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亞細亞民間風情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文藝版高中音樂教材《音樂鑒賞》亞細亞民間風情《東南亞民間音樂》貴州省 - 貴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湘文藝版高中音樂教材《音樂鑒賞》亞細亞民間風情《東南亞民間音樂》貴州省 - 貴陽
教案設計:
亞細亞民間風情
東南亞民間音樂
教學設想
本課充分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的課標新理念,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以促進學生理解世界多元音樂文化,幫助他們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本科重點選擇了亞細亞民間音樂中的東南亞民間音樂作為探討和實踐,以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增進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認識東南亞音樂文化的分類及其特點。 2、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緬甸歌曲的風味,思考為什么緬甸音樂會
是這樣的形態。并且感受大提琴低沉溫婉哀傷的音色。 3、 通過學習讓同學們體驗獨弦琴這種樂器帶給我們音色上的變
化和韻味。
4、 通過學習讓同學們探索新知,在聽賞、創編與合奏佳美蘭音樂
的過程中感知佳美蘭這一音樂形式。
5、 通過課后延展,對同學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環保教育,倡導
共同保護我們“蔚藍色的星球”。
教學準備
1、 學生課前預習有關東南亞的內容
2、 分成9個學習小組用以創編演奏佳美蘭音樂
教學用具
多媒體、音響、黑板、大提琴、各種印度尼西亞小件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首先播放一段熱情的東南亞風情視頻) 師: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東南亞。
2、(展示亞洲分布圖)
師:上節課我們說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州。亞洲的音樂文化大致可分為五個音樂文化區域,即: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五個音樂文化區。今天我們要走進的是東南亞音樂文化區。
3、師:上節課后讓同學們對東南亞的基本情況進行預習,請用填圖
方式完成課前預習。 國家
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
地理位置
亞洲的赤道部分,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這個路口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氣候 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宗教
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為主
師:同學們的課前預習完成得非常好!
4、簡介東南亞(展示東南亞地圖)
師: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從音樂的角度出發,東南亞音樂文化區大致可以分為大陸地區和島嶼地區兩部分。
(二)、感受、體驗、探索 1、感受
師:(導入)東南亞的音樂文化分別是中南半島部分和馬來群島部分。從大陸部分出發,首先我們來感受一下緬甸的一首歌曲《海鷗》。 (1)、聽賞緬甸民歌《海鷗》
(播放歌曲《海鷗》,板書“東南亞民間音樂 感受 緬甸 《海鷗》”)
師:抒情的曲調帶我們走進了中南半島最大的國家——緬甸。大家從剛才的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緒呢? 生:……
師:一個曾被大英帝國長期殖民壓迫和剝削的民族;一個常年內憂外患的民族;一個位于“金三角”地區,四處充斥暴力毒品的民族;一個世界上最不發達的民族……音樂,給我們帶來對這個民族最直觀的感受。我們應該為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幸福,為出生在強大的祖國而感到驕傲。
(2)、(教師拉奏大提琴版本《海鷗》)
師:剛才我們所聽到的是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海鷗》。我認為,大提琴低沉的音色能更好地詮釋這個作品。請在老師的演奏過程中再次感受這首《海鷗》。
3、 體驗
師:東南亞的音樂文化與我國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特別是在樂器的使用上面體現得更加明顯。比如,云南傣族的象腳鼓,在泰國也得以廣泛使用;在貴州等中國西南部地區流傳的蘆笙與東南亞大陸地區的“肯”相對應;而越南有這樣一種樂器,這種樂器在我國廣西一帶的少數民族京族人民的生活中也在廣泛使用。
介紹樂器《獨弦琴》
師:顧名思義,獨弦琴的意思就是只有一根弦,雖說只有一根弦,但它的音域并不窄,音色也并不單調。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越南獨弦琴演奏《飯鼓調》。
播放視頻《飯鼓調》(板書:“體驗 越南 獨弦琴《飯鼓調》”) 師:演奏者通過撥奏方式的不同,觸碰弦位置和方式的不同,使用搖桿方式等來達到演奏音色的復雜多變,向我們充分展示了這種樂器的獨特魅力。 3、探索
(1)、導入(美麗的東南亞海島風景圖)
師:東南亞擁有眾多世外桃源一樣的美麗海島。在東南亞的島嶼地區,以“佳美蘭”為代表構成了共同的音樂領域。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印度尼西亞,走到熱情的島嶼去感受他們的音樂。 (2)、簡介佳美蘭音樂(佳美蘭樂隊圖示)
師:佳美蘭既是指以金屬敲擊樂器為主體的合奏音樂同時也指演奏這種音樂的樂隊。佳美蘭音樂是印度尼西亞音樂文化的集中體現,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爪哇島和巴厘島的佳美蘭。印度尼西亞王朝歷代國王和王子都養有自己的樂隊, 以供王室享樂之用。但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樂隊都是宮廷權力的象征。在印尼,佳美蘭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鄉村居民都普遍喜愛的一種藝術,鄉村的樂隊常常用鐵、木、竹制樂器來代替青銅樂器。它的創作與表演都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一起。佳美蘭還和印尼的皮影戲與舞蹈相共存,是其必不可少的伴奏。
佳美蘭有兩種固定的音階調式體系,這就是斯連德羅音階體系(6.12356)和培羅格音階體系(12345671)。佳美蘭音樂的曲式結構具有循環性特點,以段落為單位進行反復。這種曲式結構與印尼宗教的“輪回”觀念有聯系。 下面我們一起聽賞印度尼西亞民間佳美蘭音樂——《日出》。
(2)、聽賞印度尼西亞作品《日出》并談談自己的感受(板書:“印尼 佳美蘭音樂 《日出》 音階體系‘斯連德羅音階體系(6.12356)和培羅格音階體系(12345671)’”)
(聽賞過程中滾動播放佳美蘭的詳細介紹:佳美蘭(gamelan)是爪哇、馬都拉和巴厘等地樂隊的通稱,這些地方是印尼傳統音樂(卡拉威坦karawitan)的主要形成地區。佳美蘭既是指以金屬敲擊樂器為主體的合奏音樂同時也指演奏這種音樂的樂隊。佳美蘭不僅僅是一種樂隊組合形式,它有著特定的音階、調式、樂曲結構、演奏方式、音樂美學特征、宗教意義和社會功用等。各地的佳美蘭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基本的結構形式十分相似。它是由各種具有不同配器效果的樂器,根據音調色彩的特點的分類所組成。其中有單鑼組、排鑼組、八度銅排琴組、雙八度銅排琴組、鼓群、拉弦和撥弦樂器、笛子、木琴、小型鈸等,有些樂隊還有聲樂部分。 佳美蘭樂隊的樂器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
演奏旋律的敲擊樂器:“波南”、“沙隆”、“根德爾”、“干邦” 掌握節奏的敲擊樂器:“根當”、“剛”和“克農”
其他管弦樂器:“蘇鈴”、“拉巴布”、“格渣比”等。)
問:《日出》的音階調式體系屬于佳美蘭音樂中的哪一種音階體系?作品還體現了佳美蘭音樂的什么特點? 生:……(斯連德羅音階體系,循環性特點) (3)、探究與合作
師: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佳美蘭音樂,請同學們對八年級的欣賞內容作品《班內》進行再創作。請同學們按照課前的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老師提供的小型敲擊樂器來探究并利用音頻作為基調完成與音頻的合奏。
(此過程中循環播放作品《班內》,教師進行小組輔導)
師:這首以佳美蘭的另一種音階調式體系——培羅格音階體系為基礎的作品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佳美蘭音樂。
(三)、總結
師:剛才的探索合奏中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棒,東南亞擁有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也有美麗的風景,可近年來我們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壞!據統計,印尼每年排放的海洋塑料垃圾排名是世界第二,那同學們知道排名第一的是哪個國家嗎? 生:……(中國)
(播放片尾視頻進行環保教育)
師:對,每年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居世界第一位的是我們中國。從前,我們以為的海灘是這樣的,可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海灘變成了這樣……
我們以為的海洋是這樣的,可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海洋變成了這樣……我們以為的海龜是這樣的,可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海洋動物受到海洋塑料垃圾的傷害,遭受著痛苦……
(播放1978年和2012年的地球衛星圖對比圖)
師:保護環境不是一句空話,我呼吁同學們從身邊最小的事開始——先做到減少使用塑料制品,節能減排,減少碳排放,并有序進行垃圾分類。讓我們共同保護我們“蔚藍色的星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