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別了,不列顛尼亞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別了,“不列顛尼亞”》(第二屆)語文組_36號_閩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別了,“不列顛尼亞”》(第二屆)語文組_36號_閩南師范大學_羅婷
《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本文選自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的一篇新聞稿,記敘的是香港回歸時的盛況,根據時間的順序進行敘述,學習此篇新聞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日益強大的自豪感。
二、學情分析:本文面對的是高一的學生,學生在初中已經接觸過新聞這種文體了,對新聞的結構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還不能很好的把握新聞事實與主觀的情感態度,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引導學生揣摩本篇新聞含蓄且莊重的語言。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新聞的結構,以及新聞的敘述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以及主旨。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體會本文語言的含蓄莊重,以及分辨出新聞事實以及主觀的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體會國家洗去了百年的恥辱,香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所帶來的自豪感和喜悅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新聞結構以及特點,理清文章主旨,找出新聞事實與背景資料。
難點:分辨客觀的新聞事實以及作者主觀的情感態度,揣摩新聞敘述的語言的含蓄與莊重。
五、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六、課時安排:一課時
七、教輔手段: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的資料,在課上小組合作發言。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以及文章的寫作順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預習的良好習慣,以及學生查找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
(二)導入
播放香港回歸時,中英雙方交換旗幟,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視頻。由老師演唱《東方之珠》創設情境導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作者以及寫作背景介紹
由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自由發言。教師補充相關內容介紹。本文的原作者為四個人,這里將四個人的名字縮寫成了兩個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
(四)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根據新聞的結構特點,來劃分文章脈絡。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
標題:別了,不列顛尼亞
-
導語:第1自然段
-
主體:2---10自然度
-
結尾:11自然段
(五)重點分析
1.本篇新聞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
明確:時間順序
學生活動:通過默讀課文,對文章的敘述順序進行梳理。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2.本文通過時間順序描寫了哪幾個場景?
明確:4點30分 第一次降旗
4時40分 離開港督府
6時15分 舉行告別儀式
7點45分 第二次降旗儀式
子夜時分 中英易幟
新的一天第一分鐘 五星紅旗升起
零點40分 不列顛尼亞駛離香港
3.為什么對于場景的描寫,都具體到了時間?這體現了新聞的什么特點?還有什么其他作用嗎?小組內交流討論一下。
明確:體現了新聞的準確性,真實性,時效性的特點。
學生活動:這樣敘述的作用由學生們小組討論得出結果,學生們可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
本篇新聞除了有對客觀的新聞事實的描寫,也有對歷史背景的敘述,請同學們拿出筆,分別劃出新聞事實,以及歷史背景。并小組交流討論,試著分析新聞事實與背景資料的結合運用的寫法。
明確:這樣的寫法起到了一個今昔對比作用,突出了本篇新聞的歷史厚重感以及十分具有人文性。
學生活動:運用圈點法,體會新聞事實結合背景資料使用的妙處。突破本課的重點。
6.我們說新聞是讓一個14歲的人都能讀懂的文章,這里體現了新聞語言的平實準確的特點,但是這篇文章的語言卻顯得尤為的含蓄莊重,請同學試著找出相關的句子,并試著加以分析。
學生們可能會找到如下句子加以分析:
明確:(1)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落日儀式”的背景。
學生活動:賞析這句話的語言,從哪里感受到了含蓄莊重的語言。 不列顛尼亞號和紫荊花圖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一種國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落日儀式也用的十分含蓄,表明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終告結束了。
(2)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賞析句子,體會本文語言的含蓄莊重的特點,突破教學難點。
(3)標題語言也十分的含蓄,《別了,不列顛尼亞》有兩重意思。表達了作者對于祖國日益強大。洗刷了百年的恥辱的民族自豪感,情感表達的十分含蓄莊重,但仍然可以體會出作者對于香港回歸的喜悅感和幸福感。
(六)拓展延伸
通過與《奧斯維辛沒有新聞》作對比閱讀,體會新聞中語言運用的藝術,新聞的語言也可以優美含蓄。
(七)、課堂總結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體會了新聞中別樣的語言特點,感受到新聞語言也可以含蓄莊重,希望同學在生活中可以多關注身邊的新聞小事,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作業布置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日,請同學寫一篇關于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新聞評論。
九、板書設計
別了,不列顛尼亞

落日儀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別了,不列顛尼亞”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別了,“不列顛尼亞”》(第二屆)語文組_36號_閩南”,所屬分類為“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別了,“不列顛尼亞”》(第二屆)語文組_36號_閩南”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