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在美術世界中遨游》河南省 - 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七年級美術課本第一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以“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加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本課主要是希望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美術,通過本課的學習,令學生能對美術有一個綜合的、整體的印象,而不是把美術單純看成是“畫”。同時,在了解整體的美術概念的基礎上,明白美術含蓋面的廣泛:繪畫、雕塑、工藝、服裝、工業造型、建筑等,由此明白美術與我們的社會生活、自體生活的密切關系。有了對美術的整體理解后,再進一步細化到繪畫這一門類,并對繪畫的種類有初步的了解。最后,通過對美術的整體理解中,體會到美術在人類社會中的基本功能,讓學生能從人文的文化功能上去真正的理解美術。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綜合的、整體的理解美術,初步了解不同類別的美術作品的不同功能及特點,并由此從而明白美術與我們的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能從人文的層面上初步的理解美術。
(二)難點:學生能夠正確地依從“視覺藝術”、“造型藝術”統攝所有的美術類別,并從中歸納出美術在社會中的基本功能,引申出美術的人文特性。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是七年級美術教材第一課,也就是初中教材的第一課,學生在小學階段時上美術課,多體現在動手(手工)和對“畫”的理解上,對美術缺乏完整全面的理解,也較少理論的學習與思考,大多是在極為模糊的狀態中去認知美術這一藝術形式。因此,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應令學生對美術的概念和內容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和把握。這是對小學美術知識學習的一個提升。
四、教學策略
(一)教學方法確立及問題設計
1、教學方法:1、通過問題引導和啟發學生對美術的思考,激發學生探究美術意義的興趣。2、分組討論,針對相關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引出結論。
2、相關問題的設計:①、如果說美術是一種藝術,那美術是一種怎么樣的藝術呢?它與文學、音樂、戲劇等藝術有什么區別和關聯呢?②、我們談到美術,很容易聯想到“畫畫”。然而美術僅僅是“畫畫”嗎?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稱為“美術”呢?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
關系呢?③、繪畫作為美術的一個分類,它有哪些不同的種類呢?從哪些角度對它們進行區別?④、通過我們對美術全面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美術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功能嗎?
(二)課件制作
教學不能完全困守教材,應該在教材的基本目標上,更合理的使用它,同是,要使用大量的教材外的資料以補充教材資料的不足,這是要上好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課前,要根據課文教材的內容,收集大量相關的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并利用收集到的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通過大量的圖片信息和資料體加深學生對美術整體的、綜合的印象。課件的制作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課前準備。因為本課只有通過課件的展示性教學,才能打破教材框架,擴充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彌補教材資料的不足,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相關資料的展示中更好的理解本課的內容,并達到相關的目的要求。
五、教學過程
1、由于是小學生升中學的第一切美術課,所以,可以對學生們的小學美術學習作一個簡單的總結與說明,并由此很自然的引入到中學的美術課程內容。從而讓學生對初中的美術課程有了一個初步的憧憬。緊接著,利用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所產生的對美術的一些朦朧、模糊的認識向學生提出第一個問題:如果說美術是一種藝術,那美術是一種怎么樣的藝術呢?它與文學、音樂、戲劇等藝術有什么區別和關聯呢?
以此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美術作品和小學時學過的美術知識,提煉出自己的見解——先由老師提問學生,讓學生來回答自己對“美術”的理解,再由老師點評學生的結論——,并與其他的藝術門類如文學詩歌、音樂旋律、戲劇等相比較,最后把“美術”的概念歸納和定位在“視覺”與“造型”上,從而明確提出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與視覺和造型相關的視覺藝術和造型藝術。
2、既然明白并確定了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造型藝術,那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我們談到美術,很容易聯想到“畫畫”。然而美術僅僅是“畫畫”嗎?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稱為“美術”呢?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針對這一問題,自然就引申出美術的分類。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欣賞課文圖片、文字說明,并在對課文內容分析的基礎上互相討論——老師提問學生,并歸納學生的回答,最后總結——美術所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泛:繪畫、雕塑、建筑(又分民用、公用、紀念性建筑等)、工藝(含欣賞性的工藝品如陶瓷花瓶等以及實用性的工藝品如陶瓷茶具、
家具等)、服裝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電器、輕工業產品、重工業產品甚至軍工產品等)、攝影„„(在講解這些相關的分類時,適時的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相關的圖片和資料,使學生能更容易、更直觀的了解這些不同類別的“美術作品”)
通過這些分析和說明,最后可以知道,美術囊括了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就是美術的海洋,在美術世界中遨游,就是在生活中去感受美的人生,就是在生活中去把握美的價值。
3、明白了美術的大的含量后,自然就提到美術中最容易想到的“畫畫”,并要明白“畫畫”不僅是美術的一個分類,同時也是其他美術產品的造型基礎。這樣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繪畫作為美術的一個分類,它有哪些不同的種類呢?從哪些角度對它們進行區別?
同樣,在完成這一問題所包含的課堂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繪畫種類的文字說明,并要學生通過自己生活中所接觸過的相關繪畫方面的內容,與學生一道歸納總結出繪畫的相關分類:油畫、中國畫、版畫、水粉、水彩、素描、壁畫、年畫、卡通畫(漫畫)、漆畫、連環畫、人物畫、風景畫、水山畫、歷史畫等等。在總結這些相關類別的繪畫時,適時的展示課件中相關的圖片資料,并說明區別這些相關繪畫的方法:油畫、中國畫、水彩等的區別是從材料為基準進行區分的,人物畫、風景畫、歷史畫、靜物畫等,是從畫面的內容來區分的。可以說,經過這些教學過程后,學生基本上對繪畫都有了一個全面、整體、綜合的了解了。
4、最后,在完成美術的分類及繪畫的分類后,可以自然的引申出最后一個問題:通過我們對美術全面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美術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基本功能和作用嗎?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回憶本課里所講的內容,并互相討論探究,歸納出相關美術的功能。(在本人的教學中,一般學生都能歸納出美術的實用功能、審美——欣賞功能、紀念功能——如建筑中的紀念碑、繪畫中的一些歷史畫等。而表現功能——能表現人的精神、情感、內心世界等則一般較難歸納出,要由老師引導說明才能了解)。這樣我們可以對美術的功能作用做一個總的歸納:實用作用、審美作用、紀念作用、表現作用。
六、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基本上是能達到原設的目標,能使學生從整體的、全面的、綜合的去把握美術這門藝術類別。并能從人文意義上了解到美術與人、與社會以及與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緊密相連的。從而使學生擴大了視野,開闊了思路,真正的把學生置身于美術的海洋中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