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地理必修二3.3《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一地理必修二3.3《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山西省優課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種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學習大牧場放牧業,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訓練讀圖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4.理解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并且對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進行比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條件也越來越大地影響到農業的區位選擇,事物是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
1.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 2.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
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和世界地形圖及教材各個圖片 [教學方法]
案例分析法、啟發式講述法、比較分析法 [教學過程] [復習回顧]
同學們,通過前面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條件的原因,人們并不從事種植業, 那么他們到底從事哪一種農業勞動呢?先來看幾張圖片(播放PPT)引出這節課的內容
一、大牧場放牧業 (一)知識把握
1、特征: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
2
2、主要分布: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這些國家都有大面積的干旱、半干旱氣候區,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只能用于放牧業。美國、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養羊占重要地位。
(二)案例
通過這個案例,使學生必須注意如下問題:
1、對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相關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礎,人文經濟因素是條件,科技進步(包括交通狀況和草場條件的改善)是“催化劑”。
2、在分析圖3.16時,應重點把握該區域的海陸位置、地形、發達的鐵路運輸和便捷的海運條件等重要信息。
3、結合案例4完成活動題。
(對于活動的處理可以采取學生閱讀案例→學生分析→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程序進行。)
活動: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例子,歸納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條件。
明確: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
2.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科技應用等方面有什么特點?
經營方式:集約農業、生產規模大;商品化、專業化水平高;經濟效率高;重視科技應用,例如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劃區輪牧等。
3.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如果能夠加強科技應用,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三)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發展大牧場牧牛業 1、有利的區位條件——
(1)氣候溫和,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 (2)地廣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為牧場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區位優勢,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
(讀圖要求:在世界地圖上,熟悉以上國家及地區、潘帕斯草原等的地理位置。) 2、發展過程——
印第安人自由自在的放牧業(粗放的自給游牧業)到歐洲人密集的商品牧牛業。 3、為促進牧牛業發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
①鐵路的貫通,便于把肉牛運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運;
3
②采取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打機井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用水等措施,使牧場不退化
③飼養良種牛,加強對良種牛的培育,以及對牛群病害的研究。
4、阿根廷地廣人稀,所產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凍船的發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場擴展到歐洲。
二、乳畜業 (一)知識把握
1、概念:是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地域類型。 2、生產對象:奶牛。
3、產品: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黃油和奶酪。
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多緊鄰消費市場(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且運輸不便)
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有奶牛農場分布于市郊。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
(二)活動:
1.分析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1)飼料因素:為什么西歐有適于養牛業需要的多汁牧草? (提示:從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分析。)
提示:圖3.20和3.21反映出西歐具有廣闊的平原和涼爽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參考答案:氣候溫涼、潮濕,多雨多霧,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這種氣候條件不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適宜發展奶牛飼養業,形成了歐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熱量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2)市場因素:為什么西歐對乳畜產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提示:表3.1反映了西歐城市化水平高,說明市場因素對乳畜業的重要影響。右下圖說明了西歐飲食習慣對乳畜業形成的影響。
參考答案:隨著經濟發展,歐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類消費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乳畜業就更需要近市場分布。
2.用下列材料論證你對上述問題的分析,并進一步提煉出西歐乳畜業的分布和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特點。
提示:通過材料的閱讀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參考答案:西歐乳畜業商品率、機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制品為主。
3.把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條件,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一比較。
4
提示:可以從氣候、草場條件、市場、交通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參考答案:與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相比,西歐的乳畜業接近市場。氣候條件不同,草場質量不同,歐洲以奶牛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場則以肉牛為主。后者遠離市場,對交通條件依賴較大。
三、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分析了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案例說明了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和特點,讀圖分析了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因素,運用資料歸納了乳畜業的特點。同時對比分析了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四、板書設計:
第三節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氣候 草場 生產對象 交通 市場 西歐乳畜業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多汁牧草
奶牛
城市交通 接近市場 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 溫帶大陸性氣候
草場質量好 肉牛
遠洋航行
遠離市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