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共筑生命家園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共筑生命家園》桓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共筑生命家園》桓臺
《共筑生命家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珍惜資源、保護環境、關愛自然的意識和品質,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理念;面對人偶、資源、環境現狀,實力憂患意識,提升生態文明素質,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建設美麗中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態度認同,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能力目標
領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諦,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含義與要求,舉例說明人與自然和諧是人類之福、地球家園之福,懂得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3.知識目標
知道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知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晰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路徑,知道綠色發展道路是破解發展困境的最佳選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教學難點: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經典詠流傳歌曲《四季》,用四首不同的古詩《惠崇春江晚景》、《小池》、《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和《問劉十九》,帶領學生感受春、夏、秋、冬四副不同的美景,體會生命家園靜謐、愜意、和諧的意境,引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目標導學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活動一:古今碰撞
通過圖片感受環境問題的現狀及影響,與古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愜意形成鮮明對比,呼吁大眾環境保護迫在眉睫。
教師總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
活動二:人與自然的平衡
觀察圖片,思考1.通過圖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試想如果獵人開槍,可能會發生什么?
該活動通過讓學生讀圖與思考,引導學生關愛生命家園,關切人類未來,樹立人與地球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價值共識。
教師總結:人類開發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總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
活動一:資源環境承載力
一個牧場,牧民有兩種做法:
1.適當的控制自己的牲畜頭數,盡量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
2.盡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頭數……
思考:對比圖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分析無限制牲畜數帶來的短期和長期的危害,意識到自然準則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性。
教師總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
活動二:全球環境共治理
材料:2018年5月,習近平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思考:習總書記的講話帶來了什么樣的道理?
通過材料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和世界各國共同的價值追求,國際社會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國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也探索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基本國策和發展理念。
教師總結: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總結: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目標導學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活動一:兩山理論
觀看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視頻,并結合P84探究與分享材料,小組合作談論,思考:
1.余村兩次“富起來”的過程是怎樣的?
2.通過余村兩條發展道路對比,我們獲得了哪些啟示?
通過材料,引導學生分析余村兩條致富道路的不同點,并剖析余村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對矛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即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分析余村踐行的“用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三山理念。
教師總結: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活動二:綠色發展,大家說
課本P85探究與分享
閱讀材料,并辨析三位主人公的觀點。
引導學生認識到走綠色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不矛盾。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教師總結: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要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活動三:美麗中國保衛戰我是踐行者
觀看圖片和視頻,思考:
1.保衛美麗中國,國家、企業都做出哪些貢獻?
2.作為公民個人,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通過視頻,學生列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有哪些,并總結出節能、低碳、環保、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引導學生把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自覺行動,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
教師總結: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活動四:厲行法治
材料一:2018年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包括關注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分類投放垃圾、減少污染產生、呵護自然生態、參加環保實踐、參與監督舉報、共建美麗中國等十個方面。
材料二:《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實施,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加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并明確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規則。
閱讀材料,感悟走綠色發展,不僅要有先進的發展理念,還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教師總結: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總結:怎樣走綠色發展道路
美麗中國,不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閱讀材料,從內外感受美麗中國的輪廓和圖景,使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努力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
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舉行一場“美麗中國”宣講會,地點可在班級、社區、家庭等,從自身做起通過恰當的形式進行宣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共筑生命家園”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共筑生命家園》桓臺”,所屬分類為“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共筑生命家園》桓臺”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