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實驗專題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六化學實驗專題復習-建設兵團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化學實驗專題復習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化學品的安全使用和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處理方法。
②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根據實驗要求對實驗方案進行設計、評價和改進。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觀察思考、對媒體展示、討論歸納等學習活動體驗科學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物質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教學難點:探究性綜合實驗方案的設計 【教學準備】
1.對學生進行分組六人為一個小組 2實驗用品準備:
試管、錐形瓶、試管架、量筒、藥匙、保溫杯(內裝熱水)、 鐵片、鐵粉、0.1 mol/LH2SO4溶液、MnO2粉末、鹽酸(2.0mol/L,0.20 mol/L)、H2C2O4溶液、0.1 mol/L Na2S2O3溶液
H2O2溶液(5%,12%)、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 【教學方法及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并給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并交流、歸納、總結。
2
是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提示的方式得出;應用相關理論進行解釋雖然是教學難點,但由于學習要求不高,所以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來完成,能達到幫助學生從理論上簡單分析、認識即可。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本節課設計為這樣的學習過程:“創設問題情境引入→實驗探究活動→自學理論依據→觀察→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并展示→教師補充”。 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采取了啟發、討論、實驗探究等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 【學生課下預習】 【引入課題】
【板書】化學實驗專題復習 【活動與探究一】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實驗步驟:P20實驗2-2
加入試劑 0.1mol/LH2C2O4溶液
0.2 mol/LH2C2O4溶液
實驗現象 褪色時間
結論
[板書]物質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1、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 2、氣體制備與收集實驗的設計流程 3、實驗方案設計中的安全問題
3
【活動與探究二】真題回顧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鐵酸鉀)為亮綠色晶體,可用于曬制藍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曬制藍圖時,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劑,以K3[Fe(CN)6]溶液為顯色劑。其光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3[Fe(C2O4)3]===2FeC2O4 +3K2C2O4 +2CO2↑;配平并完成該顯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組為探究三草酸合鐵酸鉀的熱分解產物,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①通入氮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中觀察到裝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裝置E中固體變為紅色,由此判斷熱分解產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防止倒吸,停止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樣品完全分解后,裝置A中的殘留物含有FeO和Fe2O3,檢驗Fe2O3存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測定三草酸合鐵酸鉀中鐵的含量。
①稱量m g樣品于錐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至反應完全后,過濾、洗滌,將濾液及洗滌液全部收集到錐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V ml。該晶體中鐵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板書]第一步:明確實驗干什么——實驗目的
第二步:題目信息有什么——審題干,明確物質的特性及其它有效信息,注意所用儀器是齊全和恰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和狀態 第三步:分析如何制備目標產物——實驗原理、裝置的選擇和 應用、實驗步驟
第四步:解決什么問題——細審題,要結合題給信息和所學基 礎知識確定答題方向
第五步:規范答題——注意化學用語和科學的語言,仔細計算 【活動與探究三】合作探究
二氯二氫硅(SiH2Cl2)常用作外延法工藝中重要的硅源。易燃、有毒,與水接觸易水解,沸點為8.2 ℃。在銅催化作用下,HCl與硅在250~260 ℃反應可以制得SiH2Cl2。
(1)利用濃硫酸、濃鹽酸為原料,選用A裝置制取HCl,利用了濃硫酸的_________性。
(2)D裝置中生成二氯二氫硅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氣體從左到右的方向,制取SiH2Cl2的裝置(h 處用止水夾夾好)連接次序為a→ ( ) → ( )→ ( )→ ( )→ ( )→ ( )→ ( )。(填儀器接口的字母,其中C裝置用到2次)
(4)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前面C裝置中裝的藥品為_____________,后面C
裝置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應除生成二氯二氫硅之外,還會生成H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新的制取SiH2Cl2的方法是:往硅粉中先通入Cl2,在300~350 ℃反應生成SiCl4,然后再與HCl在250~260 ℃反應,可以大大提高產率。如果通入氣體次序相反,結果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板書]第一步:明確實驗干什么——實驗目的
第二步:題目信息有什么——審題干,明確物質的特性及其他有效信息,注意所用儀器是齊全和恰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和狀態 第三步:理解設計思路——每一個裝置的設計意圖,理解題目給我們達成目的提供了什么依據
第四步:解決什么問題——細審題,要結合題給信息和所學基 礎知識確定答題方向
第五步:規范答題——注意化學用語和科學的語言,仔細計算 本節課你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還存在哪些問題? 課堂小結
綜合實驗探究題解題步驟 1、明確目的 2、提取信息 3、思考原理 4、斟酌問題 5、規范作答 【拓展提高】
KIO3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合物,可作為食鹽中的補碘劑。回答下列問題:
(1)KIO3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
(2)利用“KClO3氧化法”制備KIO3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酸化反應”所得產物有KH(IO3)2、Cl2和KCl。“逐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濾液”中的溶質主要是_______。“調pH”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KClO3也可采用“電解法”制備,裝置如圖所示。 ①寫出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電解過程中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的離子主要為_________,其遷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
③與“電解法”相比,“KClO3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處有 【教學反思】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真正化學以試驗為主,知識與能力并重,課內與課外并行。學生在學習中更多的是積極主動,合作、交流,體會更深的是分享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教師更多的是積極引導,肯定評價,“發現閃光點,激勵自信心”。既鼓勵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氣,又讓其感受到“從挫折中學會反思,進而提高能力,完善思維”帶來的滿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