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元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元日》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教材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元日》江西省優課
一、初吟古詩(習俗導入、了解作者;解題、理解“元”,指導書寫“符”字)
1.<PPT1封面、音樂頁>導入:孩子們,聽到這樣的音樂,看到這樣的窗花,讓你想到咱們中國的什么節日?誰來說說,你家是怎么過春節的? 今天,就讓咱們乘坐時空穿梭機,一起穿越到1000多年前的宋代(960年—1279年),看看宋代人是怎么過春節的。
2. <PPT2 出示全詩 詩題為紅色>請同學們齊讀詩題:元日。超鏈接,點擊元字。周老師第一次讀到元日的時候,我挺納悶這個“元”字是什么意思,經過查字典,我知道有這么幾種意思,誰來幫幫我,你認為在這里應該是第幾種意思呢?
3. <PPT3 出示紅色課題><紅色字體顯示生字>老師用紅色標注的這些詞,他們想認識咱們三七班的同學們,你們認識他們嗎?
4. <PPT4點燈籠游戲 >如果讀對了,燈籠會趕來點亮咱們的教室。請坐得最正的一組開火車讀詞語。再全班齊讀。指導書寫“符”字。符字從字形上看,和什么有關?它的本意是指古代朝廷官員傳遞信息的一種憑證。符字是上短下長。“付”的左下豎稍短,橫寫在橫中線上,點寫在豎中線上。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側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
5. <PPT5 出示全詩>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大聲地讀三遍,注意讀準字音。讀好了的孩子請坐正示意老師。指明兩位同學讀詩,老師強調個別字的讀音。【自由讀】【指名讀】
6. <PPT6 出示有停頓的全詩>如果給每句詩畫一處停頓,你會在哪里停頓呢?注意節奏和停頓。7. <PPT7出示全詩介紹作者>先出畫像,你對作者王安石,了解多少呢?及時肯定學生讀書的方法。如借助工具書、課外閱讀、預習等。哎呀三七班的孩子了解得還真不少,讓我來自我介紹一下吧!齊讀紅色的詞語。 二、 吟詠古詩
8.<PPT8同桌互讀>孩子們,把古詩互相讀給你的同桌或前后桌聽,讀完坐正,孩子們,這首詩中哪個字或者哪個詞你不懂,舉手提問。會解答的同學請舉手。【同桌互讀】 預設:0.用查字典或者組詞的方法了解“除”字的意思是“逝去,過去”。1. 爆竹:人們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故稱爆竹。可以講一講“年”獸的故事。2.除:逝去。3.屠蘇酒,是在中國古代春節時飲用的酒品,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由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4.千門萬戶:形容家家戶戶,人口稠密。師范讀,從詩中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這些正是宋代人過年做的事,是他們春節的習俗。【教師范讀】
9. <PPT9四人小組合作 想象畫面 >輕輕的聲音讀古詩,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輕聲讀】10. <PPT10出示畫面>
11. <PPT11習俗對比>我們不但理解了詩句的意思,還知道了宋代人過春節的習俗。大家會發現,雖相隔千年,但是古代和現在過春節的習俗變化卻不大。孩子們,這種風俗習慣經過一代一代仍然保留在我們的生活里,叫傳承。以詩詞為代表的各種文學藝術的總和,叫傳統文化。
12. <PPT12創作背景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這首詩的意思,老師補充創作背景,請一位同學朗讀。 13. <PPT13新、舊,詩眼,酒 >再讀這首詩,這里的新和舊除指桃符還可能指什么呢?板書:新、舊詩中哪一個字能夠表達作者此刻的心情?板書:暖,畫太陽。像這種最能體現詩人心情或者最畫龍點睛的字詞,咱們把它稱為“詩眼”。比如,咱們學過《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楊柳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當中的“綠”字就是詩眼。如果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一杯豪邁之酒,“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離別之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一杯孤獨之酒,“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一杯思念之酒,那么這“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是一杯怎樣的酒? 三、吟誦古詩
14.<PPT14-16引讀>1. 宋神宗,愛卿,聽說你最近寫了一首《元日》,可否吟來給朕聽聽?2.繁體字,你會讀嗎?3.古時候的文字是豎排版的,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讀的,這樣你會讀嗎?4.古人創作詩文,是沒有標點的,去掉了標點的繁體字,你還會讀嗎? 【引讀4次】
17. <PPT17吟誦 平仄>孩子們,這節課上到這,我發現你們太會學習了,課上得太順利了,我決定給你們來點有挑戰的,三七班的孩子們,敢接受挑戰嗎?咱們現在讀的古詩詞,原本都是可以歌唱、吟詠的。它有著自己的格律和聲韻。簡單來說,平聲指1、2聲,仄聲是3、4聲。有個四字秘訣,保證你一學就會。平長仄短。 18. <PPT18平仄符號>吟誦。平長仄短。【老師范讀-學生自由吟誦-兩個同學吟誦-全班配樂吟誦】。剛剛聽大家的吟誦,我感覺我真正地來到了王安石生活的那個年代。
19. <PPT19-24傳統節日>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不但有美麗的詩詞,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傳統節日嗎?古人用美麗的古詩詞記錄了這些傳統節日。在詩人杜牧的眼中,清明節是這樣的;這一年的九月初九,王維是這樣思念家鄉的;八月十五,蘇軾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正月十五,在歐陽修眼中是非常唯美的。請同學們合上書,觀察語文課本的封面,你發現了什么?他們在做什么?清明-重陽-元宵-端午。孩子們,原來讀古詩可以讓我們了解幾百一兩千年前古人
的習俗以及傳統文化,以后咱們就用多多積累古詩詞的方法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好嗎?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