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來自微生物的威脅
所屬欄目:初中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章第2節 來自微生物的威脅_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3章第2節 來自微生物的威脅_浙江省 - 溫州
浙教版九年級下冊
3.2.2來自微生物的威脅——傳染病
【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課選自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二節,本節課的核心是“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等關鍵概念的建立以及對傳染病預防措施的探究。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同時對生活中的一些傳染病有所耳聞,這為本節課的學習作了感性鋪墊。但學生對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及預防措施缺乏理性認識,對生活中容易感染傳染病的不良習慣,缺乏深刻的理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提高學生對傳染病認識水平的同時,也為今后學習“免疫的抗感染功能”和“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的區別”打下基礎。
根據建構主義理念的認知,學生應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通過學習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基于九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歸納能力,對新鮮事物富有探索精神。本節課以2017年末—2018年初溫州流感高發為背景,探討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以流感為線索引出腳氣,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這兩種學生常見傳染病,通過分析比較歸納建構傳染病的三個流行環節,滲透建模思想,再以學校流感疫情為導火索,引導學生搭建可行措施,總結梳理傳染病預防的三大措施,最后以選擇合適口罩預防流感為契機,從實際問題著手,提高學生生存技能,用今天知識指導生活。體現了本節課的實際指導意義。
概念的形成需要大量的事實,資料,素材,經歷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知識應用到本質認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通過豐富有趣,貼近生活的信息素材以及模擬體驗活動,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建模、分析、討論、綜合、概括等活動,歸納出傳染病的共有特點,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及加深對概念理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分析普通感冒與流感的區別以及模擬體驗傳染病的傳播,90%學生理解傳染病傳染性及流行性的特征。
2. 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具體一種傳染病的資料,90%學生知道傳染病的相關概念: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3. 通過為學校擬定通知單中的具體措施的活動,90%學生知道傳染病的三大預防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流感、腳氣、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等常見傳染病研究,建構傳染病相關概念。 2. 通過討論具體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及該措施針對環節并分類,提高自主分析,概括能力。
3. 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材料、分組討論等活動,提升概括,建模、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體驗活動、用流程圖表示傳染病的傳播過程,體驗合作學習、知識建構的樂趣。 2. 通過流感預防措施不能隨便應用于其他傳染病,自覺樹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認知。 3. 通過探討選擇合適口罩預防流感,提升生存技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 通過猜想流感不能徹底消除是因為病原體容易變異,樹立傳染病研究任重而道遠的社會責任感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傳染病相關概念、特點、流行環節、以及預防措施。 難點:結合具體事例判斷傳染病的相關概念以及預防措施。
【教學器材準備】
相關傳染病的資料卡、書寫預防傳染病措施的卡貼、表示傳染病傳播過程的4開白紙 氫氧化鈉溶液模擬病毒傳播的相關實驗器材、多媒體課件、視頻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堂調查導入新課
課堂調查:你得過感冒么,得過請舉手,并描述感冒癥狀。
教師引導:同學們患的感冒有可能是一種普通感冒,也可能是一種流感。 展示資料: 流感(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致病微生物 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 發病時常 一般1-7天,多數2-4天
約1-2天
癥狀 高熱,(體溫再38℃以上,可達39-40℃),怕冷,頭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 噴嚏,咳嗽,鼻涕,低燒,很少有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 并發癥 嚴重者患肺炎/心肌炎/腦炎/呼吸衰竭死亡 沒有 傳染性 傳染性強
一般不傳染
提出問題: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什么區別,哪種感冒讓你感到更恐懼?
教師小結:流感是一種傳染病,它具有傳染性。今天一起來學習來自微生物的威脅——傳染病。
(評述:通過學生平時生活體驗感冒入手,通過學生癥狀描述,讓學生區別普通感冒與流感,而學生平時將兩種感冒混為一談,沒有對流感產生足夠重視,通過材料呈現,讓學生體會到流感的嚴重性,不能輕視,激起學生學習流感這種傳染病的學習熱情。)
二、體驗活動展開新課
提問: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如何? 學生:快
教師引導:我們來做個小活動體驗下傳染病的傳播。 體驗活動:教師現場準備一瓶氫氧化鈉溶液,一大瓶清水,用無色酚酞確認兩種溶液(讓 學生真實感受到老師準備的無色試劑是兩種試劑:清水,無色氫氧化鈉溶液),現場倒一燒杯氫氧化鈉溶液,11杯清水,隨機交換燒杯位置。請12小組的組長取走一杯液體均分給4位組員,此時不知哪一小組4位同學拿到的是氫氧化鈉溶液,讓全班進行液體交換(將自己杯中液體分給5位不同組同學),組長給組員滴加一滴無色酚酞,觀察杯中液體變化。發現大多數杯中液體變紅被染上氫氧化鈉,少數不變色仍為清水。
提出問題:本來全班只有一杯氫氧化鈉溶液,現在絕大多數都變成氫氧化鈉的原因? 追問:如果氫氧化鈉溶液是一個模擬病毒,它的傳播速度如何? 引導:實際流感也是以類似方式快速傳播。
展示資料:調查表明:在教室、商場等人群密集處,假如你患有流感,你的一個噴嚏飛沫會像霧一樣擴散到空氣中被周邊20人吸入,如果每個吸入者再讓自己的飛沫被20人吸入,最終你有可能讓多少人感染流感病毒而患病。
(評述:通過體驗模擬傳染病傳播認識傳染病的另一特點流行性,及傳染病悄無聲息的快速傳播,讓學生震撼,迫切需要了解各種傳染病,同時通過實際流感傳播的數據計算,從模擬——實際,讓孩子對流感傳播速度有一種真實感受。)
三、任務搭建深入新課
教師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傳染病?
教師總結:流感、腳氣、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常見傳染病,他們是如何傳播?
同學們小組合作根據任務一要求表示出本小組的傳染病的傳播過程。
任務一:建構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表示傳染病傳播過程
(教師事先將全班分為12組,將資料卡分發給每小組,全班有腳氣組,諾如病毒組,流感組。要求:小組合作閱讀桌面上相關傳染病的資料卡;根據資料卡在發放的白紙上表示出該傳染病的具體傳播過程;)
資料卡:
學生上臺分享本小組的結果。
教師引導:仔細觀察三種傳染病傳播過程,它們再傳播環節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建構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追問:傳染源一定是人么。
教師引導:為了有效確診流感患者醫生會用鼻咽拭子從鼻腔化驗確診流感患者身上攜帶?
總結:流感病毒使人患病我們稱為病原體
討論交流:腳氣/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 (評述:通過任務一繪制傳染病的傳播過程示意圖,學生自主通過比較歸納總結建構傳染病的流行的三個環節,教師只需要給出概念,讓學生進行對應即可,這是一個獲取資料信息建構新知識的過程。)
任務二:根據傳染病的環節提煉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為學校擬定預防流感傳染病的通知單
(教師創設情境學校流感疫情在2017年末到2017年初嚴重導致大面積學生患病,給出學生實際調查結果,讓學生有真實體驗,引導學生開展任務二,要求:如果你是校方領導,討論預防流感的具體措施,并記錄在條形卡貼上;幫助學校完善通知單。)
學生將討論措施展示在黑板,全班分組討論措施的可行性,及針對的環節并進行分類。 (評述:通過學生已有經驗基礎提出措施并進行分類,從建構三個環節,實際針對環節提出措施并分類,學生感受到學習這節內容的實際意義。)
追問:流感預防措施針對腳氣是否有效? 展示視頻:教師處理諾如患者嘔吐物。 提問:處理方式是否合理?
最后展示正確處理嘔吐物方法視頻。
(評述:學生用自己所提煉的措施解決實際問題) 得出結論:不同傳染病預防措施不同,為了更好預防傳染病,我們把傳染病分為若干類,展示資料。
任務三:依據傳染病傳播環節歸類傳染病——將流感、腳氣、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進行歸類
任務四:解決實際問題——選擇合適口罩預防流感
教師引導:目前流感高發,市面上口罩暢銷,我們該如何選擇合適口罩?需要考慮哪些方面?閱讀資料結合你的理解回答。
資料鏈接:飛沫直徑一般大于5微米因飛沫在空氣中懸浮時間短,散播距離小于1米。
教師總結:棉布口罩在冬天可以溫暖呼吸道避免天氣寒冷被凍感冒,在醫院可使用醫用口罩阻隔大多數病菌,在意味比較大的人群密集環境種可以使用活性炭口罩,一方面阻隔病菌,一方面吸附空氣異味。在火車站等高密度人群處,可以短時間戴N95口罩。因此根據不同環境要求可以選擇適合口罩,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預防流感。
(評述:任務三從知識層面進行歸類,任務四從實際應用角度,提升孩子在預防流感的實際問題種的生存技能,具有實際意義,學生很感興趣。教師總結讓學生形成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的觀點)
傳染病種類 常見的傳染病 傳播途徑
呼吸道傳染病 肺結核、非典、豬流感、禽流感 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
消化道傳染病 蛔蟲病、甲肝 主要通過食物和飲水傳播 血液傳染病 瘧疾、乙肝 主要通過吸血昆蟲傳播 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紅眼 主要通過接觸傳播 性傳播疾病 梅毒、淋病
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
口罩種類 功能特點
棉布口罩 紗布網孔尺寸上百微米,可過濾較大顆粒,透氣性強,可反復使用,每天用開水燙5-8分鐘。
醫用口罩 有內、中、外三層,可阻擋90%以上5微米以上顆粒,疏水透氣,一次性用完棄用。
活性炭口罩 可以吸附氣體/惡臭分子/毒性粉塵。
N95口罩 對于直徑大于0.075微米的顆粒物有效過濾率達到95%以上,不能過濾油性顆粒物,致密,長時間佩戴呼吸阻力較大。
四、課堂總結歸納新課 1、知識網絡:
2、課后任務:尋找有關乙型肝炎的資料,設計一張預防乙型肝炎的宣傳畫
(評述:通過知識網絡總結,讓學生形成傳染病的相關知識系統,同時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樹立傳染病不止今天學習的這三種還有很多,從課堂延續到課后,讓學生樹立傳染病的研究任重而道遠,學生對傳染病的學習及做好預防也要從課堂一直延續到課后,樹立正確的預防傳染病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