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八区-国产凹凸久久精品一区-国产爱搞-国产啊啊啊啊-日韩视频网址-日韩视频网

網站地圖 | vip會員 | 優質課網_收錄全國及各省市最新優質課視頻,說課視頻,名師課例實錄,高效課堂教學視頻,觀摩展示公開示范課視頻,教學大賽視頻!
視頻導航
小學
小學語文
小學數學
小學英語
道德與法
小學科學
小學音樂
小學美術
小學體育
心理健康
信息技術
綜合實踐
更多>>
初中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音樂
初中美術
更多>>
高中
高中語文
高中數學
高中英語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音樂
高中美術
更多>>
其他
幼兒園課
職高專師
高校賽課
班主任課
誦讀演講
名師經典
招教面試
書法課
創客教育

在線播放: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

聯系本站客服加+微信號15139388181 或QQ:9899267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頻簡介:

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

視頻標簽:部編版高中新教材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 
1.通過了解秦朝的統一業績和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2.通過了解秦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秦朝崩潰和兩漢衰亡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1、本課是統編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其內容包括四個子目: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漢的強盛、東漢的興衰、兩漢的文化。本課處于第一單元的結尾,在一二單元內容的承接上具有重要意義,上承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下接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和民族交融。
2、內容梳理:第一目,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首先,教材概括了西漢建立;然后介紹了漢初的“漢承秦制”又有所損益;休養生息政策及“文景之治”。第二目,西漢的強盛。這一目是教材重點,用兩大段文字來敘述,分量較重,并配了文獻和文物圖片。內容涉及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思想方面的措施;漢武帝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及意義。第三目,東漢的興衰。主要內容:光武帝強化政治權力、重視經濟和儒學;東漢的政治經濟問題;兩漢的農民起義與其滅亡。第四目,兩漢的文化。涉及主要內容包括董仲舒的思想、史學、文學及科技成就等內容。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面向高一學生的新授課。
在廣度方面,他們在初中階段已經接受了較為系統的歷史學習,初中教材這部分內容的基礎知識還是比較詳盡,用了5課時學習。對于兩漢的基本史實的掌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深度方面,諸如兩漢在中國歷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措施以及兩漢興衰的原因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學習。
四、教學目標
了解兩漢王朝從建立至滅亡的歷史史實;理清歷史發展的時間脈絡,知道文景之治、漢武一統、光武中興等重要歷史時期;掌握漢武帝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及意義;探討統一多民族國家如何得以鞏固,分析兩漢衰亡的歷史原因。
通過分析史料、填充表格等途徑,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整理出漢武一統的內政外交、王莽篡漢的歷史過程、東漢末期的歷史走向以及兩漢文化的豐碩成果;提升分析史料、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歷史解釋和時空觀念素養。
從兩漢時期幾位帝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多方面的舉措,感受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形成與鞏固的曲折與漫長;通過了解兩漢文化與兩漢時期的中外交流,體悟到國家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重點難點
1、重點:兩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的措施。
2、難點:兩漢衰亡的歷史原因。
3、核心:感悟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情境創設】
師:我們說的語言——漢語,我們的民族——漢族和我們的傳統服飾——漢服
無論是漢人漢族,還是漢字漢語,還有久違的漢服,都與漢朝密切相關。之所以能夠一直沿用至今,且還將繼續使用更長更遠,完全是因為大漢王朝的堅實基礎造成的。漢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建立朝代,歷經400余年,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特別是在當時世界的影響力,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師:展示文字材料體現漢朝的特別,突出漢朝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是一個地位十分重要的王朝,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走進漢王朝,體會屬于漢朝的獨特魅力。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導入,新穎簡短,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去形容漢朝,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對漢朝的宏觀概念,引入本節課所學內容——西漢與東漢。
(二)新課講授
1、王朝之基——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
師:提出問題:結合教材和所學知識思考西漢初期怎么樣的社會境況?為改變這一境況,西漢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
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閱讀下面一則材料并思考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
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三十萬斤),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同一顏色的四匹馬),而將相或乘牛車。
     ——司馬遷《漢書·食貨志》
師:這則材料生動地說明了在漢高祖劉邦剛建立這個新生的王朝之后,狀況不容樂觀。秦末殘暴的統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而漢王朝正是在這種連年的征戰之后建立于廢墟之上。因而漢初統治者上臺面臨的就是一個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社會。那么他們各自都進行了哪些努力呢?
生:分析總結漢初統治者采取的相關措施
指導思想: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
材料二:
(漢初)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京師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        
 ——班固《漢書》
結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間,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史稱“文景之治”。
【設計意圖】通過史料學生討論,將漢承秦制、郡國并行、七國之亂、文景之治的脈絡解釋清楚,使學生掌握漢初基本史實。
過渡:“無為”方式是不是長久之計、能不能帶來長期的穩定。答案是不能
2、王朝之盛——漢武帝的大一統
材料一: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丞相田蚡驕橫,漢武帝不滿說)“君除(任命)吏盡未?吾亦欲除吏!”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豪強地主)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
——《史記•平準書》
材料二:(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記•平準書》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
——《漢書•董仲舒傳》
(文帝)匈奴連歲入邊,烽火逼于長安……(景帝)匈奴五次入邊,殺掠人口,動以萬計。——《史記•匈奴列傳》
  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和教材,同桌之間討論“無為”的弊端
師:面對弊端和問題,新的統治者采取了那些不同的政策來解決只寫問題呢?
材料一:刑者,德之輔。——《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材料二:
董仲舒以經義斷獄, 作《春秋決事比》, 此以儒術應用于刑法之例。至如賈誼、晁錯諸人, 兼受孔孟申商之學, 尤為儒法合流之明證。兩家皆致用之學, 呈此混雜之現象, 乃專制天下環境中自然之結果。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
 
師:由材料可得知“有為”的治國政策具有怎樣的特點?
生:德刑并用;儒法合流
師:漢初60余年的休養生息給了漢武帝施展雄才偉略的空間,那么他究竟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才使漢王朝一躍登頂的呢?結合老師給大家的幾則材料和課本第21頁正文部分,歸納出漢武帝施政的幾個角度。(小組討論)
生:漢武帝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及對外關系等方面上采取措施,實行了大一統。
師:很好。漢武帝四面開花,將整個王國的各個方面都重新洗牌,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和發展大一統國家的措施。接下來讓我們逐一走進。
(1)漢武帝的政治宏圖:推恩令、設中朝、行察舉、分刺史、用酷吏
(2)漢武帝的經濟偉業:改革幣制、鹽鐵官營、均輸平準、收財產稅
(3)漢武帝的文化雄才:更張意識形態:獨尊儒術(儒表法里)、五經博士
(4)漢武帝的軍事大略及民族及對外關系:
北——擊匈奴             南——征百越
西——通西域鑿空絲路     東——開發西南夷
師:政治大一統:①頒布“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將封地再行分封給子弟,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采取其他一些打擊手段,諸侯王勢力逐漸衰落,不再對中央形成威脅。
②中外朝制: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聽命于皇帝的中朝,尚書令的作用開始提升。
③察舉制:確立新的官吏選拔制度。
④地方監察:劃分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
[概念闡釋]推恩令與酎金奪爵
     推恩令是諸侯王除了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于縣。規定不許諸侯王與地方官勾結,王國官吏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進入中央任職。
酎(zhòu)金奪爵是指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又借口諸侯王所獻酎金的斤兩、成色不合規定,廢諸侯106人,此后,還以種種罪名廢去一些諸侯,到漢武帝末年,漢初所封王國鏟除殆盡,藩國的威脅自此消除。
刺史與酷吏: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吏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監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
察舉制的影響:利:有利于選拔各類人才,提高官員質量,任免權由中央掌握,加強中央集權。 弊:后期弊端日益嚴重,地方官員往往推薦名門望族的子弟,而不問學識品格,被察舉者名不副實。
經濟大一統: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同一鑄五銖錢。
②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
③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
④抑制工商業者,頒布算緡、告緡令,向他們征收財產稅。
[概念闡釋] 均輸法與平準法
均輸法是指在漢武帝時期推行的由國家在各地統一征購和運輸貨物的經濟政策。在中央主管國家財政的大司農之下設立均輸官,把應由各地輸京的物品轉運至各處販賣,從而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商人壟斷市場。
平準法是國家平衡物價的政策,在長安和主要城市設立平準官,利用均輸官所存物資,根據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
材料一:這種“新儒學”經過董仲舒的改造,以先秦儒學為基礎,吸取融合了道、法、陰陽諸家思想中 的合理因素,構成一個以“天人感應”、 “君權神授”、“三綱五常”和“大一統”等有利于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新儒學思想體系。
材料二:公元前124年,漢武帝任命儒士公孫弘為丞相,又建立太學,為五經博士設置弟子。博士弟子學成后,依照學業成績優劣指定官職。整個官僚系統的人員構成向儒生傾斜。
思想大一統:①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
②朝廷設立五經博士,儒學獨尊地位確立,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
疆域大一統與民族大一統:
①北擊匈奴,設河西四郡:漢初,匈奴勢力強大,多次襲擊邊境。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戰爭,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②交通西域:為配合對匈奴的戰爭,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③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史學材料及教師口述補充,運用小組合作探討的方式,將漢武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四方面的舉措呈現清楚,使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點——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3、王朝之衰——西漢的衰亡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西漢后期政治統治日趨黑暗,社會問題叢生,矛盾激化,導致了政權衰亡。
材料:
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加重了農民身上的賦稅……農民最終不得不賣掉他們唯一剩下的家財——土地。……在漢帝國投入財力物力進行軍事擴張的同時,對帝國統治構成真正威脅的是地主勢力的逐步膨脹。……朝廷政治核心衰退的另一個標志是外戚對宮廷中樞的控制力越來越大。
                           ——《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
易代和復古是西漢末年頗為流行的社會思潮,最終實現這兩個要求的希望都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這就是外戚王莽。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師:西漢王朝行至后期,政治日趨黑暗,社會動蕩不安。眾所周知,外戚王莽趁這個時機,登基坐殿,改國號為新。自此,西漢滅亡。
公元25年,西漢宗室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4、東漢的興衰
材料一:
建武十七年(公元41 年),劉秀還鄉,宴會父老鄉親,時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 “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聞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漢書·光武帝紀》
師:通過材料要求學生理解光武帝的治國理念
材料一:
“師旅未解, 用度不足”, 實行什一之稅, 于建武六年 (30) 下詔“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 。——《后漢書·光武帝紀》
材料二:
建武十一年 (35) 二月詔:“其殺奴婢, 不得減罪。”六月詔:“敢炙灼奴婢, 論如律, 免所炙灼者為庶人。”十月詔:“除奴婢射傷人棄市律”—— 《后漢書·光武帝紀》
材料三:
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于是條奏并省四百余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 《后漢書·光武帝紀》
 
師提問:根據材料,歸納光武帝采取的“養民”措施。這些舉措、這位皇帝又給漢王朝帶來了什么呢?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去完成表格。
政治 增強尚書臺的作用
嚴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縣,裁減官吏,節省開支
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
經濟 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
釋放奴婢
文化 重視儒學
 
 
 
 
 
 
 
 
 
 
 
 
 
 
 
 
 
 
師:通過對措施的分析了解這些治國措施對國家帶來的影響。
生:加強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節省政府開支
與民休息,緩和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經濟重新發展
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儒學得到了繼續發展
結果:社會經濟在穩定的政局下重新發展起來,史稱“光武中興”。
過渡:中興之后,東漢王朝因為種種問題再次走向了衰亡
師:幼主繼位→外戚專權→皇帝長大誅殺外戚→宦官得寵→皇帝早逝→幼主繼位。就是這樣一個莫比烏斯環,環住了整個東漢后期。有識之士不滿現實,品評人物,抨擊時政,稱為“清議”,然而一個烏煙瘴氣下的既得利益者們,是不愿意看到這種現狀被打破的,于是他們將這些志士誣陷為“黨人”,并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在一次次的動蕩之中,東漢王朝終于走向了他的末路。
[圖示解史]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各謀私利,相互斗爭,致使東漢后期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通過品評人物而抨擊時政,稱為“清議”。他們的反抗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
材料;(東漢豪強地主南陽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頃。廣起廬舍,高樓連閣,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蠃梨果,檀棘桑麻,閉門成市,兵弩器械,資至百萬——司馬彪《續漢書》
 
師:材料展示解讀地方豪強地主與東漢興亡之間的關系。理解豪強地主的概念和對王朝的影響
動搖王朝統治根基,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出現;東漢名存實亡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進行大量的史料分析,理清西漢末年至東漢滅亡的基本史實,使學生感悟本課難點——王朝興衰的原因。為后面理解對后世的啟示奠定基礎。
5、輝映古今——兩漢之文化
師:同學們,一個封建王朝所創制的政治與經濟,必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失去它的現實意義。那么為何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中依然有如此之大的能量呢?這是因為漢朝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文化,正是這些文化,讓漢朝的影響不止閃耀一個時代,而是生生不息。
思考總結: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表展示兩漢文化的成就
兩漢史學成就
(1)《史記》: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形式,敘述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年間的歷史,首創了紀傳體通史體裁。
(2)《漢書》:東漢中期班固撰寫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兩漢文學成就
(1)漢賦:是一種介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文體,特點是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
(2)樂府詩:是國家專管音樂的機構樂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詩,很多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
(3)五言詩:東漢民間流行五言詩,語言樸實、生動,傳播廣泛。
科技成就
(1)醫學:
《黃帝內經》:成書于戰國至西漢之間,奠定了中醫理論學的基礎。
《神農本草經》:東漢,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
東漢張仲景:博采眾方著《傷寒雜病論》,被后世譽為“醫圣”。
東漢華佗發明了一種麻醉藥——麻沸散
(2)數學
《周髀算經》:西漢初期成書,記載了用竿標測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九章算術》: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蔡倫改進造紙術:105年,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推動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促進了為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4)東漢張衡發明侯風地動儀,測定地震方位,還撰寫了天文學專著《靈憲》。
(5)農學
《氾勝之書》:西漢,記載了古代黃河中游的耕作原則和作物的栽培技術。
《四民月令》:東漢崔寔,記載了一年例行農事活動。
師:同學們,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與文化,其中許多杰出人物的昂揚進取、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斗志,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都是一個民族最為寶貴的東西,是一個民族的民族記憶,是一個民族的過去,更是一個民族的未來!
希望同學們能夠感受到中華民族先民們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尊重歷史,以小的我投身大的時代,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將本課的最后一個子目——兩漢文化清晰呈現。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三)單元小結
師:結合展示材料與板書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兩漢在繼秦之后,是如何完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過程。
作為第一單元的最后一課結合單元目錄了解單元規律,文明的出現,華夏同源的形成——分裂動蕩——統一出現——統一的鞏固。類比第二單元的三國兩晉到隋唐、第三單元遼宋夏并立到元的統一、第四單元的版圖的奠定,前四單元呈現出了統一的發展趨勢,對應今天國家的統一發展的需要。
作為一個完整展示的朝代呈現出一個封建朝代的循環,在課后的思考中會提出問題。
中國古代史綜述
三個階段:
階段一:中國古代文明的奠基與初步發展——先秦和秦漢。(第一單元)
階段二:中國古代文明的成熟與繁榮——魏晉、隋唐、宋元。(第二三單元)
階段三: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遲滯——明清。(第四單元)
◆三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石器時代、傳說時代)、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封建社會(戰國—1840)。
◆六條線索:政經思、軍民外。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階段特征:
    先秦(遠古~公元前221年)是中華文明的奠基時期;秦漢(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時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基本定型時期

【設計意圖】結合板書,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加深學生記憶。同時引導學生以史為鑒,學會從歷史學習中獲得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最后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同步課堂訓練(相關高考真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能力的轉化和運用,去解決問題。
七、板書設計:

八、作業布置
思考:結合“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如何正確看待封建社會治世?封建社會朝代更迭形成一個循環,如何跳出這個循環,更好的發展?(思考對今天的啟示)
師:從盛世出現的原因和時機中總結,(統治者的政策,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改革,以民為本)
結合今天總結對我們的借鑒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能力的轉化和運用,去解決問題。與今天國情結合,展現時代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展現國家意志和家國情懷。
九、教學反思
本課選自《中外歷史綱要(上)》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本課內容涵蓋從西漢建立到東漢滅亡長達422年的歷史,包括兩漢時期政治、經濟、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基于本課時間跨度長、內容繁雜的特點,筆者基于課標要求,將教學重點置于“西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尤其是漢武帝時期為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而采取的措施,可以讓學生學會總結出漢武帝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 等方面的措施及作用,而作用一定要從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這個角度理解。。本課通過考古發現,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本課容量大,概念名詞多,增加了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度,還需在后面的教學中注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所屬分類為“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高中新教材優質課比賽(省賽)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阜陽”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優質課說課大賽視頻

首頁 | 網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優質課說課網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質課網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質課網QQ客服:9899267 投稿信箱:9899267@qq.com
中國.河南.鄭州.石化路 郵編:457000

豫公網安備 41090202000066號

關閉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優質課網_手機微信
加入vip會員
如何觀看本站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天在哪儿仿写句子一年级| 欧美变态挠痒痒视频∨k| 将夜2第二季免费观看| 消防知识问答100题| 大唐诡事录之西行免费观看| 林圣闳最帅的10张照片| 爱情电影网aqdy| 都市频道在线直播观看| 离歌吉他谱| 色戒》| 三浦翔平| 孔丽娜个人资料简介|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李繁| 雨后的故事34张原版视频| overwatch| 疯狂试爱四| 91精品在线视频播放| 初音未来头像| 安达佑实| 镇魂街第三季| 写我的好朋友二年级作文| 越南一级毛片免费| 小矮人在线观看完整版| 我的亲爱| 女生宿舍2在线看| 机智的上半场 电视剧| 秋天 课文| 凌博控制器| 武汉日夜|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 杨子姗演过的电影电视剧| 董璇惊艳写真| 韧战作文800字初中| 素珍| 水咲ローラ| 李洋简介| 豪勇七蛟龙电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妈妈妈三| 草刈正雄| 徐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