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流域的綜合開發,美國田納西河流域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_安徽省 - 合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_安徽省 - 合肥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3
教學設計
1
第三章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第二節 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課標要求】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教材分析】
本節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為案例,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流域的綜合開發。中間用“活動”和“閱讀”介紹了墨累-達令河流域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紅水河的梯級開發利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
2.理解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及綜合治理的對策與措施。
3.學會運用圖表資料,分析大壩建設的意義,培養運用地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相關視頻及圖文資料,分析、思考、交流,提高學生處理資料與信息的能力。 2.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會歸納地理原理的規律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案例分析,培養人地協調的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由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聯系周邊地區河流的開發利用,用所學知識為地區的國土整治出謀劃策。 【教學重點】
1.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
2.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教學難點】
1.學會流域開發自然背景的一般分析方法。 2.掌握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的一般分析思路。 【教學方法】啟發講述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觀看視頻,了解河流與人類的關系以及流域的概念及特征。
小結:河流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人類文明大多發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羅河文明、兩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3
教學設計
2
河文明、黃河——長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流域(供水區):指供給河流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集水區的總稱,一般指地面集水區。 分水嶺:指相鄰流域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或分水界。 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內的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彼此連接組成的龐大系統。
流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區域,它的各組成部分之間聯系非常密切,構成一個整體。對河流進行開發利用,除要考慮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慮流域的整體性特征,進行綜合開發。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堪稱這方面的成功范例。
第一部分:基礎導學(核對學生學案,進行基礎知識梳理。) 1.田納西河概況
(1)地理位置:田納西河位于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
(2)發源地: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 (3)注入地:在帕迪尤卡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閱讀P49圖3.13,理解:山地是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因此應保護好它的植被生態;河流是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過程中要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河谷平原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2.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1)地形:流域內多山,地形起伏大。 (2)氣候: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3)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但河流落差較大,受氣候影響,水量很不穩定。
(4)礦產資源: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磷、鋅、云母等。 3.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
18世紀下半葉:形成較為發達農業區,盛產棉花、馬鈴薯和蔬菜,但由于人口較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大,整個流域環境較好。
19世紀后期:由于人口激增和掠奪式開發,流域內出現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20世紀30年代田納西河流域成為全美最貧困區之一。 第二部分:重點突破——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合作學習)分析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地理條件。 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較大。
利:水力資源豐富。弊:陸路交通不便(突出航運作用)。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3
教學設計
3
2.氣候: 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思考:
(1)田納西河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根據流域的氣候特征,田納西河水量的季節變化有什么特點?
點撥:田納西河流域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2)從農業發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長期,需水量較大,而冬季需水量較少。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發展有什么影響?如何利用田納西河的水資源發展農業?
點撥:第一問:夏季高溫利于作物生長,但降水的季節變化與作物生長季節需水量之間不匹配。第二問:修建水庫等調整季節分配不均。
(3)田納西河水量的變化對航運會有什么影響?怎樣才能改善田納西河的航運條件? 點撥:徑流量小的季節影響航運的順利進行;修建水庫和大壩等來調整河流的徑流量。 (4)影響河流水力資源和水能開發的因素
點撥:(1)徑流量大小及河流的落差;(2)水力資源、大壩選址、水庫淹沒及移民情況、資金技術及電力市場等。
3.水系: 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
劣勢:(1)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較大。(2)水量很不穩定。 (合作學習)河流水系特征的一般分析思路。
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分析:①河流長度、流向;②流域面積;③支流數量及其形態;④河網形態、密度;⑤河流落差或峽谷分布;⑥河道寬窄、彎曲、深淺等。
典例:試分析亞馬孫河的水系特征。 參考答案:
① 流程長,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 ② 流域面積廣;
③ 南北支流眾多,呈羽狀水系; ④ 河網密布; ⑤ 落差小,水流平穩; ⑥ 河道寬、特別彎、深度大。
4.礦產資源: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磷、鋅、云母等。
思考:田納西河流域礦產資源的開發可能會帶來哪些環境問題? 點撥:不合理開發會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地理必修3
教學設計
4
(談談感受)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帶給你的啟示。
小結:流域的地形、氣候、水文特征以及礦產資源的蘊藏狀況,決定了田納西河流域綜合利用方式和開發方向。
(探究學習)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分析思路。
小結: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徑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流速及水能資源等。 【課堂總結】同學們,你們學習了本節課有什么收獲?本節課重點剖析了田納西河流域的開發背景,我們要掌握流域開發自然背景的分析思路。同時結合本課知識,我們拓展學習了河流水系及水文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對河流的水力資源及水能開發條件做了剖析,希望通過此案例的學習,能熟練分析其它河流的地理事物和特征。
【板書設計】 第2節 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一、田納西河概況 二、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富水能,陸路不便 2.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少 3.水系:水系發達,支流多——大部分可通航 4.礦產:礦產豐富
三、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后果: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污染 【當堂訓練】
圖1為亞熱帶季風區某流域局部地形圖,圖2為10年后該區土地利用狀況圖。據此回答:
(1)說明A河的水文特征。 (2)說出B、C兩支流在開發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圖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現象。
參考答案:
(1)流量大且季節變化大;汛期在夏季;無結冰期;汛期河水含沙量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2)B支流主要流經山區,落差大,富水能,且流域內有瀑布和果園,可開發水能和發展旅游業;C支流流經平原區及耕作區,水流平穩,且聯系了眾多居民點,可以發展航運和灌溉。
(3)土地利用不合理現象:陡坡開墾,圍湖造田,開墾濕地。 【教學反思】略。
課題: 3.2 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第1課時)
課程標準: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該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了解該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以及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田納西河流域的圖文資料,分析流域開發的地理背景。
2.了解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的主要做法及危害。
重點難點:
1.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
2.掌握分析流域開發自然背景的一般思路。
【知識梳理】
一、流域與水系
1.田納西河位于美國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 、水量最 的分支。
2.發源地: 的西坡。
3.注入地:在 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自主學習】閱讀P49第一自然段,了解流域和水系的含義。
了解流域、分水嶺(線)、水系、支流等概念,熟悉田納西河流域水系特點。
![]() |
環境要素 | 田納西河流域特征 | 對流域開發的影響 |
地形 | 多山,地形起伏較大 | |
多山的地形 | ||
氣候 | 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 | |
冬末春初降水多, 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
||
水系 |
水系發達,支流眾多, 水量豐富 |
|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 ||
水量不穩定,流量差異大 | ||
礦產 | 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銅、磷、鋅、云母等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