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理想與現實的思考》江蘇省 - 揚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教 學 設 計
一、設計思路
本課依據新課標規定的高中歷史教學的目的、要求和內容等。主要方法是解構:先從蘇聯強大的重工業的現象入手,然后探尋實現強大工業的途徑(引出蘇聯的斯大林模式),之后再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蘇聯選擇走斯大林模式?”在整個環節之后,自然引出學生的思考:“蘇聯的模式的利弊?蘇聯模式對中國的啟示?”授課過程強調知識的傳授與能力培養,更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 二、課程標準
列舉“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現,認識其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 三、教學目標
1、掌握蘇聯工業化的措施、成就和問題;蘇聯農業集體化的過程、問題及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弊端。
2、探究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蘇聯農業集體化的背景以及對農業集體化的認識;斯大林模式的影響。
2、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指導學生學習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客觀地評價歷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成就;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表現。 2、教學難點:對農業全盤集體化的認識;評價“斯大林模式”。 五、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圍繞著蘇聯經濟政策的演變這條專題的主線展開,上承以新經濟政策為核心的“列寧模式”,下啟“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與挫折”(蘇聯改革的對象就是斯大林模式),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六、教學方法 : ppt展示、合作探究等。 七、教學流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學生閱讀教材完成基礎知識的梳理。 (二)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列舉最近發生的最熱門的一兩件國際大事 生:美國伊朗關系、華為5G
師:非常好,我們能不能把華為事件放到一個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里面來看?
我這里有一篇2019-6-13日的文章,王緝思教授在文章里說,美國對華一直是兩手準備,但是從2017年開始,牽制中國成為主要方向,為什么有這個轉變?他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我們今天就看其中一個方面,讀完后,有一個詞“國家資本主義”
其實國家資本主義并不是你們第一次學習,國家資本主義最早是列寧提出來的,他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國家資本主義”的典型高端形態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第二層含義,是揚棄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采用非剝奪的方式改造舊的私人資本企業; 前提是無產階級掌握強大的政權和公有經濟( 主要是國有經濟) ,成功的條件是私人資本能夠接受改造; 實踐結果在蘇聯未獲成功,因資本家拒絕接受。
2
那么資本家的拒絕是不是意味著蘇聯無法完成社會主義過渡?很明顯不是,都說時勢造英雄,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關鍵人物:斯大林。所以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三)新課學習
01、理想·現實:效果
效果就是要有達成度,有達成度就會有標準,我們先看下革命老前輩心中的標準、理想是什么?
PPT5,他們心中的理想是要建立和諧、美麗、無矛盾、無斗爭的天堂社會。但是看下1921年俄羅斯的街頭
PPT6 請你們用幾個詞來形容你看到的:工業落實、食不果腹、衣衫襤褸、露宿街頭。 PPT7 很好,看看你們的描述跟當時的人看到的一樣不一樣?
看到這,同學們是不是覺得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那么有沒有可能逆轉呢? PPT8 看這兩段材料,請同學找幾個關鍵詞:三五計劃、重工業、軍事工業。 PPT9再看這個圖表,沿著剛才的思路,我們發展在世界排在前列的都是重工業 那么請問你能從中看到什么?優先發展重工業
PPT10其實最能反映工業實力的是二戰,請同學們欣賞一段二戰時期的視頻。
我們請同學歸納下這個效果:(1)實現國家工業化(2)為衛國戰爭勝利奠定物質基礎。 看到這個反轉,我們又不禁有個疑問:他們是怎么實現反轉的呢?? 02、理想·現實:途徑
請同學們粗略的瀏覽下135-136頁的內容,然后回答 找兩個關鍵點:工業化、農業集體化
PPT12,上面的藍色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說是斯大林工業化方針的體現,通過的剛才的學習,你能提煉出他的要點嗎?優先發展重工業(回應了前面為什么蘇聯軍工發達的現象、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國力量積累資金。 那么我們不禁又要問:“如何實現一考本國力量積累資金?”那就會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就是農業全盤集體化。
時間軸以下的內容,就請同學們跟著我的思路來看下——配合工業化、不能發展農業本身。 以時間為節點,來到193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斯大林模式正式確立起來。 PPT13,看一條練習。
學完前兩點,我們又會有一個疑問:“斯大林模式成功的帶領蘇聯實現工業化,但是當初蘇聯為什么選擇斯大林模式?” 03、理想·現實:探因
PPT15 結合課本135頁和PPT中的材料,請你總結下。
必要性: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需要強大的工業保證在帝國主義的包圍中生存下去。
PPT16,有必要性,肯定也有可能性。請同學們看三段宋鴻兵《貨幣戰爭》里的材料,你們怎么歸納
可能性:(1)德國的助力
除了這個外部力量之外,蘇聯內部呢? PPT17 可能性:(1)德國的助力
(2)蘇聯的建立
PPT18 可能性:(1)德國的助力
(2)蘇聯的建立
(3)理論助力(一國社會主義理論)
3
通過前三部分的學習,我們以現象入手,找出蘇聯實現工業化的途徑:斯大林模式,也找到了當初選擇斯大林模式的歷史必然。那么我們對斯大林模式和今天的中國有什么思考呢? 04、理想·現實:思考
斯大林模式的理性思考,完成表格PPT20 特點 弊端
政治
個人高度集權 個人呢崇拜、民主法制破壞 三方面相互聯系,互相滲透,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對蘇聯及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濟
所有制:單一公有
管理模式:高度集中計劃經濟
違背經濟I規律,挫傷農民積極性,壓制地方自主性
門類:優先發展重工業
比例失調,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搞 思想文化
以行政干預學術文化
思想理論單一,創造力被壓制
鞏固練習:PT21-23
PPT24 再看段材料,結合中國現在的實際,談談對中國有什么啟示:
1、要不斷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2、文明具有多樣性,各國發展模式要適應本國國情。
總結:同學們,蘇聯的失敗,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道路,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謝謝大家!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逐漸培養學生的歷史史料實證素養和甲國情懷,總體上完成了教學和學習目標。
授課節奏上,前面的現象闡述肯能有點長,后期可以調整。
板書
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01、理想·現實:效果 (1)實現工業化
(2)為衛國戰爭勝利奠定物質基礎 02、理想·現實:途徑 (1)工業化
(2)農業全盤集體化 (3)斯大林模式
03、理想·現實:探因 (1)必要性: (2)可能性:
04、理想·現實:思考
(1)斯大林模式的特點與弊端 (2)對中國的啟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