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豐收鑼鼓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豐收鑼鼓》廣西 - 南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豐收鑼鼓》廣西 - 南寧
《豐收鑼鼓》欣賞課教案
年 級:七年級下冊 課 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欣賞《豐收鑼鼓》。 2.了解民樂的基礎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辨別笛子、嗩吶、二胡、堂鼓、云鑼等幾種常見的中國民族打擊樂器,了解樂通過器的音色特點。
2、欣賞民族管弦樂曲《豐收鑼鼓》,感受樂曲歡快、熱烈、喜慶的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初步分辨每一樂段的演奏樂器、情緒變化以及樂曲的主題旋律。
3、簡單模擬演奏,初步了解民族管弦樂隊演出時的空間排列位置。
【教學重點】
感受民族音樂風格特征;辨聽各類民族打擊樂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準備】 一、導入新課
師:人們在喜慶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鑼打鼓來慶賀。中國的鑼鼓經世界聞名,非常有中國特
色。下面請大家欣賞奧運開幕式《擊缶而歌》。
師:錄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樂器里面屬于哪一類樂器嗎? 生:打擊
師:對,缶是鼓的一種,屬于中國的民族打擊樂器,你們還知道哪些民族打擊樂器呢? 二、講授新課
(一)初識音樂《豐收鑼鼓》
師:看來咱們同學們課外音樂知識涉獵真豐富,一下子說出了這么多打擊樂器。當然在我國
除了打擊類樂器以外還有很多種其它樂器。
1、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首以打擊樂器為主的民族管弦樂合奏《豐收鑼鼓》。 師:在觀看之前老師提兩個問題:
①觀察管弦樂合奏《豐收鑼鼓》中出現了哪些樂器? ②該樂曲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2、學生欣賞樂曲
|3、師生討論交流演奏中出現的樂器有哪些。 4、教師介紹:中國民族管弦樂隊
師:有誰知道樂曲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主題?(多提問幾個學生) 學生:豐收的喜悅之情
師:豐收鑼鼓通過情緒熱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開鐮收割、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描繪了金秋
田野的美景,抒發了勞動者喜獲豐收的歡快心情。 (二)分段學習音樂《豐收鑼鼓》
師:下面咱們來分樂段欣賞《豐收鑼鼓》。
樂曲分四個部分:
1、(1)a 樂句賞析,分析音樂能讓人聯想到哪些情景? b樂句賞析, 感受人們在勞動時的怎樣心情?
給a 樂句加上鼓點,b樂句加上三角鐵節奏,感受樂句的旋律。 (2)(放第一部音樂,聆聽并完成結構圖) 師:這段音樂能讓人聯想到哪些情景?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適當小組討論)
展現了一幅熱烈,歡騰,你追我趕熱情歡欣的勞動場面。(鑼鼓部分)節奏明快,速度較快,情緒更為高漲,尤其是最后的鑼鼓部分,情緒更為高漲。 2、(1)c樂句賞析,分析跟前面的旋律相比有什么變化? d樂句賞析, 聽辨演奏樂器是什么? e樂句賞析,樂句表達怎樣的情緒?
給c樂句加飄帶律動,d樂句加上鈴鼓節奏,e樂句加上自制沙錘節奏感受樂句的
旋律。
(2)(放第二部分音樂,聆聽并完成結構圖)
師:聽,什么樂器吹起了嘹亮的號角。(播放第二部分音樂) 生:嗩吶
師:嗩吶聲把我們引到了金色的田野、豐收的果園、飄香的茶山,這段優美、輕快的
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人們在勞動時的怎樣心情? 生:高興、喜悅
這一部分優美、抒情。開始以吹管樂器奏出富有號召性的音調,•繼而轉入由弦樂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后笛子與•彈撥樂以輕快的節奏和跳躍的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放第三部分音樂,聆聽并完成結構圖)
師:欣賞第三部分,重點感受笛子、云鑼的音色以及他們所表達的散板旋律情緒。 ①前半段的旋律有何特點?
②后半段旋律的主奏樂器是哪兩件?分別描繪了怎樣的意境? ?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適當小組討論)
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云鑼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水庫的碧波粼粼。 4、(放第四段音樂,聆聽并完成結構圖)
師: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樂是如何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的?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適當小組討論)
這是全曲的高潮,表現了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奏出氣勢磅礴的音響。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擊樂又運用鑼鼓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構成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的全奏中結束。 (三)整體感知樂《豐收鑼鼓》談本節課收獲。
學生聽音樂后談感受,要讓學生盡情的說,教師要加以引導。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民樂合奏曲《豐收鑼鼓》,了解了民族樂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農民豐收的樂趣,同時我們也體會到農民勞動的辛苦,有一首詩叫《鋤禾》你們還記得嗎?所以,我們要尊重農民,愛惜糧食,你們能做到嗎?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民樂合奏的樂曲,在欣賞的時候學生很難分辨民族樂器在樂曲中的出現,于是我事先用多媒體、課件等給學生非常直觀的教學,通過聆聽樂器的音色、區別樂器的形狀、以及給予民族樂器的分類。在第二節欣賞課中,學生基本上能聽出是什么樂器在演奏。但是在分段的時候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同學們認識了民族打擊樂器,了解了民族打擊樂器豐富的表現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學生們進行學習、互動、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通過學生體驗、分組、討論,使整個課堂氣氛和諧、融洽和活躍。在聆聽、分析樂曲《豐收鑼鼓》作品結構時,學生還不能準確的把握作品結構,還需繼續引導與幫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