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物質的溶解現象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物質的溶解現象》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物質的溶解現象》海南省優課
專題復習《物質的溶解現象》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回顧,加深對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理解與運用,掌握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 2.掌握溶解度的含義。
3.會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復習,認識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及轉化。 2、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復習、交流討論等進行學習。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中,通過溶解性與溶解度的學習,讓學生關注與溶解度有關的日常現象,感受化學對改善生活與
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教學重點】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2、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教學難點】 1、明確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溶解度曲線的理解與應用。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案
【教學過程】 一、 展示學習目標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對溶解現象的有關知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我們一起來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合作交流
類型一、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命題角度:考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定方法及相互轉化。
1.要確定某溶液為飽和溶液,判斷依據是( ) A. 不斷蒸發溶劑有不溶解的溶質出現 B. 溫度和溶劑量不變時,加入該溶質后,還能溶解
C. 溫度和溶劑量不變,溶液的濃稀程度不變 D. 溫度和溶劑量不變時,再加入少量該溶質,不再溶解
2.要使一杯接近飽和的硝酸銨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采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 加氯化銨 B. 加硝酸銨 C. 降低溶液溫度 D. 恒溫蒸發溶劑
3、A、B兩個燒杯中盛有相同質量的水(其中A燒杯中水溫為10 ℃,B燒杯中水溫為30 ℃,不考慮溶解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分別在兩個燒杯中加入10 g甲物質,充分溶解后所得現象如圖5-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B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若將A燒杯中的溶質全部溶解,可采 用降溫的方法
圖5-2
2
D.升高溫度可將甲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考點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投影]
1、概念 2、判斷方法
3.相互轉化(對大多數固體溶質來說)
( )( )
( )( )( )
注意:
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如氣體、熟石灰等)需____ __(填“升高”或“降低”) 溫度將其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考點二】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 類型二、溶解度曲線
4.右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B>A B.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以通過冷卻熱飽 和溶液的方法提純A C.升高溫度可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為飽和
D.將t2℃時A、B、C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 t1℃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B>A
5、20 ℃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純凈物各20 g,分別加入到四個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況如下表:
物質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體的質量/ g
4.2 2
0
9.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3
B.丁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
C.20 ℃時四種物質溶解度的關系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劑的質量大小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6、請根據右圖中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⑴P點的含義是 。
⑵t2℃時,30 ga物質加入到50 g水中不斷攪拌,能形成80 g溶液嗎? (填“能”或“不能”)。
⑶將t2℃時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最小的是 。
⑷現有a、b、c三種物質的濃溶液,適用于海水曬鹽原理進行結晶的是 。
【考點二】考點總結 溶解度 1.概念:
2.影響因素:①內因:溶質和溶劑的性質;②外因:主要是________。 3.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注意:
判斷某一數值是不是溶解度,關鍵是看它是否同時滿足四個條件“一定________、________ g溶劑、________狀態、溶解的溶質質量”。 【考點三】溶解度曲線
1.概念:指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橫坐標表示________,縱坐標表示__________。 2.應用:(1)查找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____________。
(2)比較不同物質在________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若某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有交
4
點,則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________。
(3)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據此可以判斷結晶的方法,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大(曲線向上且“陡”)的,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結晶。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小(曲線“平緩”)的,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結晶。
題組訓練(中考鏈接)
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由圖可獲得的一條信息是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純乙的方法是 .
(3)t2℃時,將不飽和的甲溶液,轉化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 .變化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選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4)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的溶液由t2℃降溫至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 (選序號).
A.甲>乙 B.甲<乙 C.無法確定.
教后反思
[板書設計] 物質的溶解現象
考點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相互轉化
相互轉化(對大多數固體溶質來說)
( )( )
( )( )( )
考點二、固體溶解度 1、 概念 2、 影響因素 考點三、溶解度曲線 1、 概念 2、 應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