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做負責的人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做負責的人》山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做負責的人-山東
《做負責任的人》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1.4 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懂得承擔責任可能需要付出代價,知道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本節課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題的內容。 承擔責任是新時代學生的必修課,它是第六課的落腳點,也是對第一框題所講理論的升華。具體分析“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人?”要求學生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將負責任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增強責任意識。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的“成人意識”“獨立意識”較之七年級的孩子更為強烈,他們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更強,所應承擔的責任更多,但他們更易受社會不良道德風氣的影響,在負責任的時候容易做了“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責任意識不強,負責人行動不力,提高學生對負責任意義的認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負責任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可以從小事開始逐步培養的。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人物事跡、圖片、名言等情境材料的感悟和交流探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承擔那些不是自愿選擇而應該承擔
的責任;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而無私奉獻的人,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2.能力:通過對人物系列情境的分析交流,能夠正確評價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作
出最合理的選擇,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3.知識:通過對事例的分析交流,知道承擔責任會得到回報,但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
代價。懂得有些責任即使不是自愿選擇的,也應盡力承擔好。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履行責任的代價,正確評估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難點:正確評估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有勇氣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五:學生課前學習活動
1、學生閱讀課本內容,熟悉了解基礎知識。
2、學生搜集社會上負責任的典型人物事跡和生活中身邊普通人負責任的事例。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用年度愛國熱片《戰狼2》的圖片引出濰坊艦艇上的一個視頻故事,提出問題: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思考并自由發言。
師總結:你為國盡忠,我替你盡孝。這是軍人和軍嫂的擔當。那我們的責任又是什么呢?引出引出本課的課題:做一個負責任的人。
(設計意圖:用愛國電影戰狼2的圖片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視頻創設溫暖人心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感悟責任意識,為本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
師:請拿出你們的小卡片:假如你要為班級和社會做一件事情,你會做什么?理由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點評并總結:承擔責任會得到回報,但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板書:有代價,有回報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和老師的點評,讓學生初步理解承擔責任有回報,但也有代價)
過渡:承擔責任有代價也有回報,那我們如何面對責任呢?大家熟悉這張照片嗎?
活動二
師出示:胡智博兩幅圖片和材料
7月26日,陜西榆林發生特大洪水災害。胡智博主動要求去救災,他說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主要是幫忙搬米、面、礦泉水,也會在重災區幫居民鏟泥。在救災的幾天里,通常一天“工作”將近10小時。雖然皮膚曬黑了,累得背心汗濕了,但胡智博從不跟媽媽抱怨。
記者問他在救災現場的感受,以及看到自己的照片“走紅”網絡的感想。12歲的胡智博說,自己不是小孩子了,能參與救災,感到很開心,看到大家肯定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提出問題:1.胡智博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2.你怎么看待胡智博的行為?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承擔的責任。我們要有勇氣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作出正確的評估,作出合理的選擇。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承擔起責任。
過渡:在老師的家鄉,也有這么一群人做出了選擇,無悔的承擔著責任。 教師出示青島短片。
師問:你能舉出我們寧夏的甘寺堡有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教師出示最美教師吳江,謝芳的例子。
師生共同品讀馬克思的名言: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設計意圖:通過對胡智博和眾多平凡人承擔責任的感悟和體會,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責任一旦選擇,就要不計回報。)
活動三
小青系列故事一:
學校組建舞蹈隊,小青被推舉為隊長。正上八年級的小青,學習任務繁重,同時她作為市少年宮舞蹈團的成員,每周都要參加排練。于是小青找到老師,希望換別人當隊長。老師有些為難。舞蹈隊剛剛組建,一切都要從頭做起。你能力強,舞跳得好,就先干著吧!學校的舞蹈隊需要你這個隊長。 小青接下來會怎樣做···
學生續寫故事,在班內交流
小青系列故事二: 雖然小青感到為難,但她還是積極投入舞蹈隊的工作中。從幫助老師挑選隊員、安排訓練時間、編排舞蹈、組織訓練,到與隊員所在班級的老師溝通、協調等,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舞蹈隊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為此,她犧牲了許多娛樂和休息時間。
教師追問:你為什么覺得她會這樣做?你認為她這樣做值得嗎? 你有類似的經歷嗎?分享一下?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有些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只要我們把它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全身心地投入,同樣
能夠把事情做得很出色。板書:不是自愿,也應承擔。
教師出示九寨溝救援軍人逆行的照片,感受他們面對責任,勇于承擔的責任意識。
(設計意圖:小青的系列故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述,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責任不是自愿的也要承擔的道理,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生活踐行 活動四
師問:在我們周圍有這許許多多履行責任不計回報這樣的人,比如我們開始看到的濰坊艦隊上的官兵就是主動承擔責任。說一說,在生活中,你身邊有哪些這樣的人和故事感動著我們?
學生回答:學校的門衛,批作業的老師,公交司機。班里的班長,同學等等 教師播放視頻短片
教師總結:有人說道,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正是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板書:他的擔當!
師問:在學過本課之后,你覺得還可以為班級和社會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請寫在卡片的反面。
學生在輕音樂的氛圍中寫卡片。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全課的高潮和行動落腳點。在學生交流身邊負責任的人的事例后,欣賞短片視頻會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和深化。接下來寫出自己負責任的行動計劃,水到渠成的實現了責任的行動要求,實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教師總結:希望大家把卡片收藏,做一個紀念。在生活中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負責任,國家就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牢記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你若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七:學生課外學習活動
(學生任選其中的兩項任務)
1、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然后歸納出幾條我們
應承擔的主要責任。
2、請對近一個月或近一年來你自己承擔責任的情況進行小結,并作出自我評價。
3、你學完這節課或本單元后有那些收獲?請寫下來。
八:學習效果評測工具
1、通過評測練習題以分數的方式評測。 2、通過自評和同伴互評來評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