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送別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送別》內蒙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送別》內蒙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送別》讓學生聲情并茂的演唱《送別》
2、了解學堂樂歌
3、了解詞作者李叔同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擴展,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很嚴重,已經不滿足于課堂教學上的歌曲,他們對音樂課的興趣逐漸減弱,他們渴望音樂但是不喜歡書本上的歌曲。因此,培養對音樂課的興趣和熱情一日不可懈怠,讓學生轉為從心底上真心喜歡音樂,并具有一定的優劣作品辨別能力刻不容緩。尤其是要注意音樂課基本常規和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歌唱方法的指導;形成良好的持續發展狀態。
3重點難點
1、了解李叔同
2、學會并且能夠背唱《送別》
3、歌曲音準節奏的準確把握
4、能夠再演唱歌曲的同時,體會戀故傷別的感情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送別》
一、音樂導入
1、學生聆聽器樂曲《送別》,說出樂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古箏)樂曲迷漫著怎樣的色彩?(抒情、憂傷)
2、朗誦《送別》的歌詞,說說詩詞內容表達的情感。
3、如此動聽的音樂和優美的詩詞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話,又會是怎樣的意境呢?
4、仔細聆聽,思考歌曲的演唱速度和音樂情緒是什么樣的?
活動2【講授】《送別》
1、城南舊事簡介
師:你們知道這首抒情憂傷的歌曲來自哪里嗎?(來自電影《城南舊事》)
影片《城南舊事》獲1982年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
它以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小英子為主人公,紀錄了她的所見、所聞、所感。小英子天真純樸,世界對于她來說本應像海跟天那般美好單純,
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她的身邊發生著許多慘烈的現實,但這些并不妨礙她結識許多朋友。只是,與他們相交相識成為朋友后,又因種種外在原因,避免不了一個個的離別、分手。
歌曲《送別》就是在這樣一幕幕的場景中響起。
2、簡介“學堂樂歌”
師:同學們知道《送別》這首歌曲在當初那個年代屬于什么類型的歌曲嗎? 它是學堂樂歌。
“學堂樂歌”: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那個年代,把學校稱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科。歌曲《送別》就是創作于那個年代的學堂樂歌,也就是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作者李叔同。
2、簡介作者李叔同及其作品風格。
李叔同,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藝術大師。他7歲就有日誦五百、過目不忘的本領,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面成就非凡。對于李叔同的歌曲,有學者將其大致分為三類,即:愛國歌曲,如《祖國歌》《我的國》等;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別》《早秋》等;哲理歌曲,如《落花》《晚鐘》等。
3、師:李叔同創作的歌曲膾炙人口、蕩人心魄,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充滿了豪言壯語與愛國激情的《祖國歌》,《祖國歌》又名夕歌,是他編寫的學堂樂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立志愛國的最好體現。(歌曲《祖國歌》(夕歌))
活動3【講授】《送別》
二、新歌教學:
1、學唱《送別》(出示歌譜)
(1)初聽歌曲,跟著音樂輕聲哼唱。
(2)聽歌曲跟唱。
2、教師糾正不足,學生練唱。
3、全班齊唱,唱后師生評價:是否帶入感情
4、用柔美的歌聲演唱全曲。
5、歌曲處理,歌曲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最后一句應唱得漸慢漸弱。
6、學生跟琴再次演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