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火把節之夜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火把節之夜-遼寧省 - 大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火把節之夜-遼寧省 - 大連
《火把節之夜》教學設計
課型:欣賞 年級:四年級 【教材分析】
由吳俊生先生創作的中阮獨奏曲《火把節之夜》主要描繪了彝族人民在盛大的火把節的晚上,紛紛點起火把,盡情歌舞的場面以及青年男女借此互訴衷腸的情景。《火把節之夜》原為琵琶獨奏,隨著中阮演奏技巧的日益豐富,這首樂曲被移植過來,成為一首中阮獨奏曲。樂曲分為三個樂段,在一個簡短的引子之后,具有濃郁風味的第一樂段慢板主題輕柔的奏出,極具歌唱性,舒展柔美。第二樂段熱烈奔放,展現了人們手持火把載歌載舞的熱鬧情景。第三樂段再現了第一樂段,但與第一樂段相比,更加寧靜、優美。 【學情分析】:學生對少數民族節日了解較少,對中阮這一樂器也相對陌生。我在課堂安排上注重律動的設計,這樣能夠充分感受火把節熱烈的舞蹈場面。利用自己特長講解演示中阮這一樂器。四年級學生基本能按樂曲的情緒給樂曲劃分出段落。 【教學目標】
1、學生能通過學習,能掌握中阮樂器的音色特點及常用的演奏技巧。 2、學生能夠聽辨樂曲中的不同樂段情緒和速度、節拍的變化。
3、學生運用律動、模擬演奏、舞蹈等形式,能夠有效地參與表演,體驗樂曲情感。 4、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樂曲風格特點,增加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夠聽辨樂曲的結構。
2、感受樂曲情緒,能夠運用不同的音樂形式,表現樂曲。 【教具】
中阮、自制撥弦樂器、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聽《七月火把節》進教室
教師帶領學生做彝族舞蹈動作進教室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帶領學生進教室律動,感受彝族火把節熱鬧的氣氛以及學習彝族
簡單的舞蹈動作。
2、介紹火把節。(展示課件火把節圖片)
師:誰知道,我們剛才聽到的音樂是哪個民族的音樂?
生:自由回答 師:彝族(老師展示幾張彝族人的服飾及生活圖片) 師:誰知道彝族最重要的是什么節日?剛才歌中也唱到了。 生:火把節
師:是的,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人們圍著篝火祈求平安,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一種民族樂器演繹的火把節。(出示樂器)
【設計意圖】了解民族習俗,才可以更好地欣賞理解音樂,為欣賞音樂做鋪墊。 3、了解中阮的外形、音色特點及常用演奏技巧:(出示樂器并講解)
師:中阮是我國的一種民族彈撥樂器,它與琵琶、柳琴都屬于彈撥樂器。大家可以聽一下它
的音色,非常的柔和,是民族樂隊中的融合劑。阮的家族按照它的大小可以分為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通常樂器越小,它的音調越高。小阮則屬于高音樂器,低音阮屬
2
于低音樂器。中阮音色居中,較為柔和。 師:下面我來介紹幾種常見的演奏技巧 師:(講解并示范)右手分為:彈、挑、輪、掃等 師:左手分為泛音、揉、打、帶、滑等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知識技能,從而為下面教學環節埋下伏筆。 二、分段欣賞樂曲
1、欣賞引子部分(聆聽音樂)
師:樂曲的情緒、速度?給我們帶進什么樣的場景? 生:舒緩而柔美 慢板 生:夜晚、村落···
師:你能聽出樂曲運用了中阮中的什么演奏技巧嗎? 生:泛音,輪奏··· 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 師:(第一次聆聽)第一部分它的情緒和速度又是怎樣呢?它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運用了
中阮中的什么 演奏技巧呢? 生:寧靜、優美··· 師:(第二次聆聽)主題一共出現幾次,有什么不同?
生:2次(什么不同,未必能聽出來,教師給予講解—第一次主題出現比較安靜,第二次轉調,情緒更加激動,逐漸把樂曲推向高潮。)
【設計意圖】通過數出主題次數,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中的音樂要素,也知道不同的要
素表達的音樂效果不同。
3、欣賞樂曲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共分為abc三個段落) a段落欣賞
師:這段音樂它的情緒是什么樣的?速度?節拍? 生:情緒,歡快、跳躍··· 速度較快···節拍四二拍 師:我們一起來唱唱曲譜!
師:咱們一起來模仿小樂手來演奏一下這段主題。 (生模仿演奏,但要注意彈挑要準確)
【設計意圖】這段音樂歡快跳躍,音符清晰,適合視唱和模擬演奏,孩子在這段音樂中能
夠參與體驗,變身演奏者既提高興趣又學習知識。
b段落欣賞
師:那么這段音樂它的情緒是又什么樣的?速度?節拍?
生:速度沒變,快速。節拍變成四三拍,情緒溫柔、優美,好像在跳舞
師:這段音樂好像一段舞曲,美麗的彝家姑娘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誰能來模仿一下美麗的彝族姑娘呢! 生:自由模仿
師:讓我們一起隨音樂跳起來吧!
【設計意圖】這是一段三拍子音樂,學生可以根據這段音樂翩翩起舞,感受彝族火把節載
歌載舞的場面。
c段落欣賞
師:一段過度音樂之后,把整首樂曲推向了最高潮。我們再來聽聽它的情緒速度力度上的變化。
生:情緒熱烈,速度快,力度強。運用大量掃弦!
師:這是這首樂曲的最高潮,氣氛最為熱烈,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圍成圓圈,跳起來吧!
3
生圍成圓圈,一起縱情舞蹈!
【設計意圖】這是樂曲高潮部分,學生好像置身于火把節,模仿彝族人歡快舞蹈,氣氛非常熱烈,既提高學習興趣又參與體驗,樂在其中。 3、欣賞樂曲第三部分(聆聽音樂) 師:聽聽這段音樂與那一部分相似? 生:與第一樂段相識
師:樂曲結構為A+B+A’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能夠清晰劃分樂曲段落。 三、完整欣賞樂曲(用不同形式表現音樂) 師:我們一起完整的欣賞音樂! 第一部分大家用身體晃動,第二部分a主題模仿演奏中阮,b主題女生舞蹈c主題男女共舞,第三部分還回到一部分一樣晃動身體。 生聽音樂完成表演。
【設計意圖】完整感受音樂,清晰段落,參與表演,加深對樂曲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
達到教學目的。
四、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了用中阮演奏的《火把節之夜》,大家了解了中阮這一樂器的音色及演奏特點,也充分感受到了火把節的熱烈氣氛,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都是我國的不可缺少的文化,讓我們不斷填充自己,完善自己,把我們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最后我們一起在這首《七月火把節》中結束本課,再見! (舞蹈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總結本課,提升情感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