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畫家筆下的質感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云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云南省優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屬于偏重造型表現領域的一節課,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中質感表現方法的研究、學習,了解繪畫藝術語言,并運用于造型表現活動。在教學中,我是把本節課的內容分為兩課時,這節課主要表現第一課時的內容,該課的主要特點如下:
1.通過觸摸與視覺觀察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生交流、討論展開,使學生對物體的質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2.以感受繪畫作品中的質感為主要內容。分析質感表現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再以分析感受為前提進行繪畫表現,明白畫家筆下的質感是為了更好的表現作品的情感主題。
3.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實物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質感的認識與體驗。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并形象地描述物體表面質感給予的觸覺感受和視覺感受,加深對質感的理解。
2. 通過對美術作品中質感運用的分析與交流,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并了解到質感的表現與作品主題的關系。
3. 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不斷發現和感受質感之美。 教學重點:
體驗質感的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繪畫中的質感,通過表現一個主題嘗試表現質感。 教學準備:
有一定質感的實物、多媒體課件、投影儀、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觸摸感受。
師將兩件物品裝入盒子,請兩位位同學上臺觸摸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學猜出是什么物品。(觸覺) 刻石:堅硬、光滑、有整齊的棱邊 毛球:柔軟、有絨毛
2. 展示實物圖片,觀察感受生活中的質感。(視覺)
從軟硬程度、光滑程度、心理感受來進行觀察描述 物品 堅硬程度 光滑程度
帶來的心理感受 石頭 堅硬 外表凹凸不平,較粗糙 沉穩、堅強 羽毛 柔軟 有順序的紋理 飄逸、靈動、純潔 玻璃 堅硬
非常光滑
涼爽、晶瑩、干凈
二、引出質感的概念
1.質感:指視覺或觸覺對不同物態特質的感覺。
不同物態表面的自然特質,成為天然質感,如草木、巖石、土壤等。物態經過人為改造而呈現的表面感覺,稱為人工質感,如陶瓷、玻璃、塑料等。
2.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些美麗的質感圖片。
(質感欣賞圖片,圖片前面為攝影圖片,圖片后面有幾張素描圖片,引出下一個內容。)
3.剛才我們欣賞的質感圖片最后幾張,是用什么方式表現的?
(答:繪畫方式:素描)
為什么畫家要如此逼真的表現質感?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討論一下。
三、講授新課 1. 賞析領悟
多媒體展示油畫《任弼時》。
思考討論:(1)畫家畫了些什么?
(2)這些物體有什么質感? (3)畫家所表達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是怎樣表現這一主題的?(學生回答師作補充)
小結:畫面中的物體有茅草屋、石頭地、洗得發白、滿是褶皺的軍裝、樹皮、草叢、楓葉等。畫家畫楓葉運用了形狀重復排列、遮擋,向后推移。樹皮、粗布上的褶皺相似組織線條筆觸分組朝不同的方向排列,運用放射的線條重疊并自如的塑造了雜草生長的特點。畫家運用了暖色調,表達了革命者的信仰和理想。作品通過畫家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法,真實地表現了各種物體質感,表現了革命戰爭中環境的艱苦,突出刻畫了依然保持著理想的革命者形象,以及對革命斗士的尊重與崇敬。 2. 如此強調質感的表現,其目的是什么?
通過對物體質感的真實描繪,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質感→主題
四、引導創作
1.如果請你用《冠軍的誕生》為主題,創作一幅美術作品,你會畫些什么內容?
(分小組討論,說說你的思路)
2.欣賞油畫《冠軍的誕生》,請學生來分析一下作品通過描繪物體什么樣的質感來達到表達情感的目的? (學生觀察分析)
五、課堂實踐
1.仿照《冠軍的誕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用草圖的形式繪制能體現質感的形象,并談談自己的想法與構思。教師圖片提供一些素材。
(圖片播放往屆學生練習,引導主題思路,如學霸的誕生、舞蹈演員的誕生、童年的玩具等等主題)
教師黑板示范,有針對性的示范通過外形的細微變化表現出不同的質感,使學生明確形狀可以決定物體的質感。 2.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六、展示評價、總結
展示部分優秀作品并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想法,師點評總結。
評價要點:1.是否能比較得出不同物體的不同質感。 2.能否利用所學知識呈現有一定情感主題的畫面。 3.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持久性。
七、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解了物體的質感以及嘗試表現了質感—— 1.質感:指視覺或觸覺對不同物體特質的感覺。
2.畫家筆下表現出的質感是指對不同材料運用不同手法所表現出的材料真實感。
3.嘗試表現質感,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主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