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含氮化合物,硝酸的性質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蘇教版必修1專題4第二單元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硝酸的性質》江蘇省 - 蘇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硝酸的性質》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規定學生應掌握的新的知識有: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它的強氧化性,以及書寫硝酸受熱或見光分解、濃(稀)硝酸和銅、濃硝酸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已有的和本課內容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有:NO無色,易與O2反應生成NO2,NO2紅棕色,易溶于水生成NO;濃硫酸有強氧化性,能和一些不活潑金屬(如銅)反應,生成SO2而不是H2,濃硫酸還能和碳等非金屬單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會書寫濃硫酸和銅、碳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如果學生對上述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較好,在老師的組織下,通過安排一些恰當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經過積極的思維活動,聯系已有的知識技能,自行得出結論,且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目標:
1、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
2、 培養學生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及表述能力。
3、 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1、 講述傳說,導入新課
在17世紀的德國,人們把硝酸稱為“魔液”,因為它的研制者德國科學家格勞貝爾告訴世人:硝酸能讓月亮、金星、火星都溶解于其中,且有只“火烈鳥”隱藏在其中。我們今天就來感受一下它的“魔性”。
2、 硝酸物理性質
PPT展示維基百科上硝酸的名片。
(1)請學生從中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質并填寫在學案上。并讓學生拿出實驗盤里的濃硝酸,扇氣入鼻,感受它的刺激性氣味。
【板書】硝酸為無色、刺激性氣味液體,易揮發。
(2)PPT展示裝有“發煙”硝酸的鋁槽車側翻于高速公路的照片,讓學生直觀的體會硝酸運輸保存不當所造成的危害。
3、硝酸的不穩定性
由上面的圖片引出硝酸的保存,提問學生在實驗室里硝酸保存在什么試劑瓶中?學生從硝酸被保存在棕色試劑瓶可得出硝酸可能有不穩定性,受熱見光會分解的結論,這個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知識推測出的結論,用演示實驗來證實。
【演示實驗】 (夾持裝置省略)大試管中加入5 mL濃硝酸,放入碎瓷片,點燃酒精燈1加熱濃硝酸,待試
管內出現大量蒸汽,冷凝導管開始有液體回流時再點燃酒精燈2加熱硝酸蒸汽,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邊觀察實驗現象邊思考PPT上展示的三個問題:(1)為什么要加碎瓷片于大試管中?(2)為什么
要在試管口裝長直導管?(3)為什么要用兩個酒精燈?
【觀察點】首先看到酒精燈1加熱大試管中的濃硝酸后,大試管中充滿了“白霧”,然后點燃酒精燈2加熱試管中部,大試管中慢慢顯示出紅棕色來,且越來越深。
【分析討論點】讓學生討論,并協助他們分析出:酒精燈1加熱濃硝酸后,看到的“白霧”是硝酸蒸汽溶于水蒸氣后的小液滴,說明硝酸達到了它的沸點開始揮發,如果就這么一直加熱下去,那么將達不到實驗目的,因為硝酸會不斷變成蒸汽而消耗完畢,所以酒精燈2在此時加熱試管中部的硝酸蒸汽,讓其很快達到分解的溫度,看到了紅棕色氣體即NO2氣體。根據氧化還原的角度可知道還有O2的生成,根據元素守恒的角度知道還有H2O的生成。
△
【板書】硝酸的不穩定性: 4HNO3 == 4NO2↑ + O2↑ + 2H2O
4、硝酸的強氧化性
讓學生回憶我們前一章學習的硫酸的性質,硫酸和金屬Cu反應,和非金屬單質C反應都是怎么樣的情況?接下來用實驗來探究濃(稀)硝酸和Cu,濃硝酸和C反應的情況。
為了讓學生更加近距離的觀察到實驗的細節,以及出于環保角度的考慮,我把書上的關于濃(稀)硝酸和Cu的反應實驗做了改進,讓學生分組在小型注射器里觀察現象。 【學生實驗】學生分成6組實驗
(1) 在三個小燒杯中分別注入少許14 mol.L-1的濃硝酸,3 mol.L-1稀硝酸,6 mol.L-1NaOH溶液。 (2) 用兩支已經放好銅片的5 mL的注射器分別從小燒杯中吸取濃硝酸和稀硝酸各1mL。
(3) 立即將注射器放入盛有NaOH的燒杯中,觀察注射器中銅片的變化,氣體的顏色,溶液的顏色,反
應的速率。
(4)將稀硝酸那支注射器吸入少量空氣,觀察其中氣體顏色的變化。
處理:觀察完畢,實驗結束時,向注射器中吸入適量NaOH溶液,小心振蕩即可。
【觀察點】學生要在這個實驗中對比濃硝酸、稀硝酸分別和Cu反應的溶液顏色,氣體顏色,反應速率。學生可以看到吸有濃硝酸的那支注射器中銅片上立刻產生大量氣泡,出現紅棕色氣體,溶液迅速變成藍綠色,氣體迅速把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而吸有稀硝酸的那支注射器中銅片上則是慢慢產生少量氣泡,氣體的顏色是無色的,溶液變成藍色,一段時間后無色氣體把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
【分析討論點】吸有濃硝酸的那支注射器中產生的紅棕色氣體事NO2,藍綠色溶液則為Cu2+,氣體迅速把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進一步驗證了Cu2+的產生;而吸有稀硝酸的那支注射器中產生的無色氣體是NO,藍色溶液是Cu2+,氣體迅速把溶液壓入NaOH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進一步驗證了Cu2+的產生。之后注射器中又吸入少量空氣后,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也進一步驗證了無色氣體為NO。兩支注射器中實驗速率的比較非常明顯。6個實驗小組做出的實驗現象還可能有所不同,細節的不同引導學生討論分析透徹。比如有些小組可能出現濃硝酸那支注射器的倒吸NaOH溶液的現象,這是由于NO2與NaOH反應造成外壓大于內壓而形成。讓學生根據看到的現象、分析出的結論寫出化學方程式,并用已學方法配平方程式,得出氧化劑為HNO3,還原劑為Cu。得出HNO3既起到強氧化性的作用,又起到酸性的作用。
【板書】 硝酸的強氧化性
Cu + 4HNO3(濃)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2↑+ 4H2O
【演示實驗】在廣口瓶中裝入飽和的澄清石灰水溶液約30 mL,在打有小孔的試管中注入14 mol.L-1的濃硝酸約5 mL。用熱水浴預熱試管中的濃硝酸,打開試管上的橡皮塞,將加熱至紅熱的木炭放入試管中,立即塞好橡皮塞。觀察現象。
學生邊觀察實驗現象邊思考PPT上展示的兩個問題:(1)廣口瓶中為什么要放入飽和澄清石灰水?(2)為什么要在試管上部打個小孔?
【觀察點】小試管中C和濃硝酸劇烈反應,C在濃硝酸中上下翻滾,紅棕色氣體充滿整個氣體,慢慢氣體從小孔溢出充滿整個廣口瓶,搖晃廣口瓶,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析討論點】紅棕色氣體是NO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產生了CO2,小試管中打小孔是出于環保考慮,讓NO2從小孔出來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讓學生根據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并配平,得出濃硝酸是氧化劑,顯示出它的強氧化性。△
【板書】 C + 4HNO3(濃) == 4NO2↑+ CO2↑+ 2H2O
5、總結比較:
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通過今天這節課,學生已經學習完整了三大強酸,因此在課的最后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三大強酸之間的相同和不同。從物理性質出發,濃鹽酸,濃硝酸易揮發,濃硫酸不揮發,反而有吸水性;化學性質方面的不穩定性,濃鹽酸和濃硫酸都穩定不分解,濃硝酸不穩定,見光受熱易分解;化學性質的強氧化性方面,鹽酸和稀硫酸無強化性,它與活潑金屬反應的氧化性表現在H元素上,因此生成H2,濃硫酸和濃(稀)硝酸和金屬反應的強氧化性表現在S元素和N元素上,因此不生成H2,而是生成SO2、NO2、NO,其中濃硫酸和Cu反應要加熱,濃(稀)硝酸和Cu反應無需加熱;鹽酸和稀硫酸不能和C反應,濃硫酸、濃硝酸和C可以反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