有唯一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相切),而本節課運用曲線的割線無限接近于一條確定位置的直線,叫做曲線的切線,學生對此知識點的理解存在難度;二是導數的幾何意義的得來運用極限的“逼近”思想,對此知識在第二節導數的定義環節中有所滲透,但由于較抽象難懂,學生理解上存在難度。因此,采用“優秀傳承,資源共享”的模式(即上一屆優秀畢業生解讀此內容),通俗易懂,同時起到激勵作用.
本節課高考考查題型設置分為兩類:“在點P”的切線方程和“過點P”的切線方程的求法。結合往年的教學經驗,對于第二種類型題,部分學生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化簡中的計算障礙!因此,題型設置環節采用先“小試身手”,再進行“優秀傳承,資源共享”的模式,讓優秀畢業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設置題目,學生更會快樂思考、快樂學習,進而快樂收獲.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并記住導數的幾何意義,初步體會“以直代曲”的辯證思想;會求求在(過)曲線上一點處的切線的斜率及方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曲線的切線定義和導數幾何意義的探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合作交流和歸納的能力,并通過對問題的探究體會“逼近”、“以直代曲”思想和從已知探討未知、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優秀畢業生的傳承,增強學生之間的愛校情懷;通過課前QQ群作業預評估環節,體會信息技術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探索,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通過對導數的幾何意義的應用的探索過程,增強學生問題應用意識教育;通過學生展示環節,讓其充分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1).理解并記住導數的幾何意義
2).能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求在(過)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及方程
2.難點:“以直代曲”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切線定義的理解——在每處“附近”變化率與瞬時變化率的近似關系的理解;能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求過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及方程
四、教學方法、過程及整合點:
步驟 | 目標與內容 | 教學方法 | 整合點及軟件 | 設計意圖 | |
教學過程 |
問 題 驅 動 |
課前完成預評估環節:今日作業溫馨提示 學生完成作業并上傳 |
教師將“今日作業溫馨提示”發布到班級QQ群 |
QQ群以及優秀畢業生授課視頻 |
通過優秀畢業生的面對面授課,能拉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活先期知識環節,為本節課所需內容做良好鋪墊 |
回顧:問1:求過點(1,1)與圓x2 +y2 =1相切的切線方程?請簡述解決方法即可 問2:求y=4x2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呢?請簡述解題思路 問3:求y=4x3在點(1,4)處的切線方程呢? 思考:直線與圓相切的定義是否適用于任意曲線?結合以前學過的曲線給以說明. |
多媒體展示三道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再回答 |
QQ群上傳作業展示;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 |
引出認知沖突,讓學生對曲線的切線有重新的審視. |
||
教學過程 |
概 念 形 成 概 念 探 究 |
復習曲線的割線的斜率,并設置多媒體動畫演示,割線無限逼近一條確定的位置,即曲線的切線 設函數 ![]() ![]() ![]() 根據曲線的切線的定義引出導數的幾何意義 函數 ![]() ![]() ![]() 為進一步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讓學生以命題專家的身份,猜想本部分的相關題型 |
教師展示動畫效果,強調定義中的關鍵詞 學習四人小組交流探究,發現規律 教師設置問題,讓學生歸納總結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師點撥定義中的關鍵詞. 讓學生自主命題.展示優秀畢業生對本部分內容的認識以及題型設置視頻 |
![]() 學生整合曲線的切線的定義,體會關鍵詞. 學生提煉出導數的幾何意義,多媒體給出導數的幾何意義的定義. 小組合作交流,群策群力,得出知識考查點;優秀畢業生視頻演示. |
極限思想對學生來說理解上存在難度,通過觀察動態演示,直觀上理解曲線的切線的定義,初步體會“一曲代直”的思想. 強調定義中的關鍵條件,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培養學生駕馭知識的能力. 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探索,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通過優秀畢業生的經驗介紹以,增強學生對本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接納性 |
教學過程 |
概 念 應 用 |
結合優秀畢業生對本部分的認識,老師設置相應典型例題進行講解: 例1:求拋物線 ![]() 題后感悟:已知曲線的切點為P,怎樣求曲線的切線方程? |
展示例題,點評化簡方法及解題規律 教師展示問題 |
學生投影展示解題思路整合化簡方法和解題注意細節. 教師展示規范解題過程 總結頓悟解題規律 |
強化落實導數的幾何意義的理解,注重提煉數學方法 注重規范性 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
概 念 應 用 |
例2:求曲線 ![]() 【要求】:以下給出三種解法,哪一種解法是錯誤的,為什么?請給予說明. 題后感悟: 求曲線的切線要注意“在點P”與“過點P”的切線的差異:學長提供三種常見解法,并提出探究任務 |
展示例2的三種不同解法 提出問題,讓學生領悟解題規律 |
用幾何圖霸展示動畫效果 學習合作小組交流討論三種解法,并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總結頓悟 |
由“在點P”變式為“過點P”,題型變式,通過對導數的幾何意義的應用的探索過程,增強學生問題應用意識教育 培養學生的總結歸案能力 |
|
教學過程 |
回扣引 入 | 回到課題引入,解決問題 | 展示問題 | 學生體會學以致用的道理 | 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
練習 環節 |
練習: 求拋物線 y=x2過點![]() |
展示訓練題 | 學生在黑板上板演解題過程并講解 | 夯實所學內容 | |
課堂 總結 |
1. 知識點: 2. 題型與方法 3. 思想收獲 |
同位交流收獲,學生闡述心得 教師點評 |
學生總結反思頓悟 |
提煉知識及題型上的收獲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 |
|
當 堂 落 實 |
1. 已知曲線![]() 2.求過點(1,-1)與曲線 ![]() |
投影【當堂落】實的兩道訓練題 |
重點講解第二道題目 微課釋疑,作為課后資源幫助學生理解難點 |
反饋學生的達成度 |
|
作 業 布 置 |
A類基礎題:習題1-1 B 3,5 (全體學生必做) B類能力題:自己設置2道“求曲線在(過)某點的切線方程”的類型題,共享至班級QQ群 C類挑戰題:有能力的同學研讀近五年山東省高考對此內容的命題趨勢,形成學術小論文,發至班級QQ群 |
展示作業任務,分層作業,全面提升 |
紀錄作業任務 |
體現分層次教學的特點,針對性強 |
|
板書 設計 |
導數的幾何意義 1. 導數的幾何意義 2. 典例分析:常見題型: |
3.(學生板演區) 4.課堂總結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