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黑龍江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黑龍江省優課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的概況;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長城基本情況;明朝古典小說的思想藝術特點。
過程與方法
三位科學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點。設計一張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簡表。通過交流、了解各部小說主要內容,明確它們都有反封建的時代特色,知道它們在國內和國際的文學史上都占據重要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三位科學家事跡的介紹,探究他們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養刻苦學習、勤于思索、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品質。使學生懂得從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兩個方面鑒賞文學藝術作品,提高個人素養。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長城、明朝小說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
教學難點:明朝三部科學巨著,指導學生對課本科技成就的時代特點加以分析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看它的目次為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蟲、魚、禽、獸、人等部。„„至于動物藥部分的編排,李時珍先描記比較低等的蟲、魚、龜、鱉之類;再描記比較高等的動物禽、獸和人等。這與現代動物分類學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相吻合。說明他的分類是科學的、合理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代中國的最后的科技、文藝輝煌——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二、新課講授
科技名著
1.學生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巨著 作者 內容
地位
《本草 綱目》
李時珍 全書190多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收錄藥方11 000多個;還附有1 100
總結了我國古代藥
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多幅藥物形態圖
《天工 開物》 宋應星 覆蓋了當時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
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農政全書》
徐光啟 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等大類 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
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明長城和北京城
(一)明長城
1.朗讀課文(79頁“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這段文字)
2.搶答問題:長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點?
答案提示:(1)目的: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 (2)起止地點: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3.學生讀教材回答問題修筑長城的影響
提示: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
(二)北京城
1.圖片展示朗讀課文(80頁“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兩段文字),提問:營建紫禁城的基本
情況。
答案提示: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
小說和戲劇
1.學生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書名
作者
特點
《三國演義》 羅貫中
描寫了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戰爭,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水滸傳》 施耐庵 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
長篇英雄傳奇小說 《西游記》
吳承恩
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歌頌了孫悟空的正義精神和反抗精神
2.讀教材簡短的介紹:明代戲劇的代表作的基本概況。
答案提示:湯顯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三、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明清的建筑和科學技術,我們感知到明清科學技術在世界上大體出于領先地位,然而沒落的
封建制度和至高無上的皇權思想阻礙了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了中國的落后,一直延續到鴉片戰爭的爆發。這段科技發展史值得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