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石潭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小石潭記》第二課時_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 小石潭記 第二課時_廣西省優課
《小石潭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小石潭景色特點。
2、借助誦讀,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提高誦讀文言文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二、教學重點: 1、寓情于景的寫法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文中先寫所見景物,再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然后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此外,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無一筆涉及水,只說魚則“空游無所依”,則水的澄澈透明,魚的生動傳神,都各盡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絕。 2、寫法精講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該如何理解這看似矛盾的一樂一憂?在這里,樂成了憂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
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是,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流露了出來。 三、難點精講:
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文中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四、教學過程:
(一)、賞景—賞山山有情,賞水水有意 1.聽讀----感知內容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思考問題)
①本文按 順序,依次寫了 、 、 、等景物。
②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深情的朗讀伴著舒緩的音樂,能感染學生,促其入情。兩個問題的設計,使學生有目的地聽讀,捕獲信息、感知內容。 2.選讀----品味特點
①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種景物,美美地讀讀句子、細細地評評特點。可以用“我最喜歡小石潭的 (景物),因為 ”的句式加以描述。
(學生自主選讀、賞析景物特點,老師用欣賞性、矯正性評價幫助學生分析美)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扣住文中優美的句子,讓學生認真選、用心讀、仔細想來感悟美;適時的多媒體播放圖片,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更真切地感受美。整個過程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體驗,提高審美能力。老師只是引導者、欣賞者。這一環節,不僅訓練了學生朗讀和口語表達能力,也為深入研讀課文鋪平了道路。
(二)、品言—感受語言的魅力
請劃出自己喜歡的一句或一段話,在賞析中分析技法。老師提示:
可以從貼切的詞語、精妙的修辭、多樣的寫法等角度,用“我認為 句美,因為它 ”的句式做一下評析。
(學生上來圈點勾畫,老師用引導性評價,總結寫作手法。) 【設計意圖】本文景物優美、寫法精妙,新教材入選本文,意在讓學生從名家名篇中學習文章的描寫手法。教學中,教師給以學法指導,教會學生評析句子的角度;教師給出句式,規范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讓學生在合作中思維碰撞、在交流中收獲心得,突出本課教學重點。 (三)、悟情—走進柳宗元內心
1.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小石潭的美讓人樂在其中,但我們從文章中也分明讀出了人物的另一種感受—憂郁,哪一句顯示出了作者的憂郁之情?
2.作者的“憂”從何而來呢?
(學生跳讀課文,思考、小組討論合作,教師適時介紹寫作背景)
柳宗元31歲任見習應察史。后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永州司馬。當時永州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由于生活限苦,到永州未及半載,白發老母便離開了人世。朋友被殺,自己不斷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陷害、恐嚇。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郁,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個安身之所,卻遭遇火災,家無余儲。這些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則膝、坐則痹”的程度。這些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地降臨,怎能不令人憂從中來呢?真可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文章前面寫”心樂之”, 后面又寫“悄愴幽邃”, 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我讓學生由自己的感受談起,再聯系課文語句思考作者的感情,用有坡度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的縱深發展。適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便于學生全面了解寫作背景,深入體會作者感情,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4.小結:小石潭就像一杯濃濃的苦丁茶,清香在前,清苦在后;如果說李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則是借景消愁愁更愁。 5.課文拓展:和《記承天寺夜游》做比較閱讀
《記承天詩夜游》表達的是樂觀豁達,本文則表達悲涼凄苦的思想感情。它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因貶官,排遣著自己內心的郁
悶。兩人這些較為特殊的心境,都是我們能感受得到的。當然《記承天寺夜游》最主要的是寫出了作者在貶謫中感慨微深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會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有益的啟示。”老師要鼓勵學生暢談感想,在交流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憂樂觀,形成良好的個性。
(四)、教師寄語: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