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變廢為寶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第6課《變廢為寶》河北省 - 張家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湘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第6課《變廢為寶》河北省 - 張家口
了解變廢為寶的相關知識及學習變廢為寶的意義,使學生掌握變廢為寶的方法,學會選擇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學情分析
~本課隸屬于《新課標》中“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本領域強調: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手工組合、拼裝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重點難點
~通過作品分析討論資料收集,合作整理,個性展示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歸納、概括、聯想等方法提高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變廢為寶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節課與大家帶來的材料有關系,老師看了你們帶的這些材料大都是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出示圖片)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中每天都要產生像這樣的很多垃圾,有些垃圾經過回收加工,可以成為新的材料,有些材料到了藝術家的眼里,就會化腐朽為神奇,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這件作品就是用廢舊電子材料制作的一輛摩托車,是不是很神奇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目睹更多的神奇吧!” 師:“好!請看屏幕。” 1、這是用礦泉水瓶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燈的造型。廢舊材料做出一個全新的概念來,充分的利用了塑料的特征,透明輕巧,達到物以致用。 2、我們看這件作品,也是利用礦泉水瓶制作的,在燈光下晶瑩剔透,像水晶一樣,我們看它的花瓣就是利用礦泉水瓶的瓶底,把每個底取下來然后連接在一起,像個掛燈,很是漂亮。 3、這個呢,飲料瓶側過來排列組合在一起,訂在墻上,里面放一些報紙、雜志,形成一個儲物空間,在這里有人可能認為這樣做是為了省錢,其實不然,這樣做更多的是體現人的創造性。 4、我們看這兩件作品,飲料瓶做的燈,在靜靜的夜晚,在這樣的燈光下,我們去享受用自己智慧創造出來的美妙生活,很是愜意。 5、這是一件用樹枝做支架的落地燈,它的好處就是環保、節約資源。 6、看這件,這是誰?她是美國的一位黑人女歌星,她是惠特尼休斯頓,大家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呢?對了,就是用的廢舊雜志彩頁重新拼貼而成的。 師:“看了這些神奇,令我們驚嘆不已,同時我們也知道了它們是從哪些垃圾廢物中產生的了,今天的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如何“變廢為寶”。 出示課題《變廢為寶》
活動2【講授】變廢為寶
~一、變廢為寶的概念和意義 師:“說到變廢為寶,其實就是把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收集起來,利用它們的形狀、質感、色彩、肌理等視覺元素重新組合,這時的廢物就不再是廢物了,甚至不再是它本身意義的物品了,完全是按照藝術家的想象力及需求重新賦予給它新的概念了,請同學們看下面這些作品,我們體會一下。同時思考一個問題:作品的意義是什么,也就是變廢為寶以后有什么用處?” 師:“好!請看大屏幕。” 學生看屏幕出示的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強調作者的創意思想和作品反映的情感) 《公牛頭》:畢加索在他的著名作品《公牛頭》中用的材料全部取自自行車,即一個舊自行車座和一個車把。這些簡單的現成品到了他的手里使他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力,他巧妙的構思出了這一尊“公牛”。上翹的車把形成了尖聳的牛角,狹長的車座變成了牛的面部,整個作品簡單得無法再簡單。帶著畢加索慣有的幽默,一切都顯得那么妙不可言。他的雙手充滿了點石成金般的魔力。 看這件,這件作品完全可以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但是藝術家用煙頭拼貼成一幅骷髏圖案,就更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提醒人們吸煙的危害。 這件作品,上面用了很多的廢舊零件,這些廢舊零件如果不用的話就會被扔進垃圾箱,永遠的成為了垃圾,但是恰恰因為這件作品使用了它,就再一次賦予了這些廢舊材料以生命力,看來是物盡其用呀。 看這件,這是用高粱桿制作的作品,說起高粱桿在生活中使用還是滿頻繁的,生活中我們用的掃帚、篦子都是用的高粱桿,也是物盡其用呀。 再來看這幅作品,同學們看上面是什么東西呀,對了,就是蒼蠅排隊集體過河這么一件作品,很有意思。蒼蠅是害蟲,我們在生活中都很討厭它,但是在藝術家眼中這個害蟲居然成為了他創作的元素,多有趣呀,生活中我們不見得會把這幅作品掛在墻上,但是這樣去思考,這樣發揮想象力是很可貴的,這幅作品毫無疑問帶給我們另一種思維,極大的開發了我們的想象力。 看這輛哈雷摩托車,用的都是可回收pvc下水管道,很顯然在藝術家的眼里它已經不是流水的管子了,而是摩托車的一個個零件了,造型中用腳踏車的動力傳桿結構代替了哈雷常規的發動機,目的就是呼吁減少尾氣排放,保護環境。我們說這時的廢物就不再是它本身意義的物品了,完全是按照藝術家的想象力及需求重新賦予給它新的概念了。好,看完這些作品,別忘了老師剛才提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總結一下,變廢為寶有什么意義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通過大家討論我們總結,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可以有三點意義” (板書)1、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2、物盡其用、綜合探索 3、發揮想象、開發創造 這就是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意義,并不是我們生活中缺這點廢物,而這是一種意識,喚醒我們去關注環境、保護資源。 看了這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想必同學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創作欲望,你們生活中也有很多廢舊物品,也想創作一幅變廢為寶的作品,別著急,這里邊還有一些方法: 二、變廢為寶的方法 1、廢棄物的平面拼貼(作品欣賞分析,出示學生作品) 所謂平面拼貼,就是一些物品組合在一起是相對平面的,比如我們之前看到的這兩件作品;還有這些作品,它們組合在一起都是相對平面的;這是用扣子,易拉罐,紙繩,豆子拼貼而成的;再看這件作品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的同學看出來了,用的是包裝箱的紙板,這個紙板有個特點,它中間是由瓦楞紙構成的,外面是一層牛皮紙,作者巧妙的利用了幾層紙的合成關系,把外層的牛皮紙刻掉,按需要漏出一些瓦楞紙,出來的效果很神奇。看這件作品,這是用毛線圍成的人物形象——侯寶林,這用的也是毛線——馬三立;看這件作品用的什么呀?對了,有同學看出來了,用的就是鉛筆屑拼出來的作品,很神奇。這用的什么材料呀,哎,對了,用的就是磁帶,這些作品都是平面的。 那么第二種方法,廢棄物的立體組合: 2、廢棄物的立體組構(作品欣賞分析,出示學生作品)同學們看,這些作品都是立體的,和剛才平面的不一樣,有的更具有仿真性,這四件都是用的一種材料——易拉罐,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件實物——用易拉罐制作的飛機,這是用的一次性筷子,這是用的紙箱板,這是鐵絲,電線,這個呢,酒瓶子,上面粘的是橡皮泥,這個用的是塑料袋做的禮服。 師: 看了這么多作品,“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是你們的想象力,其次是動手制作能力和駕馭材料能力,其中還有各方面知識的穿插運用,當然作品的美感很重要,所以說,一件變廢為寶作品的產生是大家,綜合能力的鍛煉。” 師:“下面的時間同學們就對你們手中的材料開始加工,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相互合作完成,待會我們來看看哪個組的同學想象力最豐富,作品最精美。提醒大家在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好,開始動手做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