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浙江省 - 溫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細致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發展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2學情分析
一直以來,這節課的活動難度和活動的量都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一節課——不僅要學習并完成洋蔥葉內表皮的玻片制作,還要學會并完成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葉內表皮的細胞結構。通過教材解讀,參照溫州市小學科學教學常規,確定本課課型為“技術課”。重難點在于要讓學生通過有目的地操作訓練來學習和掌握各種工具、儀器的使用方法。①鑒于課堂內關于洋蔥葉內表皮細胞演示難的問題,所以采用微課展示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自主學習;②鑒于六年級學生較為成熟的閱讀和動手能力,所以完全放手讓學生參考《顯微鏡說明書》,自主探究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
學習制作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正確使用顯微鏡。
4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微課、光學顯微鏡(自帶電源)、顯微鏡演示裝置
學生分組實驗準備:洋蔥、小刀、鑷子、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光學顯微鏡(自帶電源)、顯微鏡的使用說明書。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情境引入
1、展示羅伯特-胡克的故事:利用顯微鏡觀察軟木薄片,開啟了生命世界的新視角,一個關于細胞的世界。
2、欣賞細胞:玉米花和玉米花粉細胞;蠶豆葉和蠶豆葉細胞;棠梨果實和棠梨果實細胞;平滑肌和平滑肌細胞。
3、欣賞后,關于生命體和細胞你有什么想說的?從而再用一句話來總結生命體和細胞的關系。
4、小結:細胞是生命體構成的基本單位。
5、細胞的世界如此神秘而美麗,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細胞的世界?引出課題: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板書課題)。
活動2【活動】二、制作洋蔥表皮玻片
1、出示洋蔥:今天我們要用顯微鏡觀察的生命體是洋蔥的表皮細胞結構,首先我們要像羅伯特一樣將表皮制作成薄片,科學上成為玻片。
2、假設小組玻片制作完成后,面對如此陌生的觀察工具該怎么辦?
3、學生自主發言,引出使用說明書。
4、顯微鏡時十分精密的觀察工具,所以使用時要求很高,小組一定要仔細閱讀每一步使用說明,否則將會事倍功半甚至前功盡棄。
5、通過微課學習如何制作洋蔥葉內表皮細胞玻片:首先,我們通過觀看視頻來學習如何制作洋蔥表皮玻片。
6、學生觀看后,說說你有何不明白的?
7、小組取出材料并制作玻片(靜音狀態下播放微課),教師巡視指導。
8、制作完成的小組請將材料整理好,并將臨時裝片讓教師放置顯微鏡下檢查并拍照,留待探究后研討匯報。
活動3【活動】三、用顯微鏡觀察細胞
1、利用電腦演示裝置將每個小組的玻片置于顯微鏡下檢查并分組拍照另存在電腦中。
2、小組拿著玻片到顯微鏡觀察區,參考《顯微鏡說明書》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教師同步將每個小組的細胞結構照片整理到課件內,作為3、全班玻片制作效果的展示、研討。
4、觀察清楚細胞結構后,在記錄本上記錄下1-3個細胞結構。
5、聽到音樂,整理桌面,將看清細胞結構時的顯微鏡端到講臺,教師利用電腦演示裝置拍下學生顯微鏡下的觀察到的情況。
6、教師將照片整理到課件內,將同一玻片分別在小組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和教師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進行對比,小組研討:
①同一玻片在組內和教師顯微鏡下觀察有何不同?
②分析原因,你可以為他們提供什么幫助意見?
7、小組研討并匯報
活動4【作業】四、延伸拓展
1、大家可以擺脫說明書自主使用顯微鏡,繼續研究我們的生命世界嗎?
2、你們可以徒手撕下洋蔥葉外表皮細胞,并制作成玻片,再用顯微鏡觀察嗎?(通過視頻展示“徒手撕下”葉外表皮)
3、制作完成后,到實驗室觀察,完成優秀者憑記錄本可領取一份人體口腔黏膜細胞的制作方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jlqy.cn