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政治選修五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專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吉林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政治選修五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專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吉林省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選修五專題一第二框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學設計
課時:1課時
教學設計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遵循新課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結合本校教學資源和學生具體情況,整合教材整個框架知識點,把“實現依法治國總目標堅持的原則”放在法治中國建設時探究學習,大膽改變第四個問題的題目。按照“依法治國是什么---依法治國靠什么--怎么做”基本思路進行。通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實際調查,注重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引導學生直面社會現狀,將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富有個性的推進過程,闡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相關知識。
教 學 內 容 分 析
【教材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選修五《法律常識》模塊專題一第二框的
內容。本節課作為編寫教材時新增加的內容,在課程標準中沒有明確要求,但本節內容主要闡述的依法治國的相關知識,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既銜接了必修2的民主政治建設的相關知識,又對后面專題的學習具有引領與導向作用。
【重點和難點】重點: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樹立社會主義的權利義務觀。 難點:樹立社會主義的權利義務觀
【學情分析】本課授課對象為本校理科實驗班學生。該班學生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出色、積極性高。不過,
對于作為會考學科的思想政治課而言,學生學習重視度不夠,學習動力不足,日常信息接觸雖多,但眼界較窄;對社會政治問題熱情雖高,但反感理論性較強、說教型的政治課程學習。因此,課前組織學生自學、搜集資料、社會調查等活動,調動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習和調查中遇到的困難和疑問,課上進行分析探究,重點學習,提高學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論分析能力。
教 學 目 標 分 析
【知識目標】:知道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明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
體系的構成及地位;懂得樹立社會主義的權利義務觀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思想基礎;掌握全面建設法治中國的戰略舉措。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培養學生搜集處理
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樹立社會權利義務觀。明
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樹立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強國而努力奮斗的政治責任感。
教 學 策 略 和 方 法
【教 法】采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問題探究、成果展示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提升。意在體
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學 法】本著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原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境體驗的體驗式學習方
式。意在促進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新課程強調探索新知時經歷、思考、感悟、體驗的理念。
【教學手段】利用課件,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意在開闊學生視野,增加課堂容量,增強教學時效性。
2 教 學 過 程
【課前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教材內容,并獨立完成導學案。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評價,互助學習。
2.各學習小組按照探究活動內容,收集相關信息,訪問了解,進行整理、歸納、提升,形成觀點材料,課上合作交流。
【課堂探究學習】
師生活動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教師播放視頻,《習近平談法治中國》,學生認真觀看。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基礎上,進一步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然后推薦學生展示其探究成果。 教師課堂巡視,檢驗探究活動。教師進行評價,總結提升。
環節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通過視頻,我們看到:習近平在多種場合下,強調依法治國。那么,今天,我們就跟隨總書記的腳步,走進課堂,一起來學習,怎樣依法治國?第二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環節二:合作探究 學習新課 一.依法治國 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師:觀看視頻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 生: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必須依法治國。 師:通過視頻,大家都感受到了依法治國的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國?有什么重要意義?好,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一個問題:依法治國 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請同學們結合導學案,認真閱讀教材,相互交流完成下面的內容。 合作探究一:閱讀教材,合作交流,第1小組代表展示成果。 1、列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中的重要事件。 2、歸納總結依法治國的含義、地位;制作總目標的思維導圖。 第1小組代表展示成果:
1、圖片展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中的重要事件(略) 2、探究結論:(展示導學案)
師:根據依法治國的含義,思考:依法治國必須堅持誰的領導?當代中國,主要依靠誰來治理國家?依據什么治理國家? 生:依據依法治國的含義完成問題(學生回答)。
吸引學生注意力,引領學生關注社會,緊跟時代步伐,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為課堂探究活動做準備。
讓學生在探究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過程中,把握依法治國的含義、地位和總目標。真正掌握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勾畫未來法治國家的美好藍圖,激發學習熱情。
3
學生在問題的情境下,積極探究問題。 2組學生代表上臺展示課前調查成果,教師進行評價總結提升。
教師總結: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以習師: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為全國人民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社會藍圖。 過渡: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依法治國 ,前提和基礎是什么? 生:有法可依
師:對,有法可依。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發展,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科學立法:形成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合作探究二:第2小組查找資料并統計: 1、自2014年3月以來,我國制定和通過了哪些法律和行政法規? 2、吉林省自2014年以來,又制定和通過了哪些地方性法規? 3、你認為上述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中,哪些與你的日常生活關系最密切。
4、制作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思維導圖。 下面請第2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成果。(利用幻燈片)
1、2、3、問題略4、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思維導圖。
學生結論: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總體實現了有法可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治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治體現,是定國安邦、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評價:大家有沒有補充的內容?對,遺漏了憲法。(展示正確的法律體系思維導圖) 總結提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不是一層不變的? 生:不是,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完善。 師:什么樣的法律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良好的 師:因此,提高立法質量,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關鍵環節。怎樣才能提高立法質量? 生:科學立法 師:建立在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基礎上,適合中國具體國情,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健全完善,這樣的法律體系,才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和基礎;才能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提供堅實的法制保障。 過渡: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法律的權威也要靠人民來維護。要依法辦事,全民守法。三、全民守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和權利義務觀 合作探究三:第3小組完成如下活動內容,并總結感受和成果。
1、搜集縣城內違法違規以及不文明現象。 2、調查市民對各種不良現象的看法。 3、組織小組成員進行學法守法宣傳活動。 下面請第三小組匯報成果。 展示過程(略) 我們的感受:(略) 我們的結論:公民應樹立社會主義法治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權利義務觀;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努力做到全民守法。
教師評價:第3小組同學通過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良好的榜樣,希望同學們都向他們學習,做合格的守法公民。 教師總結: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使全民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以德促法,德法交融,努力做到全民守法,這是依法治國的思想基礎。
過渡:科學立法和全民守法已經為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那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強國大廈該如何搭建?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四個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合作探究四:
課堂討論:結合政治生活有關知識和本課內容,為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獻計獻策。 教師總結:幻燈片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戰略舉措,遵守憲法和法律,把黨政司法機關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環節三課堂小結:首先在了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明確了依法治國的定義、地位和總目標,明白了依法治國是什么;之后,從科學立法和全民守法兩個側面,探究了依法治國的前提和思想基礎,解決了依法治國靠什么的問題;最后大家通過探究明白怎樣依法治國,即怎樣做。
同學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幕已拉開,戰鼓已經敲響,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正在為早日實現法治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愿意加入這支奮斗的隊伍嗎?
好,下面請全體起立,和老師一起向憲法宣誓:
我宣誓:
嚴尊法,不越線; 講法制,守道德;勤學法,多宣傳; 享權利,盡義務;爭做鶴鄉文明人, 爭當中國好青年! 環節四:課堂練習(根據時間安排處理) 環節五:課后延伸總結課堂學生建議,寫一篇關于社會主義法治建
設的文章,發表在學校網站上。
通過學生實際生活體驗,培養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意識,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權利義務觀。
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語言表達能力。
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樹立法治意識,增強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強國而努力奮斗的政治責任感。
總結升華學生觀點,號召全校師生為法治中國建設做貢獻。。
【附:板書】
教學評價
本設計已經實際應用于教學。教學實踐證明本設計適合本框題內容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藝術性在于兩個亮點:第一、教學設計結構(對教材重新整合),科學合理、邏輯性強,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實際教學中更易于接收知識。第二、本設計表現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生活化,把教材知識融于生活中,通過學生的親身感受理解知識,更利于德育滲透。
教學反思
理科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把握不系統、不深入,所以有些學生在探究活動時,參與度不足。教師對課堂節奏的整體把握、對學生探究成果的總結、提升,還不十分到位。課堂應變能力、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