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富起來到強起來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五年級《富起來到強起來》南陵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五年級《富起來到強起來》南陵教學設計
|
課題 | 《富起來到強起來》 | 學科 | 道德與法治 | ||||||||||||||||||||||||||
班級 | 五(1)班 | 課時 | 第1課時(共3課時) | 設計者 | 梅杰松 | ||||||||||||||||||||||||
一、教材簡析和學情分析 | |||||||||||||||||||||||||||||
2.學情分析:現在的學生生來就有著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對于祖國過去的貧窮落后幾乎一無所知,大多沒有體驗過以前人們生活的艱苦生活。社會和家庭對于他們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也使他們缺少艱苦奮斗精神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意識。另外,大多數學生都缺少運用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教師教學時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獲得對祖國發展的真實感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
|||||||||||||||||||||||||||||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
1.知識與技能: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知道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農業、工業、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家鄉的巨大變化,祖國的飛速發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考察訪問等方式獲取資料,并對所取得資料進行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改革創新帶來的變化,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已經進入新時代,提高家國責任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
三、教學重難點 | |||||||||||||||||||||||||||||
1.教學重點: 體會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發生的變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學難點:感受改革創新帶來的變化,提高家國責任意識。 |
|||||||||||||||||||||||||||||
四、教學準備 | |||||||||||||||||||||||||||||
|
|||||||||||||||||||||||||||||
五、課時安排:共三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 | |||||||||||||||||||||||||||||
六、教學活動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活動一:改革創新致富路 1.了解哪次會議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2.設置“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希沃課件蒙層功能,安排學生回答。師提示:1978年,小崗村18位農民率先開始農村改革,這里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出示并板貼“改革號”高鐵的板貼) 3.播放視頻《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 4.引導學生了解改革創新給小崗村帶來的變化。 5.引導學生結合課本了解我國工農業及新興產業的變化及成就(板書:創新)。 6.引導了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課件出示并放大課件頁面“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7.出示袁隆平圖文讓了解我國工農業的變化及成就。 8.讓學生了解工業產量增長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情況。 9.引導學生關注課題板書(地球儀模型板貼上的“富起來到強起來”),著重強調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 10.課件出示 “學習任務單”:小組合作選擇工農業改革創新的成就圖片,推薦小組代表上講臺演示“學習任務單”并談感想,再安排各小組對照答案檢驗任務單完成情況。 11.小結:自改革創新以來,我國工農業發展水平很快,我國現在是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正在向制造業強國邁進,人民開始過上富裕的生活。 活動二:對外開放促發展 1.了解1980年中央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是哪四個城市?感受深圳的發展成果。 2.引導學生感受深圳改革開放的變化,引導學生探究“深圳精神”。課件演示“深圳精神”。 3.播放改革前后深圳發展的短片,師配合背景音樂《春天的故事》解說深圳的發展歷程。并啟發學生感知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對改革開放的巨大貢獻。 4.欣賞其他幾個特區的發展圖片。 5. 課件出示上海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成就的圖片,強調改革開放對我國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板書:開放) 6.了解家鄉蕪湖改革開放后的巨大成就。引導學生自主匯報體驗蕪湖發展的感受。 7.游戲活動:“開放的蕪湖歡迎您”。 活動要求:分男女生組推薦代表當“開放的蕪湖歡迎您”的志愿者(師先佩戴志愿者小紅帽,身披綬帶),臺點擊蕪湖改革成就的照片,歡迎海內外創業者來蕪湖發展,選擇成功后得分,選擇其他城市的不得分。 8.師小結:改革開放加快了中國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國的經濟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板書:開放) 活動三:“科教興國”顯成就 1.小組匯報“改革創新輝煌成就調查表 ”,調查成果。 2.還有哪些體現改革創新的輝煌成就?(同桌交流發現) 3.播放科技小組去南陵縣科技館參觀的短片《科技探究在行動》。 4.出示“科技創新”課件,“猜一猜”活動,顯示“天宮”、“天眼”成就。 5.出示我國改革創新輝煌成就短片《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發射現場》。 6.探究活動:“小小科技來我家”,出示生活中科技:高鐵、支付寶等。師引導學生要正確使用科技產品。 7.小組活動:“我們的科技夢”。 課件出示“我們的科技夢”創作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以繪畫、歌謠、文字描述等形式設計自己未來在科技方面的探索成果,為老百姓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課件設置“計時”功能(3分鐘),播放背景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創作。 實物投影儀展示小組創作作品。 8.師小結:改革創新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推進,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強大起來。(板書:發展) 二、活動延伸:祖孫三代比童年 1.引導學生匯報祖孫三代衣食住行對比調查報告。 2.出示改革開放以來衣住行方面的對比圖。 3.了解餐桌上的變化。播放微電影《改革開放四十年—餐桌上的變化》。 4.引導學生談對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生活時評提高的感受。
2.播放《少年中國說》音視頻。 3. 引導學生誦讀《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片段。 3.師結束語:希望同學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將來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出示習總書記少代會上的殷切希望“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新“的指示和佩戴紅領巾的圖片課件) 四、課后拓展“釘釘作業” 出示“共享單車”等家用科技成果課件,回家掃二維碼進行學習,了解這些科技產品的使用功能,并和家人共同學習使用,分享改革創新的成果。
|
學生觀看動畫視頻。 集體誦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閱讀課本并回答。 觀看小崗村的圖片。 觀看視頻 閱讀課本并小組交流我國工農業的發展變化。 學生例舉相關新興產業。 兩人一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單 ”,小組上講臺課件演示“學習任務單”學習要求。 小組代表談自己對工農業發展成就的感想 自主回答四大經濟特區。 自主匯報對“深圳精神”內涵的理解。 學生觀看夜景并談感受。 學生分男女生組,小組推薦代表當“開放的蕪湖”志愿者,佩戴志愿者小紅帽,身披綬帶,上講臺演示游戲活動。 各調查小組先小組內交流課前調查,后小組代表分別匯報改革創新以來科技、文化、生活方面的成就,并談感受。 三人一組討論并創作“我們的科技夢”;小組代表上講臺匯報,師生點評,課后小組之間觀摩作品。 學生觀看《科技探究在行動》 、《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發射現場》短片。 先小組內匯報課前考察結果,后全班匯報并談感受。 學生匯報課前調查的改革開放前后人們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 觀看《改革開放四十年—餐桌上的變化》微電影。 學生全體起立,以熱烈的掌聲為袁隆平等老一輩科學家致敬,誦讀《少年中國說》。 |
以動畫的方式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生對改革初開放初期的社會生活了解較少,通過希沃課件優勢,以短片豐富我國經濟發展內涵,以使學生全方位了解我國改革創新的成就。 將課前了解和課本內容相融合,通過師生互動和探究,啟發學生感受改革創新的偉大意義。 啟發感知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意義,激發學生熱愛家鄉。 通過志愿者活動,激發學生真實感受改革開發的歷史成就,積極融入到家鄉改革開放的行動中來。 突出課前調查的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引導學生結合身邊的創新成就,以課外體驗行動的探究學習活動,創新學生探究新知的方法。 開展小組創作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意識,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通過課前考察訪談的體驗式活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對改革創新成就的獲得感。 以微電影呈現的方式,展示師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引入《少年中國說》內容,提煉本節課學習主旨,整合多學科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自我培養為祖國發奮學習的遠大理想,使教學活動的安排更加有深度。 結合本節課學習內容“科技”含量高的特點,鞏固前期疫情學習期間云課堂學習的方法,使課后學習活動新穎而富有特色。 |
|||||||||||||||||||||||||||
六、板書設計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