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富起來到強起來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省賽)五年級第三單元《12.富起來到強起來》宿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12.富起來到強起來》宿州市靈璧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模板
基本信息 | |||
姓名 | 聯系電話 | ||
學段 | 小學 | 展示單元 | 第三單元 《 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 |
單元教學設計 | ||
單元名稱 | 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 | |
1.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本單元的編寫依據是《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2011年版》中主題五“我們的國家”第10條“知道近代我國遭受過列強的侵略以及中華民族的抗爭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輩。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第11條“知道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知道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加深對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本單元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實際和成長需求以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設置了教學內容。 |
||
2.單元目標與重點難點 單元總體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不同時期民族英勇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故事,知道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知道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知道如何做新時代好少年。 (2)過程與方法: 用資料分享、調查采訪交流、參觀等系列活動,加深對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 (3)行為與習慣: 初步養成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努力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情感與態度: 初步了解不同時期人民英勇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輩們的愛國精神:初步了解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加深對社會主義祖國和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單元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認識和感悟先輩們走出苦難、復興中華的艱難歷程;感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體味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人格力量; 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教學難點: 感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知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形成國家認同,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
||
3.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本單元呈現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從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探索,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走向民族復興道路的艱難歷程。尤其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革命傳統,最后落腳于為實現中國夢做新時代好少年的責任擔當。本單元共六課,以時間為脈絡,以精神為核心,呈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歌頌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共計18課時。 |
||
課時教學設計 |
||
課 題 | 12富起來到強起來 | |
1.教學內容分析 《富起來到強起來》共四個話題,從國家成就到遠大夢想,最后落腳于明確如何做新時代的好少年。本節課包括“走進新時代”“做新時代的好少年”兩個話題。 “走進新時代"讓學生通過學習教材呈現的十九大內容,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進行的戰略安排。通過組織學生采訪、收集普通人的中國夢,討論中國夢和每個人的夢想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懂得中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做新時代的好少年”是圍繞“ 如何做新時代的好少年”這一話題展開,讓學生討論他人的期望和自己想做出的努力,懂得復興中華是每個人的責任,認識到要從自己做起,勤奮學習,長大后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見過一些關于“中國夢”的宣傳口號,但是對于“中國夢”的具體內涵及價值并不十分清楚,不知道中國夢與自己夢想之間的聯系,理解“中國夢”的含義與價值有一定難度。可以通過采訪、收集普通人的中國夢來引導理解。通過本單元第7-11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感悟先輩們所體現的革命精神,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通過本課前兩個話題的學習,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到新中國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這為學生學習本課時奠定理解的基礎。 |
||
3.目標確定: 知識目標: 知道我國已經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了解中國夢與個人夢想之間的關系,了解自己身上的責任,學會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能力目標: 能夠從生活中發現中國的成就,懂得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中國夢的實現,知道如何做新時代好少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樹立家國責任意識。 |
||
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中國夢與個人夢想之間的關系,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學會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難點: 理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樹立實現"中國夢”的信心,樹立家國責任意識。 |
||
5 .學習活動設計 |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
環節一、聚焦社會變遷,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深圳和家鄉靈璧縣改革開放前后的圖片。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3.師小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其他各個領域也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老百姓開始“富起來”啦!(板書:富起來) |
觀看視頻,交流發現。 | |||||||||||||||||||||||||||||||||||||||||||||||
設計意圖:“未成曲調先有情”。 對比鮮明的畫面極易吸引學生的眼球,點燃學生的情感,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為接下來的感悟新時代搭建橋梁,作了鋪墊。 | ||||||||||||||||||||||||||||||||||||||||||||||||
環節二、開展活動探究,做好時代少年 活動一、走進新時代 (一)感悟新時代 1.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課件播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走進新時代”的講話視頻。 2.(出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為什么這么說? 3.展示新時代各個方面的成就圖片,學生交流。 4.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了解到我國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所以,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 5.黨的十九大,還對如何實現“中國夢”作了戰略安排,分步實施 有序推進。 請同學們自由讀92頁“閱讀角”,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召開? ②會議對如何實現中國夢作了怎樣的戰略安排?(隨機出示年代標尺) |
觀看視頻。 交流“為什么說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目標?” 自由讀92頁“閱讀角”,思考回答問題: ①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召開? ②會議對如何實現中國夢作了怎樣的戰略安排? |
|||||||||||||||||||||||||||||||||||||||||||||||
設計意圖:本環節利用視頻、年代尺及教材文字相結合,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及戰略安排。引導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樹立實現“中國夢”的信心,感知自己肩上的責任。 | ||||||||||||||||||||||||||||||||||||||||||||||||
共筑中國夢 1.課件播放習總書記解讀“中國夢”視頻,請同學說說什么是中國夢? 師:有的同學可能覺得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離自己遠之又遠,與普通人關系不大?真是這樣嗎? 2.讀一讀“活動園”中的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的“中國夢”是什么? 3.看一看更多普通人的夢想。(視頻播放) 4.說一說自己的夢想。(板書:我的夢) 5.解讀中國夢與個人夢想的關系。 師:中國夢是實實在在的,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串聯起來鑄就一個大夢——中國夢。(板書:中國夢) |
觀看視頻,交流什么是中國夢。 讀“活動園”兩個故事。觀看學習小伙伴的采訪記錄以及身邊普通人的夢想,說說自己的夢想。 |
|||||||||||||||||||||||||||||||||||||||||||||||
設計意圖: 承接上一環節,思考“個人夢”與“國家夢"的關系,理解“中國夢”的內涵與重要意義。相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中國夢" 話題顯得有些遙遠,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本環節以故事形式呈現兩個普通人的中國夢為切口,讓學生從普通人的話語中體會到中國夢離自己并不遠。接著,視頻展示更多普通人的夢想,再從學生個人的夢想談起,與學生個人緊密結合,激發學習興趣與動機。從一個個小的方面感知“中國夢”,以小見大,幫助學生認識與理解中國夢。 | ||||||||||||||||||||||||||||||||||||||||||||||||
活動二: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一)聆聽寄語 孩子們,你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是未來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生力軍。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你們寄予厚望。 1.出示“閱讀角”毛澤東寄語,老師讀。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 --毛澤東 2.(課件出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賀信: 新時代,少先隊要高舉隊旗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團結、教育、引領廣大少先隊員做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3同桌交流:從毛主席和習總書記的寄語中,體會到他們對你們有怎樣的期待? 4.學生交流。 5.播放學習小伙伴采訪錄音。 6.學生拿出任務單,分享課前采訪記錄(投影到大屏)。 我的采訪記錄:___ 寄語人:————— 寄語:———— 7.學生完成希望卡,并匯報交流。 ![]() 自我反思(不足): __________ 成長計劃(打算):__________ 8.師小結:從長輩的寄語中,我們讀出了殷切的期望,進行自我反思,進一步明確成長方向。 |
聆聽寄語,小組討論,同桌交流匯報:從毛主席和習總書記的寄語中,體會到他們對你們有怎樣的期待? 展示、交流采訪記錄,課堂上完成“希望卡”并交流匯報。 |
|||||||||||||||||||||||||||||||||||||||||||||||
設計意圖:本環節從國家領導人對青少年兒童的寄語, 到學生身邊長輩的寄語,學生逐步感受到黨和政府、老師、家人對自己成長寄予的厚望,有助于他們增強國家責任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更能激發學生從小發奮圖強的意識。 | ||||||||||||||||||||||||||||||||||||||||||||||||
(二)提升自我 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你們要懂得珍惜。五(3)班的同學們正在討論“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你也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吧。 1.讀一讀:95頁“活動園”內容。 2.議一議“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老師相機畫出“成長樹”。補充“愛國、勤學、誠信、友善”做法。 3.寫一寫:提煉關鍵詞 ,寫在卡片上。 4.說一說:全班交流,教師貼“做人、立志、創造”紅蘋果卡片在成長樹上。 5.貼一貼:學生把卡片貼在黑板“成長樹”上。 6.小結,同學們,無論是在家里,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嚴格要求自己,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做新時代的好少年。(板書:新時代好少年)長大后,以吾輩之青春,建設祖國,中國夢將來也會在你們手中實現,中國將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板書:強起來) |
自由讀讀95頁“活動園”內容,議議,寫寫,說說 “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提煉做法關鍵詞,寫在紅蘋果卡片上,并在匯報后貼在成長樹上。最后全班同學都把自己做法關鍵詞貼上去。 |
|||||||||||||||||||||||||||||||||||||||||||||||
設計意圖:同學們通過讀讀、議議、寫寫、說說、貼貼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適時滲透“愛國、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 | ||||||||||||||||||||||||||||||||||||||||||||||||
環節三、總結升華情感,提高責任意識 1.孩子們,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興中華,責任重!請全體起立,對黨和祖國鄭重宣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三遍) 2.作為中國夢的筑夢者,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我們要時刻謹記自己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師生共同唱響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3.組織學生課下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制作板報。 |
起立,握拳,鄭重宣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唱響《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
|||||||||||||||||||||||||||||||||||||||||||||||
設計意圖:“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是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上,中國青少年鏗鏘有力的宣誓。學生大聲宣誓,更深體會到肩負的重任,樹立強國自信,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在歌聲中,謹記自己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進一步激發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
我的夢 |
||||||||||||||||||||||||||||||||||||||||||||||||
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①填空:興中華,責任重,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 ),腳踏實地,勤奮學習,長大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 貢獻力量。 ②選擇:下列對中國夢的理解,錯誤的是( )。 a中國夢與普通人關系不大。 b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c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 d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 ③簡答: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什么作了戰略安排?分為幾個階段安排的? ④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制作手抄報。 |
||||||||||||||||||||||||||||||||||||||||||||||||
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本節課注意捕捉生活中的鏡頭,充分發揮課件及視頻、音頻的功能輔助作用、化抽象為直觀,有效突破重難點,課堂效果好。 |
||||||||||||||||||||||||||||||||||||||||||||||||
9.教學反思與改進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借助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料,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教學環節的設計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發展。遺憾的是,有個別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不高。以后多關注,針對情況,對癥下藥。①精設階梯問題。問題設計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中國夢”的含義與價值有一定難度的。我以環衛工人和企業負責人為切入口,讓學生初步感知普通人“中國夢”,接著,展示更多普通人的夢想,再到學生談自己的夢想,在此基礎上引申出“中國夢”。由淺入深,以小見大,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夢”,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課堂上適時對學生的初步回答進行追問,引導學生向深層次思考,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積極發言,課堂氣氛熱烈,反映了師生是“學習共同體”。 ②精選生活資源。課堂上注重聯系學生生活,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感悟新時代時,及時補充中國經濟、教育、衛生等成就。從這些事件中感悟到中國已進入新時代,強化了學生的愛國意識。討論“如何做新時代的好少年”時,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在家如何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如何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如何做個好公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引導學生努力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 ③融入社會調查。教學中善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可以拉近學生與教材內容之間的距離。在“聆聽寄語”環節中,我設計采訪活動,請學生采訪身邊的人,了解他們對自己的期盼,并讓學生完成“希望卡”,進行自我反思,制定成長計劃,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明白教學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④彰顯學生主體。這節課中,學生活動方式多樣化,看看,讀讀,議議,說說,寫寫,貼貼,讓學生動起來,老師適時點撥,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課堂的主人。 |
||||||||||||||||||||||||||||||||||||||||||||||||
10.學習評價設計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