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物質的密度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_福建省 - 泉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_福建省 - 泉州
第三節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學案
班級: 姓名: 座號: 同組成員:
一、實驗目的: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二、數據記錄
表格1 表格2
測量材料: |
m/g |
V/cm3 |
 |
單位 |
|
|
|
|
|
|
|
|
|
|
|
|
|
|
|
|
未知材料的質量m= |
未知材料的體積V= |
|
結論:你們小組所測量的材料是: |
三、觀察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1、
2、
3、
本節課筆記:
1、定義:某種物質的 與該物質 的比。
2、公式: 變式:
m= 、V=
3、單位: 、
換算關系:
4、物理意義:ρ
水= 表示:
5、密度是物質的一個 ,它的大小由物質本身決定,而與物質的 、 沒有關系。
課堂練習
例題1、一支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剩余蠟燭的【 】
A.質量、體積和密度都減小 B.質量和體積減小,密度不變
C.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D.體積減小,密度增大
例題2、一些電影鏡頭中高墻倒塌壓在演員身上,造成人員受傷,但實際拍攝中,倒塌的墻并不會傷害演員,砌成這種高墻的物體最可能是【 】
A.泥土磚塊 B.金屬塊 C.泡沫塑料塊 D.水泥磚塊
例題3、生活中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這句話的正確含義是【 】
A.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
A.鐵的體積比棉花的體積大
A.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例題4、某人獲得一尊“金佛”,測得其質量為4.45kg,體積為500cm
3,它是真金的嗎?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第三節 實驗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質量與密度第三節的內容,本節內容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密度的概念,并在探究中體會測量密度的方法,同時密度的知識也是后面學習浮力和液體壓強的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本章的一個主干知識,同時也在物理的學習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熟悉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并會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1、通過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歸納總結出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具體數量關系,體會
比值法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掌握分析數據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小組合作中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通過比值定義法,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1、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單位的換算 三、 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質量、體積的概念,同時也學習了托盤天平的使用,這個可以作為本節課學習的起點,同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一些有關密度的前概念,只需要教師善加引導,將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資源。
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來說,他們學習積極性高,動手操作欲望強,但對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弱,所以,為學生設置有效、直觀的探究情境,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建構知識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四、 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不同體積的銅塊、鐵塊、鋁塊、水,托盤天平(配套砝碼盒)、巧克力、大泡沫、磚塊、小鐵塊 ppt excel表格 五、 教學過程
全班按測量材料的不同分為4大組,分別測量銅塊、鐵塊、鋁塊、水。其中4人為一小組。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
展示圖片:相同體積的銅鐵鋁木,引導學生從外觀上進行鑒別。
師生總結得出結論: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的,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特性,人們根據物質的這些特性來區分和鑒別不同的物質。
【師生互動】找出相同體積的鐵塊和木塊中的木塊;找出相同質量的鐵塊和橡皮泥中的橡皮泥。從中得出相同體積可以比較物質的質量,相同質量可以比較物體的體積的方法。
展示教具:相同包裝紙包起來的體積不同的銅塊、鐵塊、鋁塊、木塊、巧克力,設置懸念,如何在不拆開包裝紙的情況下,鑒別出巧克力。
師生共同總結,物質在體積不同的時候,質量也不同,所以鑒別難度大。
由此引出本節課的研究課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有什么具體的關系?
環節二:小組合作,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具體關系
初步生活體驗:體積越大,質量越大。
【師生互動】沖突感受:讓學生上臺依次提起事先準備好的小型(鐵塊)、中型(磚頭)、大型(泡沫)禮品盒,讓學生感受到體積越大,質量不一定大,由此得到生活體驗得出的規律有局限性,需要進行科學探究得出準確規律。
【學生探究活動】定量測量: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并完成表格1
(首先完成的同學將得到未知材料的優先選擇權)
學生上臺講合作探究得出的數據填入excel表格中,完成數據共享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同種材料的數據的變化規律,以及不同材料間的數據的變化規律,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
1、 同種物質,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相同 2、 不同物質,質量m與體積V的比值不同
3、 Vm
的比值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引導學生發現這個比值是個有意義的物理量,不同種類這個比值不同,所以可以用來反映物體的一種特性。
環節三:總結歸納,得出密度概念
一、密度ρ
1、 定義:某種物質的質量與該物質的體積的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 公式:
體積質量密度
Vm
變形公式:m=ρV,
mV
3、 單位:kg/m3 g/cm3
換算關系 1g/cm3=103 kg/m3
展示一些常見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并由此分析與學生數據的差別,討論實驗過程中誤差的存在,所以實驗中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
4、物理意義: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表示每1m3的水的質量為1.0×103kg。
5、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由這種物質本身決定,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等因素無關 環節四、應用與鞏固
1、 解決問題:
為什么前面我們所拿的體積最大的盒子,質量反而很輕?生:密度小 【學生探究活動】現在我們能鑒別這些體積不同的物體到底是什么了嗎?生:用天平測量質量,用量筒測量體積,再根據公式計算出密度,再填入表格2
學生進行測量再對比密度表,寫出結論,并當場校驗。 2、 課堂練習
例題1、一支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剩余蠟燭的【 】
A.質量、體積和密度都減小 B.質量和體積減小,密度不變 C.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D.體積減小,密度增大
例題2、一些電影鏡頭中高墻倒塌壓在演員身上,造成人員受傷,但實際拍攝中,倒塌的墻并不會傷害演員,砌成這種高墻的物體最可能是什么【 】
A.泥土磚塊 B.金屬塊 C.泡沫塑料塊 D.水泥磚塊 例題3、生活中人們常說“鐵比棉花重”,這句話的正確含義是【 】 A.鐵的質量比棉花的質量大 A.鐵的體積比棉花的體積大
A.鐵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例題4、某人獲得一尊“金佛”,測得其質量為4.45kg,體積為500cm3,它是真金的嗎?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環節五、教學反思
密度這節課是本章的重點課,密度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總的教學思路:
通過情景創設導入新課的學習,然后由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自主的進行情景創設,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數據,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探索,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單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地思考探索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 、重難點的突破:
1、本節課的重難點是學會應用比值法揭示物質的性質,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因此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關鍵。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我將學生分成四個大組,而每個實驗小組只測出一種物質的體積、質量,并通過計算機中的excel自帶的功能,自動算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提高課堂效率,要求每個小組通過探究就課本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結論。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有的實驗小組只測出了一種物質的質量、體積及其比值,別的物質的質量、體積與比值必須與其它小組進行交流才能獲得,測量結束后,課堂中的交流活動比較活躍,同時,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在交流過程中得到改進和提高。實驗結束后,學生得出了以下結論并進行了交流:
(1)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在實驗中獲得的數據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測量中存在誤差,所以其比值應該是相同的;否則就不能說明是相同物質這一前提。(由比值相近通過科學思維加工而得到比值是相同的,這是培養煅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極好素材)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表示了這方面的物質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過程中,還注意了比較的方法,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學研究的方法。與速度概念對比,加深對密度概念的理解。通過對比密度與速度概念的異同點,既可加深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比值定義的方法,知道它們在定義、公式、單位等方面的相似之處,為以后學習其它比值定義法定義物理量打下堅實基礎。
2、對于g/cm3 與kg/m3單位的換算過程沒有作強調,否則難點集中,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接受。本節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區別二者的大小關系。 三、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分組探究用時偏長,沒有反饋練習,不能知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 2、通過本節學習,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還不熟練,需要安排一節習題課進行鞏固拓展。
3、在本節習題課中,還需要補充體積單位換算知識,讓學生熟練m3、dm3、 cm3的換算關系,還要明確l、ml的換算關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物質的密度”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_福建省 - 泉州”,所屬分類為“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第五章第三節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_福建省 - 泉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