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河流與區域發展,長江三角洲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河流與區域發展—以長江三角洲為例》重慶市 - 北部新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河流與區域發展
——以長江三角洲為例
【課程標準】舉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導入】
剛才大家欣賞的圖片,都與什么有關?河流。這節課讓我們一起揭開河流神秘的面紗。伴隨著音樂的響起,地理的帷幕緩緩拉開,讓我們一起傾聽那些河流訴說的故事——尼羅河邊的金字塔,屹立千年不倒;兩河流域的空中花園,隨著四季怒放;印度河旁的摩亨佐達羅,訴說著曾經的輝煌;黃河流域的兵馬俑,昭示著華夏文明燦若星芒。
到底是什么孕育了這些古老而又偉大的文明?我們來看四大文明古國的分布圖,它們都分布在?
生:河流沿岸。
河流孕育了古文明,請大家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河流有哪些作用?
生:水源、沃土、航運、旅游、水能。(古時候也有防御的作用)(學生說不出則指圖問學生,河流為我們提供了什么?生活用水。)
教師寫板書:水、地、運、景、能。
今天我們以長江三角洲為例,探究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一、認識長江三角洲
過渡:首先,我們得知道長江三角洲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翻開書本P56,地圖冊P27,自主學習,尋找長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圍,并完成學案。1min(寫板書:河流作用)
1、位置和范圍
大部分同學已經完成了。老師打開地圖,請一位同學說一說你找到的位置。 生答:(湘教版沒有原話,可能學生會填長江中下游平原,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的結合部位。)
教師評價:這位同學找的位置很準確。
問:長江三角洲包括哪些省市范圍?請一位同學上講臺來指出。
生答:上講臺用教鞭指圖并說出,江蘇省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北部。(湘教版:江蘇省東南部、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嘉興湖州地區)
教師評價:這是它的范圍。 2、形成
長江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通過一個微課視頻,了解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思考河口三角洲具有什么特征?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河流從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處由于河流流速減緩,泥沙沉積,歷經千萬年不斷淤積而形成的地勢低平,形狀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
問:泥沙堆積的河口三角洲具有什么特征?請一位同學告訴大家。 生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簡稱長三角。它是由長江和錢塘江的泥沙淤積而成的濱海平原。
過渡: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促進了人類文明在此形成。七八千年前,河姆渡人在長江三角洲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預示著這里原始農業的出現。
二、河流與長三角發展
(一)原始農業的出現
問:河流為河姆渡人發展農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同桌閱讀討論:請同學們看到學案P1【閱讀討論】部分,與同桌討論思考,給大家1min時間。(寫板書:區域發展)
哪位同學已經找到了?請這位同學。他找全了嗎?
很完整,河姆渡文明位于河流下游,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這些都是河流為河姆渡人原始農業的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
(泥沙堆積形成了這里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水源充足能提供農業的灌溉用水,發展淡水漁業。)
討論結果:通過河姆渡遺址的考察,我們知道,河流的水,為農業提供灌溉水源,還能發展淡水漁業;河流帶來的泥沙,形成了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河流促進長三角農業的發展。(寫板書:農業)
(二)近代工業的興起
過渡:農耕文明興盛了幾千年,隨著發展,清朝末年,長三角的近代工業迅速興起。
例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了江南制造總局,掀起了近代工業的新篇章;實業家張謇在江蘇南通興建了大生紗廠;榮氏兄弟在上海創辦了福新面粉廠。河流為長三角近代工業的興起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小組合作探究:請同學們看到導學案P2【合作探究】部分,這里有三則材料,請第一組的同學探究材料一;第二組的同學探究材料二;第三組的同學探究材料三。探究結束后請推選一位小組代表起來說出你們組的探究結果。給大家3min時間討論。(教師黑板上畫圖,巡視各小組完成情況,并尋找一位同學上講臺畫圖)
1、水運條件好
問:有請第一組代表分享探究結果。
生:上游流量小、流速快、航道淺、江面窄;下游,這里長江流量大、流速慢、航道深、江面寬闊。
師:對比上下游的水文特征,下游江闊水深,水流平緩,什么條件好? 生:水運條件好。
師總結:這里內河航運的水運條件好,便于與外界聯系。 2、江海聯運位置優
因此大生紗廠通過水運將貨物運輸到各地銷售。請第二組代表上講臺來畫出大生紗廠的水上輸出線路。
生:上講臺畫圖。
師:請你為大家解釋你畫出的航線圖。
生:從長三角出發,沿著長江將貨物運送到重慶; 這條航線是三種航線中哪種?
生:內河航線,能夠溝通長三角和西部內陸地區。
生:沿著海岸線往北,將貨物運送到大連; 這是什么航線?
生:沿海航線,能夠溝通長三角和南北方地區。 生:同樣沿海岸線往南,將貨物運送到東南亞。 這是什么航線?
生:運往東南亞的航線是一條遠洋航線,能夠加強對外聯系。 師:長三角地處江海交匯之地,大生紗廠的貨船通過內河航運到長江入海口之后不經中轉繼續進行海洋航運,實現了江海聯運。
師總結:當黃金水道遇上黃金海岸,就像一支續弦待發的箭,長三角就在弓箭交匯之地,能夠實現江海聯運。
探究結果:河流為長三角帶來了便利的水運交通(寫板書:交通),促進長三角近代工業的興起。
3、其他
河流除了便利的水運,還為長三角近代工業的興起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第三組的代表回答:平坦的地形,工業用水。(工業用水)。 探究結果:河流提供平坦地形和工業用水,促進長三角近代工業的興起。(寫板書:工業)
(三)現代城市的發達
過渡: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今天的長三角,是一幅怎樣的繁榮景象呢? 這是一幅中國的燈光圖,你能找到它嗎? 生:最亮的地方。
師:同時也是中國范圍最大的地方。它是中國最耀眼的明珠。 1、農業
今天的農業更為發達,這里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地,著名的淡水魚產區。所以它有一個美稱?魚米之鄉。
2、交通
這里的水運十分繁忙,上海港目前的貨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 3、工業
現在的長三角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河流是工業的生命之源。 4、城市建設
河流還促進著這里城市的發展——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最有魅力的城市杭州;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六朝古都南京。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問:它為什么能成為我國最大的城市群?請同學們結合剛才所學的知識,想一想?
生:農業發達、交通便利、工業發達,形成最大城市群。 河流為城市的建設提供了什么便利?平坦地形、生活用水。 5、旅游價值
繁華的城市也有溫婉的一面,人們常用江南來形容這片風景如畫的土地,你印象中的江南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與我們分享。
生:這里河湖交錯、小橋流水、古典園林……
小結:長三角地區依賴著水,塑造了江南水鄉特色,吸引著我們前去觀光旅游。這是河流為城市的發展帶來的什么價值?旅游價值。
區域綜合:河流促進著長三角農業、交通、工業的發展,還為城市建設(寫
板書:城市)提供了平坦的地形、生活用水、帶來了旅游價值。曾經的小小聚落,發展成為了今天的繁華城市群,河流促進著長三角從古至今的發展。
三、“東學西踐”
過渡:我們所在的北碚-合川地區,有河流流經嗎?嘉陵江。 1、嘉陵江與區域發展
嘉陵江流經的北碚-合川地區,可以依托嘉陵江怎樣發展呢? 我是小小規劃師
我們是家鄉的小主人,用已學地理知識來規劃我們的家鄉。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幅我們這個地區的示意圖,這里是我們的學校;這里有山脈和嘉陵江(從上游向下游指),在嘉陵江邊還有地勢平坦的土地;這個峽谷分布著一個天然出露的溫泉;上游建造了一個大壩;白色的線條是公路和橋梁。
了解了我們這個地區,接下來老師要為各位規劃師分配任務了。第一組是農業部,第二組是工業部,第三組是城市部。請各部門在學案的示意圖中用圖標規劃你部門發展的具體位置,并說出河流為你部門的發展提供了哪些便利?一會兒我們請規劃師上講臺來匯報。給大家3Min時間小組合作規劃。(巡視各組的完成情況,將圖標發給各組,小組推選一位規劃師帶上圖標一會兒上臺匯報。)
時間到,進行“地區規劃”報告會。首先有請農業部規劃師:
農業部:種植業、漁業。河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灌溉水源,發展種植業;河流里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工業部:為工廠帶來水源、平坦的地形;為水電站提供水電能源。(如果學生將工廠布局在上游,就問學生,你的工廠排放污水會影響下游地區的發展,所以工廠最好布局在下游地區。)
城市部: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溫塘峽開發溫泉峽谷旅游區。 感謝三個部門的規劃師,他們不愧為業界精英,清楚指明我們這個地區該如何依托嘉陵江提供的便利進行發展。
2、河段差異
我們這個地區的河流,有長三角的河流沒有體現的一個作用是什么? 生:發電。
為什么能發電?
生:嘉陵江在長江上游,山高谷深,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可以發電。 因此河流不同河段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差異。
河流還能為我們帶來水電能源。請大家把水能添加到學案P3的表格中。 河流帶來的水、地、運、景、能等作用,促進著沿岸農業、交通、工業、城市的發展。
3、嘉陵殤
嘉陵江帶給我們便利,促進家鄉發展的同時,還帶給我們哪些不利呢? 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洪水、污染、阻隔交通(河流為我們帶來便利水運交通的同時,像一道天塹,阻斷了兩岸人們的交流)。
河流也會給它的沿岸地區帶來不利影響,我們如何趨利避害呢?
學生說:修建水庫,調節河流的水量,減輕洪水帶來的災害(植樹造林);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不被污染(作為學生,可以怎么做?);建設橋梁,溝通河流兩岸。
河流帶給我們的不利也可以用和諧的方式趨利避害。
四、【總結】
河流給人類提供了水、地、運、景、能等作用,人類離不開河流的養育,我們憑借著河流的各種作用,因地制宜(寫板書:因地制宜,黃色粉筆),促進沿岸地區的發展。只有人類和河流和諧相處、趨利避害,才能走出一條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寫板書:持續發展,黃色粉筆)。
(時間多余——課堂上我們不能進行實地考察,老師提前拍攝了視頻,請大家跟隨視頻內容進行實地考察。播放視頻。將我們的地理知識,運用于生活中,建設我們的家鄉。)
最后,一曲《嘉陵之歌》,一起暢想我們的家鄉明天會更好! 請大家全體起立。請大家跟老師一起,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歌。
本節課的亮點:1、河流孕育的四大文明古國引入,震撼開場。美麗的圖片,優美的文字,動聽的駝鈴聲,欣賞河流孕育的古文明,進而讓學生思考河流的作用。2、按時間線索,探究河流促進長三角從古至今的發展——河流促進原始農業的發展、河流促進近代工業的發展、河流促進現代城市的發展。河流促進著長三角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從小規模到大規模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繁華的景象。3、“東學西踐”將本節課學習的地理知識遷移運用到學生所在地區,設置“我是小小規劃師”的活動,讓小主人依托嘉陵江的便利規劃建設家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