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荷與電流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九屆新媒體新技術大賽二等獎《電荷與電流》—浙江湖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九屆新媒體新技術大賽二等獎《電荷與電流》—浙江湖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2016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湖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 |||||||
課名 | 電荷與電流 | 教師姓名 | 范娟敏 | |||||
學科(版本) | 科學 (浙教版) | 章節 | 第四章第一節 | |||||
學時 | 1 | 年級 | 初二 | |||||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 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通過電路的連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3、能說出生產、生活中采用簡單串并聯電路的實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簡單電路,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了解串并聯電路的區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
||||||||
三、學習者分析 本節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電學知識的基礎。學生能否很好的掌握本節的以下知識技能:識別電路、連接電路、畫電路圖,將直接影響到下面電學知識的學習。然而,本節又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第一次接觸電路的連接、第一次進行物理作圖,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好奇。因此,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措施,及時調整教學。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本節的重難點是學會用符號規范地畫出電路圖,我針對此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 課前自主學習看微課,學習老師畫電路圖的方法,看完以后(一遍沒學會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錄微課,模仿畫電路圖的過程將自己畫的過程錄制下來; 2、 課中協作學習評微課,看同學畫電路圖的過程與自己的比較,找出各自的優缺點,并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畫電路圖的方法與步驟后進行鞏固練習。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反饋課前自主學習情況 | 0’11”- 4’41” | 了解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 反饋自主學習情況 | 通過分析數據,了解問題所在 | 數據分析統計 | |||
協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 | 4’42”- 10’10” | 學會走電流 | 電流的方向與路徑 | 通過觀看“水流與電流”的視頻進行類比,舉手回答電流的的方向和路徑。 |
播放視頻 練習反饋 |
|||
10’11”- 26’23” | 學會畫電路圖 |
評微課 糾錯 板演 練習 評價 |
學生通過評微課,查漏補缺學會畫電路圖的正確畫法,并通過優學派練習鞏固。 | 練習、反饋統計、拍照上傳、投票 | ||||
26’24”- 32’09” | 學會連接實物圖 | 實驗探究 |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學會讀電路圖。 | 拍照、填寫實驗結論并批改 | ||||
32’10”- 37’37” | 學會電路的分類 | 練習、評價 | 拖動所有學過的電路進行分類 | 互動題板 | ||||
37’38”- 40’34” | 學會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 | 實驗探究 | 通過實驗連接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并加以應用 | 填寫實驗結論并批改 | ||||
40’35”- 41’21” | 小結本節課知識點 | 小結 | 傾聽 | 呈現 | ||||
41’22”- 43’17” | 檢測難點掌握情況 | 課堂練習 | 動手練習 | 練習、反饋、統計 | ||||
拓展深化 | 43’17”- 44’39” | 鞏固深化 | 課后作業 | 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自主選擇 |
班級空間 拍照、拍視頻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