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俄羅斯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基于情境互動教學下的《俄羅斯》福建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于情境互動教學下的《俄羅斯》教學設計
——以《搭乘西伯利亞大鐵路游俄羅斯》為例
摘要:文章主要從激趣導入、趣聞答疑、綜合分析三個維度層層推進,教師結合旅途見聞,將地理知識融合其中。利用師生互動,教師引導等活動,落實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地理 激趣學習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七章第四節。俄羅斯作為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本節內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又因為俄羅斯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而且經濟比較發達,所以學好本節內容對學好其他國家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內容在地理思維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鑒性。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思維能力,并且在前面章節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學習一個大洲及了解一個國家的基本思維方法,考慮到學生心理及年齡特點,即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又思維活躍,樂于參與,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已具備的地理思維方法,進行問題設計,充分利用地圖,寓教于樂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輕松自然地接受新知。
三、三維培養目標
本課課程標準為“課標要求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該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用實例說明地理位置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本課的三維培養目標如下: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地跨亞歐兩大洲的歐洲國家。
2.運用地圖說明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地形、氣候、工業、交通和城市分布特點。 3.理解俄羅斯的人口分布、工業生產及交通運輸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4.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簡要分析俄羅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二)、過程與方法
1.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通過大量的圖片、文字、數據資料讓學生形成感性認識,激發學生興趣。 2.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通過直觀感受及問題解決獲得感知,形成能力。
3.嘗試從學習中發現俄羅斯東西部差異及資源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并通過查資料收集相關信息,提出縮小東西差距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俄羅斯和周邊鄰國的聯系,使學生明白國與國之間要加強彼此交流,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律及其對特性。 教學難點:三圈環流形成的過程。
五、教學方法
講授、探究和案例相結合
2
六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播放2018俄羅斯世界杯宣傳片,提問:2018年的世界杯在哪兒舉行? [生]基于課前2018世界杯宣傳片,得出在俄羅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為這堂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思考實際問題 1.冬季穿衣指南
[師]過渡:搭乘西伯利亞大鐵路去俄羅斯,伴隨著火車的鳴笛聲,我們跟隨9288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去俄羅斯。假如是寒假去俄羅斯旅行,為世界杯“踩點”的話,需要帶哪些衣物、裝備呢?
[生]羽絨服、雪地靴、加絨褲、耳罩口罩手套、暖寶寶……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旨在結合學生生活常識和原有的知識儲備,為俄羅斯氣候的講述做鋪墊,突出其寒冷的特點)
2.原因初探 (1)建構知識基礎
[師](過渡)考慮冬天去的話需要帶什么衣物和裝備,是由俄羅斯自然條件中的哪個因素決定的呢? [生] 找出西伯利亞大鐵路穿過的最主要氣候類型,在教師給出的氣候中降水和溫度的量化指標下,分析氣候特點。在教師引導分析俄羅斯氣候特點的同時,學生自己也回顧、思考上課伊始提出的問題,冬季衣物裝備的準備?偨Y出冬天——全方位防寒,
[師](過渡)考慮暑假去的話需要帶什么衣物和裝備?
[生]根據氣候特點,得出結論:夏天——溫暖,早晚溫差大,帶薄外套或風衣,帶雨傘。
(設計意圖:此部分是本堂課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掌握俄羅斯氣候類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結合氣候的特點,自主探究氣候對俄羅斯人衣食住用行的影響,進而提升地理實踐力)
(2)火車所遇“趣聞軼事”,檢驗生成
[師]列車上導游在講解時:有幾個疑問沒明白,請同學們一起思考解決。 課堂探究:北極熊稱號、玻璃海灘、列車菜單的秘密。 [師]問題1:為何被稱作“北極熊”。
[生]北極:緯度高,北極圈穿過北部,寒冷;熊:笨重、壯,面積大。 [師]問題2:玻璃海灘的秘密。
[生]俄羅斯人喜愛喝伏特加酒,烈酒御寒。 [師]問題3:列車菜單說明了什么?
[生] 俄羅斯人的飲食以動物性食物為主,蔬菜水果價格比肉貴。俄羅斯的氣候不適合種植業的發展,食物不能自給,谷物產量不穩定,目前仍然需要大量進口。
(設計意圖:同桌合作進行討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合作探究意識。在參與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歸納俄羅斯的氣候寒冷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影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3
3.山岳為筆、江河作墨,解密俄羅斯
[師](過渡)展示俄羅斯的地形圖,我們的行程會看到哪些景觀,途經什么地形區。行程途經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以及許多大河,有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找出俄羅斯的主要河流河流,要求學生識記主要地形區及河流。
[生]上臺利用希沃白板的互動功能依次找出主要地形區及主要河流
[師]俄羅斯自西向東依次為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山地。 亞洲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A- 東歐平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 C-中西伯利亞山地 D-東西伯利亞高原 [師]俄羅斯地形以哪兩類為主,大部分地形平坦。 地勢特點: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師]俄羅斯自西向東河流依次為:
[生]a-伏爾加河 b-鄂畢河 c-葉尼塞河 d-勒拿河
[生]根據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填表。并思考河流的流向。
[師](過渡)河流的流向和什么因素有關?俄羅斯亞洲部分的河流流向是?
[生]仔細觀俄羅斯地形圖,結合地形中地勢特點,進而總結出河流流向。
(設計意圖:以形象直觀的互動活動,即找出對應地形圖和河流,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合作總結出俄羅斯地形和河流的的分布規律,培養“找現象特點,巧妙識記”的科學探究精神,有利于綜合思維的培養。教師結合結構化板書和圖示板書,教師巧用口訣“畢葉勒”識記俄羅斯的主要河流,“平高山” 幫助學生識記俄羅斯西向東的主要地形區分布。
(設計意圖:
[師](過渡)用幾句簡單的話概括一下俄羅斯的位置特點?習慣上我們把俄羅斯看作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為什么看作歐洲國家?
[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唯一既跨亞歐、又跨東西半球的國家
[師](過渡)從東西半球看,俄羅斯大部分位于什么半球,小部分位于什么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俄羅斯位于什么半球?來
西 俄羅斯 東
東歐平原
伏爾加河
烏拉爾山
葉尼塞河
勒拿河
4
[師]本國東、西、北三面各臨什么海洋?在圖上找出: 北冰洋﹑黑海﹑太平洋﹑ 白令海峽。 [生]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西南臨波羅的海和里海。 [師]本國在陸地上還與哪些國家接壤?俄羅斯的陸上鄰國有14個。 [生]在圖上找出5個主要陸上鄰國。 (三)綜合分析
【探究二】小組討論:在這些河流中,哪條河的航運價值最大,為什么?
【探究三】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玄機,嘗試分析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俄羅斯氣候、地形分布圖,綜合分析河流的航運價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位置利弊,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