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華民國的創建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安徽省 - 蕪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安徽省 - 蕪湖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❶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
了解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中華民國建立以及對內對、外政策;知道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史實;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及重大意義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性問題為主線,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喜歡課堂,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通過對中華民國建立以及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史實講述,讓學生明白實現民主
政治的曲折性,從而讓學生樹立實現民主制度化的遠大目標
【重點難點】
重點: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 難點:中華民國建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的意義
【教學方法及手段】
利用智慧課堂,將搶答、提問、互動問答、討論、學生講形式貫穿始終,以學生探究法為主,并利用視頻、微課錄制,加深對知識點掌握,同時將平板作業及時反饋。
❷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末代皇帝》電影劇照,民眾街頭剪發的歷史圖片,向學生提問并搶答:末代皇帝是誰?剪辮子場景可能發生在哪一歷史時期?以圖片創設歷史情境,一是讓學生體驗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的變化,直接切入主題。二是激起學生興趣,引發探究欲望。 二、師生合作,互動探究。
1.過渡:假如你是革命黨人,武昌起義成功后,你首先考慮的大事是什么?讓學生認
識到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建立一個統一的共和政體,是這次革命的目標。也是當時革命斗爭的需要。(教師講述:武昌起義之后,各省紛紛獨立,中國革命形勢
一片大好。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中華民國成立)
- 3 -
目標導學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1.學生結合課本,做一名信息速查員,完成中華民國建立的表格信息。
2.結合時間軸,教師明確,中華民國和南京臨時政府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華民國指1912—1949間中國的國家名稱,簡稱民國,分為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北洋政府時期和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三個歷史時期。南京臨時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的,具有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性質的中央政權。
3.重點掌握紀年改革,用民國紀年取代清帝的年號,反映了“民主觀念對帝國觀念的否定”,對遠離革命風暴中心的人們來說,這比“皇帝倒了”更使他們千真萬確地感受到時代的變化。通過習題和學生講的形式,讓學生學會民國紀年和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
目標導學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結合臨時政府成立后面臨的形勢圖并簡單介紹袁世凱,說明臨時政府成立之后面臨著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
2.在南北雙方合議,袁世凱軟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統帝下詔退位。通過隨堂演練,明確清帝退位的意義。意味著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3.教師講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力圖通過和平方式早日實現共和,為此孫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他即行辭職,并推舉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
搶答提問: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提出了哪些條件? 搶答:袁世凱會答應這些條件嗎?他又是如何做的?
學生回答:不會。袁世凱以北方秩序不易維持等為借口,迫使南京參議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職。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4.教師強調:1912年4月,孫中山正是解除臨時大總統職位。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三、針鋒相對,暢所欲言
有人說,如果沒有孫中山的拱手相讓,袁世凱就當不上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不會落入袁世凱手中,孫中山到底該不該讓位給袁世凱?
通過討論,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歷史,學會史論結合的方法。 主要觀點:這是由孫中山所處的環境和中國資產階級的特性所決定。孫中山在中外勢力的夾攻和革命陣營內部妥壓力下,勢單力薄,無力挽救局勢,只好讓位給袁世凱。
- 4 -
四、微課錄制,精講要義。
目標導學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教師強調:1912年3月,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目的就是為了以法律的手段約束即將出任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維護民主革命成果。
2.教師歸納總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地位、意義:(錄制微課)
教師分析:主權在民,體現了對君主專制和君權神授思想的否定,共和制的重要體現,自由平等是對封建思想尊卑有別觀念的否定,三權分立是民主制的表現。
五、作業反饋,評點提升。
平板作業:閱讀魯迅作品,體會辛亥革命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魯迅作品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國國民形象。這些小說反映了雖然皇帝倒了,辮子剪了,但中國民眾仍然處于封建勢力和思想的統治之下,民主革命的任務沒有完成,中國革命仍將負重前行。
❸板書設計➷
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