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藤野先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藤野先生》天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藤野先生》天津市 - 武清區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本課是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魯迅先生的文章不僅要理清情節,理解人物,更要了解到魯迅先生對于那個時代的思考和對于民族國家的情感。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對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課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多主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文章圍繞中心取材,明暗兩條線索相結合進行記敘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師生交流,學習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藤野先生高尚品格,體會魯迅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懷,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文章圍繞中心取材,明暗兩條線索相結合進行記敘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交流,學習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教師引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工具 教材及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七年級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回憶了自己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質樸、博學”,令童年魯迅信服,敬畏。但魯迅曾說過“在我所認為我之師中,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卻是另外一個日本人——藤野先生。那藤野先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什么讓魯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這段難忘的經歷,認識這位給魯迅以鞭策的先生吧!
2.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①.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首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的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有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等等。 ②.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緋紅(fēi) 發髻(jì) 畸形(jī) 不遜(xùn) 匿名(nì) 詰責(jié) 喝采(hè) 杳無消息(yǎo) 瞥見(piē) 深惡痛疾(wù) 3.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①.背景介紹
魯迅1902年留學日本,在補習日語的同時,積極參加反清愛國活動,1904年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兩年后棄醫從文,想從改變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1906年到東京開始文學活動。1909年,由日本回國,魯迅先生在仙臺學醫時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別藤野先生,在與藤野先生闊別20年后,魯迅先生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篇回憶性散文。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敘事線索,思考: 文章記述了魯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試為每一件事擬一個小標題。(明確:在東京的見聞
在仙臺求學、藤野先生為我添改講義、藤野先生糾正解剖圖、藤野先生關心我的解剖實習、藤野先生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情形、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與先生作別)
文中具體寫了與藤野先生相處的哪幾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質?
(明確:治學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
課文除直接寫藤野先生外,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材料又是圍繞什么線索來組織的?
(明確:圍繞作者經歷這些事件的情感變化來組織的)
③.明確本文雙線結構
明線: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作者的愛國情感)
4.合作探究 品析人物
①.小組合作探究研讀課文第31段,“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魯迅產生了怎樣的變化?文中哪兩件事件促使了他的轉變?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點撥指導:棄醫從文:匿名信事件——個人與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看電影事件——思想受極大震動,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體現魯迅愛國情懷)
看電影事件——思想受極大震動,民族自尊心受到嚴重挫 ②.總結歸納作者魯迅和文章主人公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質。 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摒棄民族偏見
魯迅:對國家對民族的憂患意識、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心
5.總結主旨 拓展延伸 ①.總結歸納文章主旨 魯迅的這篇回憶性散文,記述了與日本老師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經歷,以及他在日本棄醫從文的過程,表現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摒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魯迅對他真摯的懷念。并反映出那個時代魯迅等進步青年所特有的憂患意識,以及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愛國心。
②.魯迅寄語,與君共勉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6.布置作業 加深理解
①.熟記本課生字詞 要求:做到會讀會寫
②.梳理本課所學內容,加深理解。要求: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及時找我解疑、掌握。
③.完成質量檢測B組兩道習題。要求:在所學基礎上發散思維,組織答案。
六.板書設計
敘述線索:雙線結構
明線: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作者的愛國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