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課第二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_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西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課第二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_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西藏 - 昌都
第七課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民族自治機關的主要自治權的內容。 (2)理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 2.能力目標
(1)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學生能夠了解我國民族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正確認識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要擁護和堅持這一制度,增強民族觀念,維護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一起共筑中國夢。
【教學重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其優越性。
【教學難點】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其優越性。 【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閱搜集整理資料,設計制作課件。學生提前預習課本內容。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播放西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立視頻片段。 學生活動:注意西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成立原因
第 2 頁 共 2 頁
教師講解:從視頻中可以了解到: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又存在著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自從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來,才充分實現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事實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 請走進我們今天的課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2.新課講解:
PPT顯示五個自治區建立的時間及名稱,以及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的年代圖表簡要講述一下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經歷了一個法制化的進程。 (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具體內容。)
自主學習(一)
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自主探究(從教材75頁最下兩自然段到76頁的相關鏈接)
學生逐一回答。(抽選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相關概念文字不多,但是內涵很豐富。需要深入解析。 (一)含義(重點)
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第 3 頁 共 3 頁
概念解析: ①前提:國家統一領導
②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③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④核心內容:自治權。
(過渡:既然自治權是核心內容,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認真學習。) 探究活動 (二)主要自治權: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具體事例體現了什么自治權? 第一,立法自治權
事例:據統計,自1965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規和單性條例。 第二,變通執行權
事例:1981年,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從西藏少數民族歷史婚俗等實際情況出發,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將男女法定婚姻分別降低兩歲。 第三,經濟自治權
事例:在稅收方面,全國只有西藏一直執行比全國低3個百分點的稅收優惠政策,而且對農牧民一直免收各種稅費。 第四,文化管理自治權
事例:在西藏除了開設漢語等其他學科,還開設了藏語課程。農牧民子女上學實行免費吃住等政策。
第 4 頁 共 4 頁
教師總結:從以上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所以說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學以致用:判一判(學生回答,教師解析。) 1.我國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 注:不是居住,而是聚居。
2.我國的民族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自治鄉。( ×) 注:自治鄉不屬于民族自治地方,它是鄉鎮平級的行政單位。 3.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權。(× )
注: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權,而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 過渡:以上我們探究認識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具體內容,那么為什么在解決民族問題上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呢?) 二、為什么要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教師講解:(結合導入視頻的內容講解)
(一)、必然選擇: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歷史特點: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 (2)現實情況
①“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社會基礎
②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政治基礎 (過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實行的必然選擇,也有它充分的優越性。)
第 5 頁 共 5 頁
自主學習(二)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 ,自主探究(教材76-78頁)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對白表演:從中體會優越性(請8個同學分為4組,分別扮演扎西,拉姆)
拉姆:扎西,你咋那么高興呢?
扎西:因為我們的家鄉通火車了,以后我阿媽就可以帶我和我的小羊羔去北京看天安門了。
體會: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扎西:拉姆,咱們縣招考協警,我們一起去考吧? 拉姆:我怕我考不上。
扎西:別怕,我們藏族考試,分數要降低很多,考上了我們就可以管理我們家鄉的治安了。
體會: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拉姆:扎西,你嫂子可真漂亮!
扎西:哈哈我嫂子是漢族的卓瑪,她不但漂亮,還對我和我阿媽很好呢!
體會 : 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拉姆:扎西,你們洛隆縣的卓瑪朗措湖好像被列為旅游景點了! 扎西:是啊,你看,我們村里的人都高興的搶修通往卓瑪朗措湖的公路呢。
體會:4)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第 6 頁 共 6 頁
出示PPT活動內容。然后根據學生自己的感受逐一歸納優越性。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過渡: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既了解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又了解了這項制度的必然選擇和優越性,使我們明確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那么作為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對待這一制度呢?)
課后踐行
愛國行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選擇,那么作為祖國未來的青年學生如何對待這一制度呢? (請用實際行動來回答喲)
【課堂小結】請兩位學生上黑板小結本課內容。
歌曲欣賞:在兩位學生小結本課內容的同時,播放《愛我中華》這首歌曲。
要求:讓全班學生體會歌詞。
目的: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大家庭。
【課堂總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一項基
第 7 頁 共 7 頁
本的政治制度。實行這項基本制度是由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是適合我國國情的選擇,而且在長期的實踐中也顯示出了無比的優越性。作為祖國未來的青年學生要通過學習理解和擁護它,進而承擔起堅持和完善的歷史使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