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第十三屆全國
所屬欄目:信息技術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常利君-第十三屆全國高中信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常利君-第十三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
電力拖動與PLC—項目式教學 武安市職教中心- 常利君
《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教學設計
立足學生實際,對接崗位需求,堅持產教融合,關注未來發展,用信息技術跟進時代進步,用創新思維引領職教課堂。為使學生成為“與信息時代接軌”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我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將微課—翻轉課堂”與引導文教學法有機整合,創設了一個任務,六步導學模型,四化整合呈現的特色課堂。
一、教學內容分析
我選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電力拖動與PLC—項目式教學》采用“教材+學習卡”模式,創新教材呈現形式,有配套的光盤、課程資源庫、仿真實訓軟件等教學資源,為師生搭建數字化教學平臺!峨妱訖C連續控制電路安裝與調試》是該教材項目二中的內容,是項目一點動控制電路的檢驗與提升,同時又是項目三正反轉電路的基礎,所以《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是學習典型機床控制線路的基礎。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所教的對象是電氣專業二年級學生,他們畢業后主要從事生產一線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與維護工作。學習了常用低壓電器和點動控制電路,基本能夠繪制電路圖,并敘述工作原理,對板前明線布線工藝要求有了一定了解,但是線路安裝及自檢能力還有待加強。
信息技術的頻繁使用,學生習慣于借助網絡平臺自主學習、交流互動。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使用熱繼電器
2.能說出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原理
3. 能完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
(二)
過程與方法目標: 課前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自主學習掌握理論知識,課中先仿真后實踐完成線路安裝與調試。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仿真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在實踐中提高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教學重點:為突出操作技能,實現專業與崗位的零對接,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做上,即按工藝要求正確安裝電路并進行檢查調試。
教學難點:考慮到學生的理論基礎薄弱,教學難點放在學上,即理解線路工作原理。
四、教學方法、過程及整合點
(一)教法: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將“微課—翻轉課堂”與引導文教學法有機整合,用微課、視頻使教學難點立體化;通過闖關游戲、實戰比拼、績效考核使任務指導仿真化,重點內容明朗化,任務評價多元化。
(二)學法:學生在微課、引導文引領下自主探究,協作學習,通過實踐體驗、分享成果強化人際交流和實踐能力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1.咨詢計劃:視頻、微課、引導文——引導學生課下自主完成任務一和任務二的學習,課上完成任務三,形成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2.決策階段:電子閱覽室模擬仿真軟件——學生通過模擬仿真系統闖關,梳理出正確合理的操作步驟,為接下來的技能實訓做鋪墊,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3.執行檢查:白板展示接線口訣和優秀圖片——學生按照白板的優秀圖片接線,突破本節課的重點。
4.評估階段:評定員上傳的各小組工作視頻——教師對操作視頻和學生的作品一一點評,評出最佳團隊獎和優秀個人獎,加深體驗 ,總結引導,再次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5.技能拓展:網絡預習,微博Q群------促進自學, 分享交流,實現用信息技術延伸課堂。
(四)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 |
目標內容 |
教學方法 |
整合點與軟件 |
咨詢計劃 |
(一)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任務單和引導文資料。
(二)為消除學生畏難情緒,我將整個教學任務化整為零,分解成三個子任務,要求學生學習
1.認識熱繼電器
2.識讀原理圖
3.安裝與調試
(三)要求學生課前完成任務一、二的理論學習,課上完成任務三
自主探究,使難點內容立體化 |
(一)教師提前一周在教學平臺上傳《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學習任務單和引導文資料
引導文教學法
(二)對評定員進行課前培訓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
(一)微課—翻轉課堂與引導文教學法有機整合,為學生搭建終身學習的平臺。
(二)靜態的電路圖和動態視頻有機整合幫助學生理解自鎖含義,領會熱繼電器過載保護作用。 |
設計意圖 |
微課、視頻與理論知識整合,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控學習資料和節奏,實現個性化學習,“微課—翻轉課堂”與引導文教學法有機結合,為學生搭建終身學習的平臺。 |
決 策階 段 |
(一)評價課前上傳的作業,讓學生找出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二)對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進行模擬仿真過三關 。
1、選件測件關:學生在元件庫中選擇元件,并用萬用表模擬檢測。
2、模擬接線關:學生根據原理圖模擬接線。
3、檢查調試關:學生用萬用表進行模擬調試。
協作學習,任務提示仿真化。 |
(一)展示學生上傳的作業并進行互評
(二)利用仿真軟件讓學生進行模擬仿真
任務驅動教學法 |
理論知識、仿真軟件和學生實際操作有機整合,通過仿真演練讓學生梳理出正確合理的檢查調試步驟。 |
設計意 圖 |
通過評價作業這一環節強化了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彌補了課前學習的不足。闖關游戲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通過系統提示和評價功能規范了學生的操作流程,教學平臺根據通關時間和提示次數自動生成考核成績,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差異,以便于因材施教,為實踐操作做好鋪墊。 |
執行檢查 |
(一)劃分小組:學生自由結合,分成6人一組
(二)比拼開始,學生根據元件清單選擇元件,用萬用表依次檢測,確保質量合格
(三)安裝接線,根據接線圖進行
(四)線路自檢,學生使用萬用表提前排除短路、斷路現象,驗證線路安裝的正確性。
(五)通電試車前我再次強調安全問題,重點關注學生的操作規范,強化安全用電意識,培養良好的實訓習慣。
實踐體驗,重點內容明朗化 |
(一) 劃分小組,實力均衡
小組競賽法
(二)學生實戰比拼,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
白板展示接線口訣和優秀作品圖片,學生按工藝要求進行操作 |
設計意 圖 |
實戰比拼,變課堂教學為技能競賽,讓學生主動參與,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達成教學目標。 |
評估階 段 |
(一)根據學生的作品各小組評定員先自評,找出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
(二)小組互評,組與組之間找出作品的優缺點,進行點評。
(三)教師結合評定員上傳的操作視頻和作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一對一的點評,實行三級評價。
分享成果,任務評價多元化 |
(一)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
(二)獲勝小組,獲得虛擬貨幣獎勵。 |
(一)評定員上傳各小組工作的視頻與學生的實際作品有機整合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個性化教學。
(二)通過虛擬網絡利用虛擬貨幣兌換虛擬禮品,實現學校與企業接軌。 |
設 計
意 圖 |
學生借助評價表進行自評、互評,各組派代表匯報工作成果,教師結合評定員上傳的操作視頻,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一對一的點評,包括接線工藝、檢查調試、工具使用和7S執行情況等,體現個性化教學。獎勵機制與企業接軌,創新采用虛擬貨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績效考核,多元化的評價形式,虛擬貨幣的考核方案使學生對工藝標準和操作規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
課 后
拓 展 |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PLC控制電動機連續運行 |
教師引導學生 |
讓學生課后在網絡平臺進行交流探討 |
五、教學環境
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我選擇了電子閱覽室、電工技能實訓室教學環境,多媒體提供的音頻、視頻、圖片,可以傳遞給學生豐富多彩的信息,建立生動活潑的界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學生可以通過模擬闖關,對接下來的技能操作梳理出正確合理的步驟,有效優化課堂教學全過程。另外,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我發展機會,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潛能。
六、教學反思
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我將武安教育發展網、東北師大、河北遠程教育網等網上優秀的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教學資源應用到教學中,文本準確有效地傳達教學信息;圖片層次、色彩豐富,精確地描述教學事物;聲音精煉、準確地傳遞教學內容;動畫表達形象直觀,加強了教學效果;視頻展示清晰有序,有利于自主學習;網絡、QQ、博客讓師生的交流便捷,有效地延伸了課堂。這些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專業學習更形象,更直觀,更容易,使教師易教,學生樂學。
在白板作用下,與課程充分的整合,讓學生很容易掌握基礎知識,突破難點。通過仿真軟件進行模擬仿真和白板有效結合形象直觀:理解意象,突破重點。通過模擬仿真軟件的考核系統,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因材施教。
總之通過白板、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使學生在本次任務中,全部完成既定任務, 25名學生一次性試車成功,其余7名學生經過二次校驗也都達到任務要求。“微課-翻轉課堂”與引導文教學法的有機結合使課學內容具體化,過程與結果并重,虛擬貨幣及時獎勵實現評價方式多元化,注重學生終身學習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第十三屆全國”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常利君-第十三屆全國高中信”,所屬分類為“信息技術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電動機連續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常利君-第十三屆全國高中信”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