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人民幣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認識人民幣簡單的解決問題-湖北省 - 武漢說課視頻及說課稿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5.認識人民幣簡單的解決問題-湖北省 - 武漢說課視頻及說課稿
在經歷中體驗 在創新中發展
——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一課的實踐與思考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新洲區邾城二小的童芳。我說課的題目是《在經歷中體驗 在創新中發展》。我將從以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立體剖析說教材
二、依托學情研目標 三、聚集難點謀策略
四、以學思教設流程 五、以學思教談反思
一、立體剖析說教材
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8頁例7。它屬于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的教學內容。本課的學習是在了解了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并會進行人民幣的簡單計算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在錢數限定的條件下買需要的東西,重在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本課的教學既要重視解決問題步驟的指導,又要重視解決問題策略的引導,為后面學習解決問題打下基礎。
二、依托學情研目標
如果說教材是“根”,那么學生就是“本”。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只是初步理解了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對于如何使用人民幣,缺乏實踐的經驗,所以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陪家人一起去購物。積累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在模擬購物的情景中,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對于一年級的學生,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基于對“根”與“本”的解讀,結合新課標理念,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會運用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情感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并會運用策略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三、聚焦難點謀策略
【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在教學中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引導探究法、直觀教學法、實踐操作法,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的學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思、做中悟。
四、以學定教設流程
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第一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大約5分鐘)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戴上頭飾,融入到購物情景中:(錄音)星期天,喜羊羊和美羊羊去超市購物。美羊羊問:“喜羊羊,我有13元錢,正好可以買哪兩種雜志呢?”我問學生:“愿意幫助美羊羊解決問題嗎?”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欲望。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巧設問題 啟發思考
理解題意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這里我精心設計3個問題,啟發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課件)
①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題中的“正好”是什么意思?
③在題中我們想知道什么呢?
2.同學們,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例題課件)由于題目中數據較小,學生很快想出了這些方法(視頻)。
4.對于學生的這些策略,我都給予肯定。
接著我提出質疑:“如果題中的數據較大時(課件),你也能口算出來嗎?”學生紛紛搖頭,有的說:老師,數據太大了,我口算不出來。
5.我抓住契機、順勢利導:“那我們再來想一想,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課件例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視頻
2.引導探究 自主構建(“嘗試—調整”策略)
6.學生的探究意識被激發,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適時指導,并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匯報自己的方法(請看視頻嘗試法)(生邊說邊板書)。
7.為了加深學生對嘗試—調整策略的了解,我又借助多媒體動態的演示,達到直觀易懂的效果。
8.我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介紹這種方法,學生表述不夠全面,也不夠規范,但是已然明白,嘗試調整法就是先任選兩本試算,再根據結果進行調整。運用這種策略時,應該注意什么呢?通過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匯報,進行對比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嘗試調整時要注意調整的方向(視頻)
9.我鼓勵學生也選擇兩本,用“嘗試—調整”的方法試一試。(視頻)學生都積極參與,并踴躍的交流自己的想法。
3.自主探究 共同構建(“有序羅列”策略)
在“有序羅列”策略的教學中,我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有序思考。
通過自主探究有部分學生發現了“有序羅列”的方法,他們主動上臺展示(請看視頻)
通過學生的演示,同學們對羅列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都躍躍欲試,我讓他們也自己動手試一試。
我也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課件),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很快發現有一位同學在羅列的過程中有遺漏的現象。我用:“猜一猜他為什么會漏掉呢?”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討論。(視頻)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體會到羅列的有序性,初步學會有序思考。
4.回顧反思 有效提升
最后我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以上的新課學習中,為了突出重點,我讓學生通過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擺一擺等數學活動,體驗感知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為了突破難點,我組織學生以自由說、同桌說、小組說、全班說的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
(三)鞏固應用,拓展創新
為了體現數學來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設計了3個層次的練習。
1.課堂練習 加深認識(基礎練習)(圖片)
完成第58頁的做一做
2.課內鞏固 創造提升(變式練習)
(1)哪兩個班合乘①號車正好合適?
(2)請你提一個數學問題并解答。
變式練習就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
3.課外實踐 拓展創新(開放練習)(課件)
最后,我大膽創新,設計了一個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家長陪同下,用10元錢購物,以下是我收集的部分反饋視頻。我把數學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拓寬了學生的學習領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品質和創新精神。
(四)全課總結,知識延伸
引導學生總結全課,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把知識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的知識與思維,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五、以學思教談反思
【教學反思】
整節課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展開教學,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了引導探究法,巧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操作;借助直觀教學法,組織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結合實踐操作法,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大膽創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在創新中發展”!
我的說課完畢,希望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的聆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