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項脊軒志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項脊軒志》貴州省優課
1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濃濃深情。
2、學習作者捕捉生活細節表達深厚情感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難點:
1、賞析細節描寫,學習本文捕捉生活中典型細節和場面,借平淡生活瑣事表達真摯感情的寫法。
2、喚醒學生對親情的感觸,懂得感恩。
教學方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導入課文。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整體感知了課文。文章寫了什么?用一、二、三概括(一間書屋、二種情感、三個女人)。的確,作者就是借項脊軒這間書屋來回憶往事、抒發情感的。那么,歸有光寫了軒中的哪些往事?他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品讀課文。
二、明確教學目標。(PPT投影)
1、品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濃濃深情。
2、學習作者捕捉生活細節表達深厚情感的寫作技巧。
三、品讀課文,感受深情。
1、從體裁看,本文是一篇“志”。“志”是一種通過記述事物抒發感情、感受的文體。那么,作者在小屋中的生活感受又是什么呢?
(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明確: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分享“喜”。
齊讀第一段,項脊軒給歸有光帶來哪些快樂?(學生思考后回答) 明確:⑴ “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借景抒情
⑵“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怡然自得 鏈接: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陶淵明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劉禹錫
小結:陶淵明的小屋,劉禹錫的陋室,歸有光的項脊軒,有著太多的相似之
2
處。在這樣任人逍遙的自由天地中,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感受:遠離塵囂,怡然自得。可謂是屋陋情怡。
3、感受“悲”。
⑴陶淵明與劉禹錫可以忘情地沉醉于個人小天地中,歸有光也可以這樣嗎,他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完全地超然物外呢?(不能)是啊,這個小天地,帶給歸有光無限的樂趣的同時,也讓他體會到了人間的悲情。那么,是什么讓他感到內心傷悲呢?
明確:家族衰敗、親人去世。
⑵細節傳情。
歸有光在回憶親人時,記敘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這瑣碎平淡的背后蘊含著感人的情懷。請勾畫出你認為平淡中蘊含深情的語句,并加以賞析。
(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明確:①母親:慈愛
“兒寒乎?欲食乎?”——語言描寫 娘以指叩門扉——動作描寫
②祖母:期望 語言描寫:
“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關心、喜悅 “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激動、期望、自信 動作描寫:
比去,以手闔門。
③妻子:恩愛
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有問必有答,有學必有教,恩愛、甜蜜。 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都銘刻于心。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移情于物、睹物思人。
小結:黃宗羲曾說:“震川文為明文第一„„予讀震川文之為女婦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細事見之,使人欲涕”,的確,歸有光最善于把瑣碎的是委曲道出,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深情,這就是細節的魅力。
⑶感受細節。
請同學們回憶生命中最打動你的一個細節,用一二句話描繪出來。 (學生暢所欲言)
親情是父親溫暖而厚大的手掌,親情是母親燈下默默地等待,親情是那一桌可口濃郁的飯菜,親情是一杯香甜味美的牛奶„„親情是多么平凡,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縈繞在我們的周圍,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
3
四、課文總結。
學習了本文你還會感嘆作文難、難、難,語言不優美,生活太平淡嗎?歸有光已告訴我們,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不必寫驚天動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要用心去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細節,定能寫出感人至深的文章。請記。“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好文章是從心里流出來的,感謝歸有光給我們留下這么優美的文章,讓我們飽含深情再一次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回憶生命中最打動你的一個細節,用簡潔質樸的語言描繪出來,不少于200字。
板書設計:
環 境
喜 屋陋情怡 生 活
項脊軒志
細節傳情 家族衰敗
悲 物是人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