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我們受特殊保護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我們受特殊保護》青島市即墨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我們受特殊保護》青島市即墨區
8、我們受特殊保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不同年齡在法律上的意義,了解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三部法律,體會家庭、學校、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關愛。
過程與方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其中的重要意義。闖關答題形式下,一步步升華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今天的我們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尤其關注留守兒童這類弱勢群體。從自身做起,應該知法、守法,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學重點】
我們為什么受法律特殊保護,法律怎樣保護我們健康成長。
【教學難點】
體會留守兒童問題需格外關懷的問題。
【資料補充】
我國現階段未成年人犯罪率最高的幾種犯罪類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上課首先讓我們來做一個新聞小播報。
預設:課前導入小游戲,讓學生猜測,兩張照片中的人都是誰,他們有什么特殊的身份,由部分到整體。生答:,六三班學生、未成年人等答案。
【設計意圖】游戲導入,能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由部分到整體,提高學生抓住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合理歸納事物特性。
課件展示課題:《我們受特殊保護》(板書)
二、講授過程
1.回顧梳理環節
回顧全課共劃分為幾部分?學生回憶,回答文章的三小節標題。
課文的脈絡:1.我們是未成年人
2.專門的法律來保護
3.特殊關愛,助我成長
拋出問題:一、什么是未成年人呢?
二、我國專門為保護未成年人設立的法律有哪些?
三、未成年人都受到哪些方面的特殊保護和關愛呢?
學生回答,采用教師提問方式。
總結本課思維導圖方便學生更清楚明了的掌握本課的整體框架。
【設計意圖】回顧梳理課文脈絡,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思維中形成框架,幫助學生加深了解。
-
鞏固提升環節
采用闖關答題形式,構建“一站到底校園法律知識競賽”,通過三關比賽,逐一攻克難關,我們將采用紅五星進行量化。沒闖過一關,將獲得相應的紅五星,最終獲得紅五星數量最多的學生,課獲得“校園題王”稱號。
知識競賽共分三關:
第一關 法律連連看
第二關:專業知識我能行識我能行
第三關:我是小法官
2.1鞏固基礎——法律連連看
〖情境互動一〗(見課件)情境再現
預設:第一題,根據你對法定成年年齡的了解,快速將對應的年齡和合適的國家匹配。學生上講臺,連線正確答案,其他同學在導學卡上進行連線。
結論:不同的國家,法定的成年年齡不同。
〖情境互動二〗(見課件)情境再現:這些行為,我們可以做嗎?法律依據呢?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1、小學入學年齡 2、可進行自行車駕駛年齡 3、單獨居住年齡 4、受刑罰處罰的年齡。將四類年齡分別和相關的法律依據進行連線,找到合理理由。學生上講臺,連線正確答案,其他同學在導學卡上進行連線。
結論:不同的事情,可以做的法律節點也不同。
自評方式:

有連錯情況
全部連對
全部連對且有勇氣上臺
【設計意圖】鞏固基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我評價,讓學生在參與中收獲興趣,在評價中認識自己,增強自信。
2.2拓展提升——專業知識我能行
主要分為判斷題和填空題兩大類。判斷題的規則:判斷下列情況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并說出法律依據。填空題規則:直接說出答案。5道判斷題和3道填空題。主要從這幾個方面運用了知識點。
-
三部專門為未成年人設立的法律及其應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為遏制對兒童進行家庭暴力,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
聯合國為保護兒童利益而設立的《兒童權利公約》。
同桌互評:

有填錯情況
全部填對
全部填對且積極爭取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扎實記住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拓展運用法律武器,解決身邊難題。采用生生互評的方式,讓學生發現同伴身上的閃光點,在欣賞中激勵自己。
2.3情感延伸——我是小法官
預設: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案例,今天的你,就是我們的小法官,你來評判一下我們的小飛都做了哪些不好的行為?通過這些行為,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生:學生將根據導學卡上的表格,對小飛的行為進行歸類。
〖情境互動三〗(見課件)情境再現:學生小組討論。
表格的各個項目填好,小組長帶領組員,討論收獲到的啟示,通過小飛的遭遇,讓你深深觸動的地方是什么?
啟示:1.作為未成年人,要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知法、守法,銘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2.關愛和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小組評價:

完成表格
準確恰當
積極討論并爭取發言
【設計意圖】情感延伸,讓學生在實際案例中共情,通過具體事件一步步升華感情,了解留守兒童的成長經歷,引發所有人的關愛。小組評價,在參與中享受被集體認可的成就感。
-
情感升華環節
出示兩張留守兒童的照片,學生根據圖片談感受。
結論:我們需要關心、愛護留守兒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對他們給予保護和關愛。
根據三關的綜合評定,獲得十顆紅五星的同學,課獲得“校園題王”稱號。


【設計意圖】情感升華,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盡自己的力所能及幫助身邊的留守兒童。綜合評價,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4.收獲分享
學生自主談感受,你在學習本課后,收獲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交流分享,鍛煉學生的歸納知識的能力。
5.歸納總結
教師總結,梳理本課知識。身為未成年人的我們,有專門的法律保護,受家庭、學校、社會、國家,全方位的保護,我們應梳理自我保護意識,健康茁壯成長,將“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牢記于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設計意圖】歸納總結,教師把握整體的知識方向,加深學生對本課的重點知識把握。
6.課后研討
“我能為你做什么?”主題研討會
就如何更好地關心、幫助留守兒童提出建議,討論:我能做些什么。我都做了些什么。【設計意圖】研討交流,由口頭化作行動,積極助人,為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版書設計】
【教學反思】
《我們受特殊保護》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八課。本課是在學生具備一定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下,回歸未成年人本身,讓學生感受:未成年人的特殊之處的含義。這堂復習課,我主要劃分成五大部分來進行系統復習。第一是回顧梳理要點,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知識劃分歸類。第二是鞏固提升。主要采用知識競賽的形式:三關競賽,第一關:鞏固基礎知識,到第二關:拓展運用到判斷練習中,最后第三關,通過一個留守兒童的案例,引發情感的延伸,讓學生得到啟示。在競賽的過程中,我每個環節都穿插了評價機制,希望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第三大部分是情感升華,通過幾幅圖片,讓學生感受現實中的留守兒童,從而更關心、愛護和幫助他們。第四部分,讓學生分享交流收獲。最后,教師進行總結。以上就是我對整堂復習課的的構思和設計,不當之處請多多指導、指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我們受特殊保護”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我們受特殊保護》青島市即墨區”,所屬分類為“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我們受特殊保護》青島市即墨區”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