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詩經二首,關雎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詩經二首《關雎》江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2詩經二首《關雎》江西
《關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②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解讀、品讀中把握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材分析:
1. 重點:品讀詩歌,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 難點: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教學方法:誦讀法、聯想想象、討論交流
學法指導:大聲地朗讀,生動地譯讀,多元地品讀,優美地范讀
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外國流行詩歌翻譯為中文,用不同版本展示中國文化之美,引出《詩經》的介紹學習。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不學《詩經》就不懂怎么說話。可見《詩經》的重要影響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二.話《詩經》
1.請學生談談對《詩經》的認識、了解
(PPT展示《詩經》文學常識)
①《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②《詩經》六義:
作品分類:《風》、《雅》、《頌》
表現手法:賦、比、興
2.教師:《詩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著我們 。它的文化傳統就像空氣一樣滋養著我們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終流淌在我們的文化血液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第一篇——《關雎》。
三.一詠三嘆吟讀《關雎》
1.全班齊讀(訂正字音)
窈窕yǎo tiǎo 淑shū女 好hǎo逑 寤寐wù mèi
2.男女和讀(讀準、體會節奏—四言二字一頓)
3.學生個讀、評讀
4.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思考: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中心句?
明確:這首詩寫了一個君子對一個淑女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中心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詩情畫意譯讀《關雎》
1.入情先入境,如果把這首詩當成是一個劇本,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導演,你會拍攝幾個場景來反映這首詩歌?PPT展示圖片。
雎鳩和鳴圖——渴慕、愛慕(清新、活潑)
難眠采荇圖——憂思、惆悵(速緩、調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樂圖——喜悅、莊重(“鐘鼓樂之”語頓、重音)
2.學生想讀詩歌,展開想象以文譯讀
3.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請學生有感情地吟誦詩文。
五.意趣盎然品讀《關雎》
引:好詩不厭百回讀,《關雎》被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大家深入品讀比詩,讀出其美。引導學生采用不同讀法體會人物情感。
1.小組討論交流,尋覓《關雎》的美點;
2.師生交流:
預設以下內容:
①意境美:
關關鳴叫的雎鳩,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君子,左右飄搖的荇菜……
②情感美:
喜悅、愛慕→苦悶、惆悵→陶醉、幸福
“哀而不傷,樂而不淫”
③形象美:
淑女:勤勞賢惠、嫻靜美麗
君子:重情重義、志趣高雅
④語言美:
重章疊句:一唱三嘆、回環往復
⑤藝術表現美:
以景起興、情景相融
六.詩意棲居再讀《詩經•關雎》
1.師生美讀(背誦)
2.詩歌小結:縱觀全詩,體會故事線和結局之美好。 3.拓展:古往今來我國描寫愛情的詩歌,PPT顯示 《詩經》——中華文化創生時期綻放的精神之花。
針對青春期孩子對異性的喜愛之情的現象給予看待方法和三個建議。
七.課堂總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簡單、豐盈而純美。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親近它,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二、作業布置:
書面:挑選《詩經》中的一首,用自己的話改變為一則白話文故事,可適當想象。
活動:古詩吟唱并背誦默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