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流做功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第十六章第一節節電流做功_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滬科版第十六章第一節節電流做功_安徽省優課
第一節 電流做功
理論指導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能,能簡單描述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認識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
3、會讀家用電能表,能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內容分析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電學必須掌握
的公式之一,又是第十六章的開首篇,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后的重要作用。本節內容包含兩部分:電功和測算電費。首先,通過分析家用電器工作過程中發生能量轉化這一事實來認識電能,分析得出低昂的計算公式及單位;然后,學習測電功的儀表——電能表,通過電能表測算電費。在電流做功的影響因素中涉及電阻、電流、電壓、歐姆定律、能量等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學中應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學情分析
學生能夠切實認識到生活中電能的轉化即電流做功的存在,并能夠測算家庭電費,但對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學生還不十分清楚,在具體的教學中,應當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并能用電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應用,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理解知識。在現階段,學生抽象思維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讓學生對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的探究,突出“猜想與假設”這一環節,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探究能力,同時也能從中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的運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能;能簡單描述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學讀電能表,會計算電費。 3、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掌握電功的公式W=UIt,知道電功的單位。 過程與方法
1、在過程中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2、通過實驗探究經歷從猜想到制定實驗方案,接著進行實驗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刻苦探索的精神。 2、在交流與討論中,培養學生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實驗探究電流做功跟哪些因素有關。 難點
應用電功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與學法指導選擇
實驗引探法:
通過小車運動演示實驗引出電功概念,再利用舉例類比方法明確電流做功的實質。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影響因素,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等科學探究能力及概括歸納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充分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育人原則。 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電池組、開關、導線、不同阻值的燈泡、電能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手推小車,小車運動是因為手對車做了功;接通電源小車也會運動,這是誰對它做功呢?原來是電流對車做功了,使電能轉化為車子的機械能。
(2)列舉各種家用電器,通電后電流做功使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各種形式的能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相互轉化,即做了多少功必然伴隨著多少
能量發生了轉化;反之轉化了多少能量必定同時做了多少功。
二、合作探究,新課教學
(一)電流做功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
1、猜想:電流做功的多少可能與電壓大小、電流大小、通電時間長短…..有關。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3、實驗思路:(1)把兩個電阻不同的小燈泡串聯接在電路中,根據串聯分壓規律,電阻大的燈泡兩端電壓大,同時比較兩個燈泡的亮度。發現電壓大的燈泡更亮,說明電流、時間相同時,電壓越大,電流做功越多。
(2)把兩個電阻不同的小燈泡并聯接在電路中,根據并聯分流規律,電阻小的燈泡流過的電流大,同時比較兩個燈泡的亮度。發現電流大的燈泡更亮,說明電壓、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做功越多。
(3)單看其中的一個燈泡,通電時間越長,釋放的光能越多。說明電壓、電流相同時,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
總結: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壓大小、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有關。 科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電流做功與電流、電壓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公式:W=UIt
U: 電壓—單位用 V (伏特) I :電流—單位用 A(安培) t :時間—單位用 S (秒) W: 電功—單位用 J (焦耳)
J這個單位很小,在生活中,人們還用千瓦·時(KW·h)作為電功的單位。
1千瓦·時=3.6×106焦 即 1KW·h=3.6×106J
結合歐姆定律,推導出計算電功的常用公式:W=I2Rt W=U2/R t 例:電阻為110Ω的燈泡接在220V的家庭電路中。 求:(1)通過該燈泡的電流是多大?
(2)工作50min,該燈泡消耗的電能為多少?
(二)測算電費
電能表(又稱電度表)是在家庭電路中測量電功的儀表。
帶領學生認識電能表的相關參數,學習使用電能表測電功的兩種方法。 1200r/kW·h”字樣表示:每消耗1kw·h的電能,轉盤轉動1200圈 注意:1、計數器的最后一位(紅框內的數字)為小數位。
2、一段時間內前后兩次示數的差值就是這段時間消耗的電能。 三、課堂小結,構建網絡:
知識點:電功的定義、物理意義、單位、計算公式、測量工具 基本方法:控制變量法
四、布置作業:課本P120,第3、4題。 教學板書設計:
第一節 電流做功
一、認識電流做功
⒈電流做功的實質: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⒉電流所做的功與電流、電壓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公式:W=UIt
1千瓦·時=3.6×106焦 即 1KW·h=3.6×106J 推導式:W=I2Rt W=U2/R t 二:測算電費 電能表:
第一節 電流做功
1、電流做功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是把 轉化為 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要消耗多少電能。
2、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電流做功可能與 、 、 有關。
實驗方法: 、 。
實驗一:探究電流做功與電壓的關系
實驗電路圖:
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
亮度情況 | 電壓表的示數/v | |
燈L1 | ||
燈L2 |
亮度情況 | 電流表的示數/v | |
燈L1 | ||
燈L2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