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宇宙航行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六章第五節《宇宙航行》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六章第五節《宇宙航行》河南省優課
宇宙航行教學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
2、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萬有引力定律推導第一宇宙速度,培養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在衛星發射方面的情況,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感知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促使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
1、會推導第一宇宙速度; 2、知道三個宇宙速度的含義。 教學難點
物體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線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 與半徑r的關系。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工具
課件、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視頻
思考1: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將會遭受滅頂之災。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來避免小
2
行星撞擊地球呢?(理論可行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
牛頓的猜想:
“平拋速度越大,水平飛行的距離就越遠。”這是我們從平拋知識得知的。另外,我們也知道地球是個球體,如果拋出速度足夠大,物體還會落回地面嗎?
探究一:
(1)水平拋出的速度和物體繞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是否相等? (2)物體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是多少? (3)這個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有什么力提供?
探究二:
要想使物體不落回地面而繞地球表面做勻速圓周運動,水平拋出速度應為多大?
理論依據:
推導過程:(已知:地球半徑R=6400km,地球半徑M=5.98×1024kg,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
計算結果:V=
你還有其他推導方法嗎?
理論依據:
推導過程: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地球半徑R=6400km
計算結果:v=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
物體在地球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小發射速度。V=km/s
3
2、第二宇宙速度:物體脫離地球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V=km/s 3、第三宇宙速度:物體脫離太陽引力束縛的最小發射速度。V=km/s 思考2:物體從地球表面以不同速度發射后,將會怎樣運動? 發射速度 運動情況 V<7.9km/s V=7.9km/s 7.9km/s<V<11.2km/s 11.2km/s<V<16.7km/s V>16.7km/s
二、人造衛星的發射原理及其運行規律
思考3:我們要從地面向太空發射一顆人造衛星,發射速度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探究三: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求環繞的線速度v、角速度ω、 周期T與軌道半徑r的關系。(已知引力常量為G,地球質量為M)
思考4:A、B兩顆人造衛星,誰的速度大?是不是最大速度?
思考5: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星,其速度最大值是多少?
B A
4
1、“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的發射速度為多少?( )
A、小于7.9km/s B、7.9km/s~11.2km/s C、11.2km/s~16.7km/s D、大于16.7km/s
若發射火星探測器呢?( )
2、假設地球的質量不變,而地球的半徑增大到原來的2倍.那么從地球發射人造衛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約為( )
A、5.6km/sB、7.9km/s
C、11.2km/s D、16.8km/s
3、金星的半徑與地球的半徑近似相等,質量約為地球的0.8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 是多大?(g=10m/s2)( )
A、8m/s2 B、9m/s2 C、10m/s2 D、11m/s2 二、夢想成真
觀看中外航天史。
向為航天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英雄們致敬! 小結
一.宇宙速度 二.人造衛星發射原理及其運行規律 1.第一宇宙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三.夢想成真 3.第三宇宙速度 航天史
作業:完成課后練習1、2、3題,完成導學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