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斜拋運動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1.4斜拋運動(選學)》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4斜拋運動(選學)》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本節內容是教科版必修2“拋體運動”這一章的選學內容。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習了豎直上拋運動和平拋運動的特點,了解了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化曲為直”的方法。
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在初步形成的“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的基礎上,建立斜拋運動的物理模型、掌握斜拋運動的的特點和研究方法。通過觀看視頻、軟件分析、實驗探究、討論交流、推理論證等環節,使學生經歷斜拋運動的探究過程,進一步體會將復雜運動分解為簡單運動的物理思想。通過整個過程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社會責任。
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經歷建模過程,突破斜拋運動規律這一難點,側重發展學生的建模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探究和交流能力,將評價過和學習程緊密結合起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掌握斜拋運動的規律;
2.會用運動的的合成與分解方法處理斜拋運動。
難點:1.斜拋運動的規律的推導。
2.影響射高、射程的因素。
【課前準備】
1.軟件準備:Tracker 追蹤器。
2.實驗準備:探究斜拋運動射程和射高影響因素的實驗器材——鹽水瓶、輸液器、刻度尺、量角器、水槽。
【引入】
古希臘的傳說中,有一把非常有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中文也叫懸頂之劍,用來比喻和提醒人們隨時到來的危機。那么當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遇上橄欖球,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觀看視頻:《加油向未來》的片段,設置懸念:橄欖球會擊中劍嗎? 【探究過程】
問題1:橄欖球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活動1——建構模型
教師和學生配合,分別以相同速度拋出籃球和氣球,觀察它們的運動特點,對比阻力對運動的影響。并舉例生活中的拋體運動,討論如何將其抽象成物理模型?
總結:斜拋運動(1)定義: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斜上方拋出去,僅在重力作用下物體所做的運動。
(2)運動條件:有傾斜方向的速度; 僅受重力G作用。
(3)運動性質: 勻變速曲線運動(軌跡為曲線,加速度g恒定不變。
問題2:如何研究斜拋運動的規律? 活動2——觀看視頻
教師播放慢鏡頭拍攝的“小球運動”視頻,提出問題:小球運動的速度大小方向時刻變化,如何研究小球的運動?
活動3——小組討論
思考1:斜拋運動如何分解?兩個分運動性質是什么?提出猜想,說明理由。 思考2:如何設計實驗證明這兩個方向的分運動性質? 活動4——軟件分析
實驗:Tracker追蹤器追蹤視頻中小球的運動,并繪制兩個方向的位移—時間圖像。
結論:斜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豎直上拋運動。
問題3:斜拋運動在水平、豎直方向的速度、位移和整體軌跡的定量表達式是什么?
活動5——學生推導并展示
學生首先在導學案上通過作圖理清思路,然后推導任意時刻物體的速度、位置和軌跡方程。
活動6——全班交流
全班一起交流斜拋運動升弧、降弧的速度、角度和時間的對稱、體會對稱美。 活動7——信息快遞
1.飛行時間——物體在空中的運動時間。用 T表示。 2.射程——從拋出點到落地點的水平距離。用 X 表示。 3.射高——斜拋過程中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用 Y 表示。
h
θ
s
問題4:斜拋運動的射程和射高與哪些因素有關? 活動8——小組實驗 學生猜想:初速度 拋射角
學生實驗:探究斜拋運動的射程和射高與兩個因素的定性關系
得出結論:角度一定時,隨著初速度的增大,斜拋運動的射程和射高在增大;初速度一定時,隨著角度的增大,射高增大,射程先增大后減小。
活動9——學生推導并展示
學生推導射程和射高的定量表達式,分析:在發射角為45。時,射程最大。 活動10——知識應用
“憤怒的小鳥”小游戲憑借其所蘊含的豐富的物理知識和可愛的卡通形象廣受人們的喜愛,在2016年,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任命該游戲中的紅色小鳥為綠色榮譽大使,呼吁人們關注氣候變化,使森林的小鳥更快樂!
學生通過在電腦上根據老師的要求改變射程和射高,寓教于樂。 問題5:斜拋運動還能如何分解使研究變簡單? 活動11——全班交流
在運動學中,知道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便可以知道物體的運動情況。 斜交分解:沿初速度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加速度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觀看視頻,揭開懸念。 活動12——物理與社會
全班一起交流我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實驗的原理和實際生活中有阻力時的彈道曲線。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同時說明:知識是基礎,但學會對于生活中的拋體運動的研究方法更為關鍵!
【課后作業】
查閱文獻或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我國在軍事和國防技術方面的成就。 【板書設計】
1.4斜拋運動(選學) 1. 認識斜拋運動 2. 探究斜拋運動的規律
3. 斜拋運動的射程和射高 4. 斜交分解
【教學反思】
1.《斜拋運動》作為選學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了解和掌握解決科學問題的研究方法。在本節課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利用慢鏡頭視頻播放和物理分析軟件模擬代替頻閃照片,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
2.本節內容通過設計探究實驗,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環節,并有從定性到定量研究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突破斜拋運動規律的難點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本節內容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只是情境的創建者和問題的引導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