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鄭風,子衿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詩經·鄭風·子衿》建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詩經·鄭風·子衿》建設兵團 - 第五師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課程名稱: 子衿
授課班級: 八年級(1)班 授課時數:1課時
設計
要素
設計內容
教學內容分析
《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
四句。此詩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見,她便覺得如隔三月。這是是一首難得的優美的情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典作品。
教 學 目 標
知識
與 技
能
1.了解《詩經》的文學常識。 2.掌握詩中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心理描寫。 過程 與 方法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熟練背誦默寫。
2.體會精彩的文句,學習一些賞析文學文本的方法,提高對文學藝術的領悟能力。
情感態
度價值觀
通過誦讀詩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的感情。 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在八年級下第三單元學習了《蒹葭》和《關雎》,對《詩經》的知識已較熟悉。本課的重難點在于賞析《子衿》藝術特色,學生已有相關的文學素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能較好的分析和把握。
教學分析
教學
重點
1.掌握詩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注重分析詩中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難點
1.體會精彩的文句,學習一些賞析文學文本的方法。
解決
辦法 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品味詩歌語言的韻律。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詩歌的藝
術特色。
3.通過延展課堂內容,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資源
《教師教學用書》 網 絡
《子衿》mp4朗讀 《子衿》歌曲 PPT課件
板書設計
子 衿
《鄭風 詩經》
藝術特色:
1.重章疊句,反復詠嘆。 2.四言句式,間或雜言 3.賦的藝術手法的運用 4.心理描寫手法的運用。
5.多種修辭的運用:借代、反問、夸張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 預期效果 一、導入新課
二、展示教學目標
三、簡介《詩經》
四、學習《子衿》
同學們好,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國的古典詩歌燦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詩歌的源頭在哪里嗎?
今天我們就走進《詩經》,感受《詩經》的多彩魅力。
展示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文學常識。
2.掌握詩中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心理描寫。(重點) 3.體會精彩的文句,學習一些賞析文學文本的方法,提高對文學藝術的領悟能力。(難點)
學習有關《詩經》的知識: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稱“詩”,漢代時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又稱“詩三百”。
2、《詩經》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為“風、雅、頌”。簡介內容及篇數。
3、簡介《詩經》的六藝。
(一)朗誦詩歌:
1、以齊讀、男女生分讀的方式朗讀詩歌。 2、放朗讀錄音。
3、要求學生再讀,教師指導朗讀。
4、提示詩歌結構的特點,要求學生背誦。
回答
齊讀目標。
學習、隨機回答。
(一)
1、朗讀詩歌。
2、聽讀、感受。
3、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 4、背誦。
PPT展示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
學生在第
三單元學習過《蒹葭》、《
關雎》,對以上知識以復習
為主。
從重音、停頓、音
調、感情
等方面給
予指導。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 預期效果 五、經典傳唱 六、課外延伸
(二)了解詩意: 1、結合文下注釋,了解詩的內容。 2、學生明確。 3、展示。 (三)分析詩歌的藝術手法 1、重章疊句。 2、四言為主,間或雜句。 3、賦的手法的運用。 4、心理描寫手法的運用。 5、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借代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反問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夸張 6、總結賞析文學作品的方法。 推薦哈輝老師的新雅樂歌曲《子衿》。 推薦閱讀《上邪》、《短歌行》
(二) 1、兩兩互相解析詩意。 2、學生回答,互相補充。 3、展示,學生齊讀。
(三)賞析: 1、從詩歌的形式進行賞析。
2、從句式賞析。 3、從藝術手法上去賞析。 4、結合詩句內容賞析。 5、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學習。
6、與教師共同總結。 聽歌曲,學歌曲 做筆記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此項內容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分析,總結。
希望學生們能多閱讀古代經典作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 預期效果 七、布置作業
課下學會唱新雅樂歌曲《子衿》,為班級舉行“經
典傳唱”比賽做準備。
教學設計 評價
《子衿》運用“賦”和反復詠嘆的手法表達思想感情,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本詩音韻和諧,是訓練朗讀的好材料。學生應在誦讀中培養語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誦讀中形成良好的欣賞品味和高尚的審美情趣。但講解本課時學生朗讀較蒼白,這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要加深文學
修養,讀出詩、文中字里行間蘊藏的真摯感情。
在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上,學生對“賦”的藝術手法的較陌生,但在以往的語文學習中對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的運用較熟練,故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好地突破。
在教學設計的最后,我設計了“經典傳唱”環節,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沒有很好的展示,但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應能培養學生對經典文學傳唱的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