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農業的區位選擇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農業的區位選擇-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以兩種不同的農業景觀圖引入,提高了學生想了解為什么會這樣、進而要求獲取相關知識的興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講述了區位概念的兩層含義,便于學生科學地理解概念。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但是我覺得,教師應該給學生進一步講解這些因素分別是如何影響農業生產的,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二、課標分析
掌握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對農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能對不同的農業部門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和評價。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結合具體事例,能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利與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四、教學方法
知識講授、案例分析、問題探究與討論等方法。 五、重、難點 (一)重點
1、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2、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二)難點
1、如何對農業生產進行區位選擇,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六、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設計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圖片欣賞:
長壽沙田柚豐收及沙田柚節擂 臺賽農戶獲獎圖
視頻播放:長壽沙田柚接擂臺賽現場
充分利用和挖掘當
地鄉土課程資源,服務于教學;
展示農業生產的圖片,基因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出問題 1、圖片中人們進行的是什么生產活動?
2、沙田柚適宜的生長條件?
講述:我們知道在一塊地上要種什么,是由誰決定的?人。那么人們是根據什么來決定在某塊地上最適合種什么農作物,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的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節《 農業的區位選擇》
使學生明白我們這節課主要的任務是什
么,明確教學目標。
教授新課 【板書】一、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我們每天都吃糧食、蔬菜、肉類等,這是農業生產為我們提供的。那什么是農業呢?
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者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包括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副業五大類。(展示農業景觀圖,讓學生判斷每幅圖分別屬于哪一類農業)
各地農業景觀不同,是為了突出課本哪個概念?農業區位
【板書】1、農業區位的含義
(1)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 (2)農業與地理環境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的相互聯系。 沙田柚的地理位置是長壽,沙田柚之所以選擇在長壽生長和長壽的地理環境各個因素相關。
過渡:沙田柚選擇生長在長壽,是什么區位因素在起作用?我們通過一些材料來分析一下。
引出農業的概念。
用圖片展示,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農業生產活動,從而更好的理解農
業的概念。 學生活動 本節課有3則材料,前兩則為圖片,
一則為文字資料。以學案的形式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分成3組,每個小組有一根沙田柚樹,學生根據所給材料,各組認真討論并做歸納,每個同學舉手回答且限答一個,每答對一個可獲得一個沙田柚,最后看哪個小組的沙田柚最多。現在開始組內討論。
用實例、圖表、圖
文進行形象、生動、直接的啟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對終身學習有用地理的探究能力。 用鄉土地理的實例講解便于學生理解,為
【板書】2、農業區位因素 材料1:該材料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分別是長壽區行政區畫圖、長壽區所屬氣候類型圖以及四川盆地地形圖。學生在圖上找到相關信息。
(1)渝長、長萬、長涪三條高速鐵路;渝懷鐵路,除此之外還有渝利鐵路以及渝萬城際鐵路;黃金水道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及桃花溪等三河十三溪。體現的是長壽的水陸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長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多雨,光照充足。
(3)長壽地處四川盆地東部低山丘陵區,土壤主要為潮土、水稻土等,土層深厚肥沃。
材料2:該材料同樣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分別是農民采摘沙田柚、政府舉辦沙田柚節擂臺賽現場以及長壽與重慶的位置關系圖,繼續討論沙田柚生長的區位因素。 (1)勞動力豐富。
(2)市場廣闊(國內市場)。 (3)政策支持
【小結】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歸納
為兩個方面:
(1)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交通、政策等。 轉承:同學們想一想,影響沙田柚生
教材后面要講的內容做
好鋪墊。
長的這些因素都是一層不變的嗎? 【板書】3、農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下邊我們根據所給的材料一起來分
析,哪些因素發生了變化,怎么變化的? 材料3:長壽區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季風氣候,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谷褶皺低山丘陵區,土壤為潮土、紫色土、黃壤土和水稻土為主……
主要的變化的因素: (1)個人喜好。 (2)交通更加便利。
(3)市場有本地市場擴展為國內市場。
問:這些因素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答:都屬于社會經濟因素。
【小結】相比較之下,自然因素比較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較快。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 問題。
聯系生活實際,拓
寬學生思路,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問題。
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自然因素,有社會經濟因素。其中自然因素較穩定,社會經濟因素是不斷在變化,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需要用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只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慮到了,才能保證選擇出對農業土地的最合理的利用方式。
隨堂練習 花都區農業生產
學生動手分析花都
區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分析水稻面積不斷減小的原因,結合所學內容,鞏固知識,突破難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