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八年級下冊《“白山黑水”——東北三省》課堂實錄+王《“白山黑水”——東北三省》+教學設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下冊《“白山黑水”——東北三省》課堂實錄+王倩《“白山黑水”——東北三省》+教學設計+王倩
課例名稱 | “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 ||
學段學科 | 初中地理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章節 | 第六章第二節 | 年級 | 八年級 |
教學目標 |
1.能夠運用地圖描述東北三省的位置范圍,分析歸納自然地理特征。 2.閱讀相關資料,歸納東北三省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優勢與不足。 |
||
教學重難點 |
教學重點:東北三省的氣候特點及原因 教學難點:東北三省發展農業的優勢 |
||
學情分析 | 學生經過一年的地理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讀圖方法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有能力自主選擇所需材料,分析某一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分析一些地理現象的成因。但初中生學業緊張,很難將所學知識迅速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深化,缺乏對祖國大好河山親密接觸的機會。 | ||
教學方法 | 情景體驗、圖表分析、合作探究、地圖筆記、多媒體教學等 | ||
教學過程 |
問題引領:回憶在我國的東北部的三個省的全稱,簡稱,行政中心 設計意圖:此內容為八上疆域所學內容,屬于復習鞏固,又意在快速進入新課,為重難點留下時間。 東北印象 作業展示:展示平板當中推送的作業,并請兩位同學回答思路。 ![]() ![]() 設計意圖: 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學生在家中搜索心目中的東北印象,并拍照上傳給老師。既提高了自己學習能力,又是對新課的預習,且學生樂于完成,收獲很大。 ![]() ![]() 問題引領:1.濟南和哈爾濱氣候類型相同嗎?是什么氣候?這種氣候的特征是什么? 2.用這樣的話描述東北是否確切?有沒有更好的描述方法? 學生活動:根據所給出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案活動一。 評價標準:A與同學合作中起主導作用,能用準確的語言填寫學案。 B學習中與同學互幫互助,能完成學案。 C學習較為被動,能在教師講解后完成學案,與同學很少交流。 歸納小結:東北三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更突出冷、濕兩個特點。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設計意圖:復習了上節課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同時補充了兩城市月平均氣溫,訓練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同學學案的引領,讓學生自己感受并總結出東北氣候特點。既有感性的認識,又有理性的數據支持。 尋找原因 承轉:那東北為什么這么冷呢? ![]() 問題引領:1.東北為什么這么冷?能不能讀圖說出它的緯度位置? 2.讀世界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同緯度其他地區品均氣溫多少?為什么? 歸納小結:東北寒冷的原因是緯度高,再加上緊鄰冬季風源地。 設計意圖:分析寒冷的原因是建立在八年級上冊中國氣候的基礎上,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困難。世界一月平均分布圖的補充,讓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冬季風”對氣溫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八上的知識。 寒冷的影響 播放視頻:播放《航拍中國》黑龍江一集的部分內容,了解北極村,雪鄉,冰雪大世界…… 問題引領:是否注意到雪鄉的傳統民居?回答三個選擇題:屋頂坡度大還是小?墻體厚還是薄?窗戶大還是小? 隨機點名:利用智慧課堂“隨機”功能,隨機抽取學生回答。 除了對房屋的影響,還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 ![]() ![]() 設計意圖:選取質量較高的紀錄片,將前邊所學的東北的氣候加以印證,同時也算是一種階段性的獎勵,更是由知識性轉化為生活性的一個過渡,很自然的引出了自然環境對生活與生產的影響。“隨機”方法可以讓學生時刻有緊迫感,更加有利于專注度的保持。 因冷制宜 承轉:寒冷的氣候不僅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生產活動也有影響,特別是農業。 ![]() ![]() 學生活動: 在資料包中選取所需圖片,分析自己所選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 ![]() ![]() 搶答:運用“搶答“功能,爭取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 評價標準:A取合適的圖片,能準確說出優勢條件,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B能分析優勢條件,但選圖目的性不強,語言不夠精煉。 C能積極讀圖并思考,發言沒有條理。 歸納小結:總結并對比兩地發展農業的優勢,得出東北三省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再次強調東北三省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優勢。東北地區被譽為我國糧食市場的穩壓器,對全國的糧食安全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 設計意圖:分析農業發展條件是本節課的難點,從投票入手,增強了趣味性,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前四題為過渡投票,引發了學生的思考,也是在復習八年級上冊農業一節的知識。學生通過自己選取資料包中的圖片,提高了用圖,析圖,以及尋找依據支持自己論點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不僅完成了當堂知識,更是對影響農業發展的因素有了極為深刻的認知,對于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濕地保護 承轉:經過50多年的大面積開荒,北大荒已經變成了我國最大的糧食倉庫北大倉。在開荒的過程中,濕地生態系統的面積減少了,生態環境惡化。為了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并建立了一批自然保護區。 播放視頻:播放《航拍中國》黑龍江一集的部分內容, 從空中俯瞰肥沃的東北平原,并了解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東北進行環境保護后的成果。 地圖筆記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繪制地圖筆記,盡可能多的概括本節所學內容,并且以拍照上傳的方式提交。 評價標準:A.能積極主動學習,獨立完成繪圖,與同學合作中起主導作用。 B.能夠主動學習,順利完成繪圖,學習中與同學互幫互助。 C.學習較為被動,能在教師講解后完成作業,與同學很少交流。 設計意圖:地圖筆記直觀簡練,也可以把課本整合后的“地形”“河流”等內容加以強化。拍照形式可以讓教師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全班同學的作答情況。 當堂檢測 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在平板中答題。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可以重點講評。 歌曲欣賞 教師自己改編并制作了《帶你去旅行》東北版MTV,學生一邊欣賞教師精心搜集的東北三省的圖片,一邊聽現場的演唱,使本節課更加的生動難忘。 |
教學反思 |
教學平臺可以實現搶答、隨機等簡單的回答方式,使課堂充滿活力。投票,練習,拍照上傳等功能,又能使教師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 但這些功能,并沒有從根本上達到教學模式的革新,我們應該深入學習信息技術更加深層次的立體的應用范疇。 同時,學生特別渴望書本上的知識能活靈活現的展現在面前,他們渴望獲取更廣闊的知識層級,教師應多加引導,把更多更新更好的資源提供給學生。 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定能創造出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和技術產品,呈現出更多元化的課堂教學。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