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守護生命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守護生命》海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守護生命-海南省省級優課
第九課 第一框 守護生命
●課標分析
本單元內容依據《課程標準》中“成長中的我”中 的“認識自我”和“自尊自強”部分編排。本課旨在通 過活動、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學會對生命進行探索 和思考,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發地付出關愛,珍 重生命。讓我們守護生命,增強生命的韌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守護生命的內容,知道守護生命需要關注 并養護我們的精神。
2.懂得愛護生命,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 意識,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
3.知道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維護健康,守護生命。 能力目標
1.增強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 書面及口頭表述能力和模仿、創造能力。 3.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思考自己的生命價值,幫助學生樹立 積極的人生觀。
2.進一步引起學生對生命的思考,激發學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守護生命 難點:守護生命 ●教材分析
“守護生命”是教材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的第 二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守護生命”主要圍繞“守護 生命”和“增強生命的韌性”兩個框題組成,第一框題 “守護生命”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是寶貴的,要守 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防范能力,掌 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愛護身體,還需要養護 我們的精神。第二框題“增強生命的韌性”主要告訴 我們要發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增 強生命的韌性,維護健康,珍愛生命。總之,本課旨在 通過教學,進一步引起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激發 學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質。 ●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 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義何在,這些都是 極為重要的問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情 感體驗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對生命世界并不陌生。 一方面他們意識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們又 比較缺乏對生命領域的探索與思考。所以圍繞“生 命”話題,開展活動,能有效地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對生命的心理體驗,從而很好地達到師生參與、感知、互動 的教學效果,同時能進一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生命, 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學法指導
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堅持先學后教、 學教互動的教學程序,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 習方式。而自主學習、學教互動,又主要是指向教學 目標,圍繞重點內容開展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的探究 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道理、培養情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請你來給它們排個序,越重要的要在前面:財富、健康、幸福、地位。
【設計意圖】通過排序,了解學生心里對財富、健康、幸福、地位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對健康的重視進而引出對生命的思考。
二、推進新課 (一)愛護生命 1、關注自己的身體 1.活動一
小明,今年十二歲,每天趴在課桌上看書,每天光吃泡面不吃飯,把飯錢省下來抽煙和去網吧。周
2
末回家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熬夜打游戲,發現自己感冒了從家里隨便找出了一顆藥吃了,發現有效期是 2015年的。
請思考 :1、你覺得小明的生活合理嗎?
2、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請指出來?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危害? 3、請你就小明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身體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2、珍視自己的肉體生命
活動二:2016年9月22日,著名歌手、演員喬任梁在上海自殺身亡。 結合你課前了解的資料思考: 1、喬任梁為什么會自殺?
2、喬任梁的去世給我們什么樣啟示?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成長中的我們,不能不珍視自己的肉體生命
隨著年齡增長、心智發育,我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當某些內心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有的人經不住一時的挫折,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
3、掌握自救自護方法
活動三: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學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專家驚呼:意外傷害正在成為我國青少年的第一殺手!
這些數據給我們怎樣的警示? 學生討論回答。
守護生命需要防患于未然。面對自然災害,或人為的災難,我們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的方法。
活動四:(安全知識賽一賽)發生火災、溺水、地震時你怎么辦?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并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只有我們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的方法,我們才是真正的愛護身體。
(二)養護精神
1、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
多媒體展示材料:人不是單靠吃米活著的。——巴金《燈》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要。
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體,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
2、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 活動五:國王和乞丐的故事
有一個國王他坐擁天下財富,但是每天卻悶悶不樂。于是有人告訴他只要找到一個快樂的人的衣服他就能變快樂。于是士兵滿城尋找快樂的人。終于他們發現了一個曬太陽的每天樂呵呵的乞丐。乞丐知道后哈哈笑了:“可是我從來就沒穿過衣服啊”。
思考:總結物質和精神的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 即使在物質貧乏、外部環境艱苦的情況下,只要我們守住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 、守護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化,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 多媒體展示優秀的民族文化,重點介紹黎錦。
教師小結:黎錦是海南黎族紡、染、織、繡工藝品的統稱,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統計顯示,上世紀50年代黎錦傳承人約有5萬人,而此后傳承人的數量一度跌至不足1000人,且多為年過七旬的老人。2006年,黎錦被列為中國國家首批非物質
3
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黎錦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海南全省9個民族市縣確定黎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05人。通過黎錦技藝傳承人收徒、辦班、培訓、學校教育等,掌握黎錦織造的人數已從2009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項目時的1000多人上升到目前的1萬多人。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交流,我們了解維護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自救自護,因此我們要維護健康、守護生命。 四、課堂練習(見課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